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反彈的GDP,Λ型暴跌的股市
GDP負轉正,股市大跌,樓市升級調控,當三件事同時發生。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昨日,二季度經濟數據揭曉,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GDP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
一季度GDP增速-6.8%,如今在疫情沖擊仍未結束的二季度,GDP走出了強勁的V型反彈,實屬不易。
即使放到全球來講,3.2%這個數據依然十分扛打。
IMF在6月發布的《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為-8%,中國則為1%,還預測中國將是全球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
好了,夸夸模式之后,我們不妨橫向切割一下二季度經濟數據,看看其中還存在什么隱患。
?1. 進出口數據增速尚未轉“正”。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42379億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77134億元,下降3.0%;進口65245億元,下降3.3%。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11889億元。
進出口雖好于預期,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偏弱。
?2. 內需消費恢復依然乏力。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盡管二季度跌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但同比仍有3.9%的下跌。
以上兩點說明,三駕馬車中的兩駕馬車——消費和外貿,跑得還不夠快。
此外,昨天還有一件事十分引人注目,被稱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與經濟面的好消息反向而行,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跌4.50%,深證成指跌5.37%,創業板指跌5.93%。
實際上,前陣子股市已經漲了很多,大伙的開戶熱情高漲。與此相對的樓市,也一片火熱。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0座大中城市中有61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87%的大中城市房價反彈了,用“高溫”形容也不為過。
這不免令人擔心,前期為了應對疫情的刺激政策,是不是沒能充分傳導到實體經濟,倒是把股市和樓市喂得有些“虛火”,這也為漂亮的宏觀數據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政策層面顯然已經關注到了,近日來也動作頻頻。
股市和樓市已經遭遇“警告”。7月11日,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的“答記者問”中表示,“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卷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杠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樓市調控政策再度升級。前天,深圳出臺“史上最嚴”樓市限購令,再拉長一點時間線,7月以來,杭州、廣州、寧波等城市都已經收緊樓市政策。
而對于消費,這兩天接連傳來好消息。前天,文旅部印發文件指出,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昨天的重磅消息是,暫停營業5個多月的電影院可以逐步開業了。
最后,小巴做個簡單總結,二季度漂亮的宏觀數據,一定程度上是在刺激政策下催生的,如今經濟恢復了,但股市和樓市卻有些“虛火”。
那么接下來,前期用來應急的擴張性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會不會出現調整?接下去股市和樓市會怎么走,甚至會不會就此掉頭?
對于這些疑問,小巴請教了幾位大頭,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據統計局官方判斷,“從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個經濟指標回升情況看,下半年經濟的持續恢復是有支撐的”。總體而言,決策層對下半年的經濟持續恢復是有信心的。
就貨幣政策而言,一季度、二季度的貨幣政策結構性調整非常明顯:一季度為應對疫情,央行實行“寬貨幣+寬信用”政策,通過逆回購、MLF、定向再貼現再貸款等手段,集中投放了大量流動性。
二季度以來,央行迅速舍棄“寬貨幣”,轉向“寬信用”,尤其是多項精準直達、小微企業等擴信用政策陸續在二季度推出。
到了三季度,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回歸常態化。央行領導在上半年金融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相關政策設定的情形不再適用的時候就自動退出了,部分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也完成了歷史使命,已經退出了。”
到了四季度,央行還有可能“秋后算賬”,尤其是重新檢查宏觀杠桿和金融風險的問題。
因此,預計貨幣政策全年的走勢是:一季度寬貨幣,二季度寬信用,三季度信用見頂,四季度穩信用。
不過,未來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就業。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雖然比上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但仍處于較高水平,若下半年該指標有所提升,政策將會重回積極態勢,以保證全年經濟持續平穩復蘇。
