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35年攀頂銀行市值NO.1
■朱丹丹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工商銀行成立35周年。
1984年1月,中國工商銀行正式成立,這被認為是新中國中央銀行制度得以確立、國家專業銀行體系最終形成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之后,工行經歷了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國有專業銀行時期(1984-1993年)、國有商業銀行時期(1994-2004年)、股份制商業銀行時期(2005年至今)。尤其是2005年的股份制改革及2006年的“A+H”上市更被視為工行發展史上的一次“脫胎換骨”的徹底轉變。
股改上市之后,工行的經營業績步入“快車道”,并成長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成長性最好的國際性大銀行之一,以及獲得“宇宙行”的稱號。
工行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1686.9億元,同比增長5%。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達到3084億元,同比增長9.9%。營業收入4429.15億元,同比增長14.3%。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1.17%,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14.41%。連續7年蟬聯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榜首,連續3年蟬聯Brand Finance“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首。
“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本行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工行在半年報中亦指出。
成立35周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加快。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1983年9月17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關于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提出“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不再兼辦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以加強信貸資金的集中管理和綜合平衡,更好地為宏觀經濟決策服務”。同時決定“成立中國工商銀行,承擔原來由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
1984年1月1日,工商銀行宣告正式成立,標志著“大一統”的銀行體制進入專業銀行體制階段。
在成立后的第一個10年間,工行處在國家專業銀行時期。該行以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為重點,積極開拓,存、貸、匯等各項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成長為中國第一大銀行。接著1994-2004年間,工行迎來國有商業銀行時期,這一時期,該行建立了以質量和效益兩大類指標為中心的新型經營管理體系,促進了全行資產質量、經營效益的根本性好轉。
數據顯示,2000年工行一舉扭轉了此前連續6年經營性虧損局面,營業利潤開始逐年增長。到2004年,該行境內外機構實現營業利潤746億元,5年間累計實現營業利潤2277億元,年平均實現營業利潤455億元。
隨后,工行又迎來了發展史上的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即2005年的股份制改革及2006年的“A+H”上市。
2005年4月18日,國家正式批準工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三天后的21日,國家通過中央匯金公司動用外匯儲備向工行注入資本金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40億元);同年8月,工行以組建承銷團的方式成功發行了首期350億元的次級債券。而在進行資本重組的同時,工行部署實施了不良資產的第二次剝離工作,即完成了2460億元損失類資產剝離和4590億元可疑類貸款轉讓工作。2006年10月27日,工行實現了在滬、港兩地同時公開上市,開創了A+H股同步上市的先河。按照當日股票的總市值計算,該行成為當時全球排名第五位的上市銀行。工行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創造了資本市場上的多個歷史之最,在當時刷新了28項紀錄,被時人譽為“世紀IPO”。
工行原董事長姜建清就曾發文指出,“股改上市使工商銀行實現了脫胎換骨般的嬗變,迎來了建設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新的歷史階段。”
事實上,上市后,工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尤其在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該行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成長性最好的國際性大銀行之一。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1686.9億元,同比增長5%。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達到3084億元,同比增長9.9%。營業收入4429.15 億元,同比增長14.3%。
今年7月1日,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2019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國工商銀行以3375億美元的一級資本,連續七年位居榜首。同時,按照總資產和稅前利潤排名,該行繼續位居全球銀行業第一。
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在2019年年中工作會議上亦表示,經過幾代人的接力奮斗,工商銀行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
金融科技的“主力軍”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之下,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出現了巨大變化,同時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而工行行長谷澍曾指出,金融科技是銀行未來面臨的三大挑戰之一。
可以看到,2016年8 月,金融科技被列入國務院《“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為此,各家商業銀行紛紛布局金融科技創新戰略。
縱觀這幾年,工行也聚焦建設“智慧銀行”,加快金融科技創新,通過組建網絡金融部、建立“七大創新實驗室”、加快實施e-ICBC 3.0戰略升級、啟動智慧銀行信息系統(ECOS)建設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快金融科技的落子布局,致力于更好地發揮銀行服務經濟社會的金融“主力軍”作用。
今年上半年,工行更是全面推進智慧銀行信息系統(ECOS)工程建設,加快金融科技管理轉型,著力提升金融科技服務供給能力,積極賦能全行業務轉型發展。
尤為關注的是,今年5月8日工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工銀科技在雄安新區正式掛牌開業,這被視該行探索金融科技領域一塊新的試驗田。
陳四清在開業當天也表示,工銀科技具有鮮明的開放基因,是工行以開放式的金融服務理念,實施業務與IT架構開放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除此之外,銀行業在擁抱金融科技等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線下物理網點的智能化變革,近年來,基于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度整合應用,不少銀行推出了5G智慧銀行網點。
6月11日,工行基于5G應用的首家新型智慧網點在蘇州亮相。該網點深度集成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金融科技手段,為客戶打造了更具科技感、未來感、溫度感的金融服務體驗。
彼時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信息科技飛速發展、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客戶行為不斷變遷,網點服務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工商銀行以金融科技為支撐,積極打造新一代智慧網點體系,努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客戶關心和期盼的金融服務。該行5G智慧網點的建立運營,將有力推動工行經營轉型和服務質量提升,為智能制造、幸福產業和民生領域等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陳四清亦曾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銀行新一輪轉型發展的歷史交匯期,工商銀行把握大勢,積極運用新思維、新技術、新模式,對傳統金融服務體系進行智能化改造,以技術和體制創新的“雙輪驅動”,全面推進智慧銀行建設,力爭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發揮創新領跑作用。
責任編輯:張寧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