A股新政這一年:科創板橫空出世 市場化改革三箭齊發

A股新政這一年:科創板橫空出世 市場化改革三箭齊發
2019年12月23日 11:51 界面

  回調砸出“黃金坑” 大資金調倉換股正當時?牛市氛圍仍在,你還在等什么?點擊立即開戶,3分鐘極速響應,專屬通道福利多多!助你“抄底牛市”!

  原標題:回望2019④丨A股新政這一年:科創板橫空出世,市場化改革“三箭齊發” 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 | 滿樂

  從“大開大合”式的漲跌到漸趨平穩,2019年的A股為后市開了個好頭。

  年初,A股承接著2018年股市“長熊”遺留的沉重,上證指數一度探底至2400點關口,創下自2014年末以來的市場新低。

  而到了年末,抖落一身“負擔”的A股重新站上3000點大關。年末市場熱度的回暖,似乎更預示著2020年的A股走出一波“長牛慢牛”依然可期。

  2019年上證指數走勢

  截至12月20日,上證綜指在2019年累計上漲了511點,漲幅達到20.49%。深證成指更是在全年上漲近3000點,漲幅達到41.3%,創業板指也上漲了41.7%。市場整體上漲的背后,有2019年A股“頭號工程”科創板開板的帶動,也有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后境外長期資金的引入。

  不過與市場漲跌最密不可分的莫過于監管風格的調換,與此相輔相成的是,股市的穩定同樣也給予了監管層踐行市場化改革的莫大信心。

  2019年,證監會先后擴大了融資融券標的范圍、放松了重大資產重組認定標準,創業板和主板再融資也有所“松綁”,境內分拆上市更是迎來“破冰之旅”。

  抖落負擔、輕裝上陣。2019年的A股市場正在向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穩步邁進。誠如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年初所說,“敬畏市場,尊重規律、遵循規律,毫不動搖地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橫空出世科創板

  如果選取2019年A股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事件,那么非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莫屬。

  安永日前出具的全球2019年IPO市場回顧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A股市場預計共有200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2528億人民幣,IPO數量同比增加90%,籌資額同比增加82%,創2012年以來新高。

  而其中又以A股下半年的IPO活動尤為活躍,共有136家公司在下半年成功上市,籌資1924億人民幣,分別占全年總量的68%和76%。這背后科創板的影響不可小覷。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首日,首批25家上市公司全線大漲,當日市場成交近485億元,25只科創板個股平均漲幅在140%左右,更有16家公司單日內就實現漲幅翻倍。

  “市場對科創板及注冊制的制度紅利預期相當高。成交額、漲幅、總市值均超過了2009年創業板開板首日的情形,這是有些始料未及的。”北京某陽光私募基金負責人此前笑稱,“前期打新得來的科創板股票有些拿不住了。”

  科創板的橫空出世,也帶動了主板及創業板市場科技類個股的上漲。市場選擇推出對標A股科技公司的ETF基金,前期設立的各個科創主題基金也在完成科創板“打新”任務后,將目光投向主板市場。以在A股聚集了相對較多科技型企業的創業板為例,7月22日科創板正式交易至今,創業板指數已累計上漲了近16%。

  拋開“吸金”能力和對A股科技類公司的帶動作用,科創板也直接催熱了2019年A股的IPO活動。

  從安永統計的數據來看,科創板IPO數量和籌資額在今年下半年A股各板中分列第一和第二名。2019年前十大IPO中,就有4家來自科創板,分別為中國通號金山辦公傳音控股瀾起科技。四家企業合計募集資金208億人民幣,占前十大的21%。

  科創板成功開板,推動A股IPO活動(數據來源:安永)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板影響力的體現還不僅僅局限于一二級市場交易層面。

  “試點注冊制對國內資本市場的深遠影響自不必多說,但除了注冊制外,科創板也在多項政策領域起到了先導性的示范作用,甚至倒逼了A股的市場化建設。”國內某中字頭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2019年3月,上交所接連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意在提高科創板股票上市審核的透明度。這兩份文件也被業內稱作科創板的“IPO51條”。

  所謂的“IPO51條”,是指2018年證監會向券商下發的《首發審核財務與會計知識問答》和《首發審核非財務知識問答》兩套文件,其中首發審核財務與會計知識問答26條,首發審核非財務知識問答25條,合計51條。因此這兩套文件也被市場俗稱為“IPO審核51條”。

  “這兩份文件之前并未通過官方渠道發布過,和IPO‘主八創五’的規則一樣,均屬于‘窗口指導’。”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但在科創板“IPO51條”發布后不久,3月25日晚間,證監會也正式對外發布了《首發若干問題解答》,在三類股東、對賭協議、分紅及轉贈股本等各類IPO審核問題上對外作出了細致解答,原先的“IPO51條”縮減至50條。

  從“窗口指導”到正式文件,這一改動直接反映了監管層審核理念的轉變,也象征著科創板倒逼之下,主板IPO審核理念的透明公開。

  同樣在3月,《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辦法)》的發布,正式明確了“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據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規定,分拆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雖然缺乏詳細規則支撐,但這份文件卻最早打破了A股市場分拆上市的困局。

  直至2019年12月,《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下發,A股境內分拆上市正式“破冰”,科創板在其間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不容忽視。

  “搞好科創板,不是增加一個交易板塊的問題,而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舉措。”易會滿在年初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核心是體現市場化、法治化的具體落地,為其他板塊的改革積累經驗。科創板具有多層次資本市場引領者的意味,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應當具有行業創新引領者的作用。