綜合以上,對股市的影響是:下半年經濟基本面恢復和政策溫和應對的組合,對于股市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寬貨幣政策逐漸退出、監管嚴查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等因素會對入市資金產生邊際上的限制,不過這種限制在市場情緒、監管引導慢牛的政策趨勢下,影響應該是有限的。
對樓市的影響是:近期深圳等地調控政策趨嚴,釋放了比較明顯的政策信號。
從土地財政來看,2020年土地出讓收入占主要地位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也受到了限制。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1446.05億元,下降3.6%。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6123.59億元,增長38%。這一降一升,就代表了今年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是不可期的,也意味著推動房地產市場上揚的土地因素以及背后的政策思路仍然趨嚴。
此外,上半年宏觀經濟各部門中,消費復蘇最慢,直接原因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隔離措施并未完全消失;深層次原因是:就業壓力和收入增長壓力下,居民對消費仍然存在顧慮,“捂錢”意味明顯。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同時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仍然處于高位。
但隨著隔離政策放寬,消費習慣逐漸回歸正常,下半年消費大概率還能逐漸取代工業部門,成為持續復蘇的主要支撐力量。
昨天,二季度GDP揭曉,3.2%的數據很亮眼,但實際上二季度各種困難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并且,最近形勢更加嚴峻,特別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方面。15日,美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將美國國會通過的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法。
在此基礎上,我認為較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變化。
這對于樓市影響幾何,要結合另一關鍵事件——深圳的重磅調控,打響了下半年樓市調控的第一槍。
如此嚴厲的政策,可推導出官方的意圖:
官方堅決壓住房價暴漲,謹防泡沫破裂的意圖,是確切的。
深圳打響的這第一槍,也是對其他熱點一、二線城市的嚴重示警。7月15日深圳重磅政策的出臺,或將改變下半年樓市的預期。
同時,為救經濟,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也是確切的。
2020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
2020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
6月M2增速11.1%,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因此,2020年下半年,樓市將進入一個更復雜、更不確定的時期。全球疫情、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中國經濟走勢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或許比調控政策更大。
從二季度GDP數據看,經濟復蘇態勢明顯好于預期,遺憾的是資本市場沒有給出正面的反饋,反而大跌。
主要原因是,A股前期出現了明顯的快速拉升,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基本面的利好,而市場本身也存在一定技術上調整的訴求。
這個單日行情,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因素、趨勢因素,甚至只是一個隨機因素所決定,宏觀數據與之沒有特別直接的關聯。從資本市場的歷史表現看,在行情剛起步或起步一段時間后,出現一個劇烈波動的單日調整,屬于正常的狀況。
可以肯定的是,宏觀數據將決定比較長期的市場表現。基本面若能繼續支撐,股市是上升趨勢;若無法支撐,股市便是下降趨勢。
目前,二季度GDP數據對資本市場構成一定的支撐,但市場依然存在兩個擔憂:
第一個擔憂,數據明顯好于預期,市場反而會擔憂——經濟態勢強勁跟之前實行的強勁的刺激政策相關,如今宏觀數據好了,未來政策力度是否會減弱?
投資者的這個疑慮需要進一步打消,但時間也不會太久,7月中下旬舉行的半年度中央政治局會議,將對此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表達。
對此,我的觀點是:即便政策有調整,也只是會進一步優化,不可能一下子把刺激的力度全部撤掉,因為政策的調整是為了讓經濟更穩定地增長,而不是不增長。
從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看,出口雖好于預期,但跟歷年同期相比偏弱,消費也比預期的弱,房地產投資是被強力抑制的,制造業投資表現也一般。二季度宏觀數據走好的第一推動因素是——以基建為代表的投資增長因素。
因此,市場的第二個擔憂是——宏觀數據雖好,但對上市公司業績能否形成支撐?
對此,我的觀點是:當國家遇到經濟下行壓力時,基建投資肯定是一個抓手,這個抓手會蔓延擴散到不同的行業和公司,只是蔓延的速度、力度在不同的行業和公司不相同。拉長時間看,相信宏觀數據如此強勁的反彈,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肯定會帶來幫助,只是市場需要去測算這個幫助到底會有多大,這是一個過程。
歸根結底,基本面決定市場的長期趨勢,我對市場長期趨勢依然持有堅定的看好。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