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財務造假維護投資者利益
今年以來,A股市場頗受關注的除了指數波動外,還有部分個股接連“爆雷”,有的上市公司行為匪夷所思,不但讓投資者蒙受損失,還有可能引發股市信任危機。
繼康美藥業、康得新被曝光后,輔仁藥業7月26日晚公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將面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風險。
事情緣起于輔仁藥業19日晚的一則公告,稱因資金安排原因,未按有關規定完成現金分紅款項劃轉,無法按照原定計劃發放現金紅利。按照輔仁藥業2018年度“10派1元”的利潤分配方案,今年7月20日之前需派發6200萬現金股利。
蹊蹺的是,根據輔仁藥業2019年一季報,公司合并報表上顯示有18.16億元的貨幣資金。賬面上近20億資金卻拿不出6000多萬元的分紅款,公司隨即遭來上交所的問詢,要求公司核實目前的貨幣資金情況。輔仁藥業24日晚回函稱,截至7月19日公司及子公司擁有未受限金額僅377.87萬元。
更令A股投資者擔憂的是,類似情況并非孤例。今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的現象是:上市公司或董監高遭立案調查比往年多了不少。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已有50家遭立案調查,去年全年僅27件,2017年為19件。主要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還有則是財務造假和內幕交易等。
從這些“爆雷”的案例來看,或多或少有些相關性,比如一直備受質疑的中藥領域,就出現了康美藥業、輔仁藥業、益佰制藥、步長制藥等讓投資者“踩雷”的企業,另有獐子島、雛鷹農牧、東方海洋這樣的農業股,甚至出現了多家“爆雷”企業均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這一特征。
在A股市場,普通投資者了解所投資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通過定期財報和臨時公告,前者呈現了上市公司的財務和經營狀況,后者則是根據法律規定披露應該披露的重要信息。如果上市公司財報是作假的,而重大事項隱而不報或披露不充分,那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就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不但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還將影響投資者對A股的信任。
究其原因,上市公司之所以接連不斷地出現各種惡性事件,除開公司自律性不足以及監管不嚴之外,違規違法成本過低才是根本。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過這樣的描述:資本有50%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則敢犯任何罪行。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只要保殼就能咸魚翻生或者繼續融資圈錢,為此它們也不惜在信息披露和財務等方面用盡各種手段。要知道,以信息披露和財務造假為例,根據目前《證券法》規定,最高也不過處以60萬元的罰款,相對于違法違規后能夠非法獲得的收益,明顯不成比例。
因此,想要進一步減少甚至杜絕上市公司類似事件的發生,當務之急還是需要提高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人和中介機構的違法違規成本,加大懲處力度,且板子主要打在自然人身上,來震懾那些以身試法者。
在26日的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擬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信息披露虛假,及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證券違法行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罰款、罰金數額標準,并強化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加大對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懲處力度的同時,也需要推動建立投資者集體訴訟制度,不能讓投資者利益平白受損。由此打造上市公司敬畏市場、中介機構守住底線、投資者合法利益有保障的資本市場健康生態。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