  市場化改革“三箭齊發”

  在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層面,橫空出世的科創板正是2019年股市的縮影,持續深化改革中的A股也在今年被打上了“市場化”的烙印。

  縱觀2019年,融資融券、重大資產重組、境內分拆上市三項新規的發布與修訂對整個資本市場影響最為深遠,而其改革內容的背后也均體現了監管層減少行政干預、尊重規律、遵循規律的市場化建設理念。

  1.兩融活力恢復

  2019年8月9日,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修訂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正式出臺,宣告130%的兩融平倉線成為歷史,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交由以證券公司為代表的市場決定。

  放寬平倉線的同時,兩融客戶擔保物范圍和兩融標的范圍也得以擴大。除現金、股票、債券外,客戶還可以用證券公司認可的其他證券等資產作為補充擔保物,提高了客戶補充擔保的靈活性。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數量則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中小板、創業板股票市值占比大幅提升。

  “取消130%平倉線、擴大擔保物范圍,都在增加擔保靈活性、降低兩融客戶被強行平倉概率的同時,體現了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兩融新政發布后,有北京某券商非銀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兩融標的擴圍,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小板、創業板的杠桿資金流入,有助于提升創業板乃至整個A股市場的活躍度,兩融余額有望回升至萬億元以上。

  而就在12月18日,上交所融資融券余額報5655.74億元,深交所融資融券余額報4412.72億元,兩市合計10068.46億元。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合計破萬億,創一年半以來新高。新政指導下的兩融市場正慢慢恢復活力。

  2.借殼上市“減負”

  10月18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

  自2008年發布之后,《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分別在2011年、2014年和2016年經歷了三次修訂。其中2016年的修訂被市場稱作“史上最嚴借殼新規”,矛頭直指借重組上市“炒殼”、“囤殼”之風,借殼上市相關股份的限售期比較其他重大資產重組執行要求被顯著提升,募集配套資金的定價方式也陡然收緊,且不允許將配套資金用于補充流動性或者償還債務。

  而2019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再次修訂,則直接將并購重組政策帶入寬松期。

  新規中取消了重組上市認定標準中的“凈利潤”指標,降低了觸發重大資產重組的幾率;進一步縮短“累計首次原則”計算期間至36個月,加大了時間層面重組認定的難度。

  同時,新規還恢復了重組上市配套融資,重點引導社會資金向具有自主新能力的高科技企業集聚。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規的修訂還打破了創業板不允許借殼上市的“魔咒”,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針對取消“凈利潤”指標,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虧損公司注入任何盈利資產均可能構成重組上市,不利于推動以市場化方式“挽救”公司、維護投資者權益。另一方面,微利公司注入規模相對不大、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也極易觸及凈利潤指標,不利于公司提高質量。

  據財通證券統計的數據,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40%以上的公司2018年凈利潤低于1億元,利潤指標的限制取消涉及面非常之廣。

  “創新型企業盈利波動較大,借殼上市的規則過多,不利于企業正常融資和健康發展。監管層并不是要刺激并購重組市場,而是要解除對市場的不合理約束,便利市場機制運行。”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3.分拆上市“破冰”

  2019年監管政策的又一大創新則在于開啟了分拆上市的大幕。

  12月13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明確了分拆條件,要求上市公司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和規范運作水平,分拆后母公司與子公司符合證監會、證券交易所關于獨立性的基本規定。

  境內分拆上市“破局”的意義自不必多說,即能引導上市公司專注主業,也能提升企業直接融資的機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層在分拆制度制定過程中聽取市場意見的態度。正式發布的分拆上市條件,相比征求意見稿的內容出現了諸多修改。

  征求意見稿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的指標被改為“6億元”。募集資金使用方面,正式稿適當放寬要求,允許最近三年內使用募資規模不超過子公司凈資產10%的子公司分拆。子公司董事、高管持股問題上,新規也放寬了子公司董事、高管的持股限制,由10%放寬至30%。這些均是監管層征求市場意見后作出的修改。

  “對征求意見稿進行這樣多的修改,在國內政策發布上是不多見的,過去充其量是措辭上的改變。”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相比征求意見稿,分拆新規降低了分拆上市的凈利潤門檻,適當放寬了募集資金使用限制,還認可了科技類型企業管理團隊持股比例較高的問題,順應了市場化發展。

  就在分拆新規正式發布后僅僅5天,上市公司中國鐵建就拋出了分拆方案,并獲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IPO并在科創板上市。

  除上述三起對國內資本市場影響深遠的制度變革外,2019年再融資政策修訂內容也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中,調整了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和鎖定機制,便利了企業融資和引入戰略投資者。對創業板市場再融資也擬取消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于45%的條件,和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

  從諸多政策的發布和修訂不難看出,無論是簡化及放寬市場運行規則,還是聽取市場意見,2019年A股市場發展的核心即在于市場化改革。

  兩融市場重返萬億規模,首例分拆上市方案推出,市場化建設不斷推進下的A股正穩步提升實力。多家券商在2019年終策略會上均作出“2020年A股將出現牛市”的樂觀判斷。

  總體來看,一個日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正在前方招手,2020年或也將成為A股長牛的開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IPO 融資融券 創業板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21 起帆電纜 605222 --
  • 07-21 法獅龍 605318 --
  • 07-20 力鼎光電 605118 9.28
  • 07-20 愛博醫療 688050 33.55
  • 07-20 建霖家居 603408 15.5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