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鶴崗房價背后的真問題
周俊生
鶴崗,黑龍江的一個小城,這幾天因為網上出現的一張房價的照片而成了“網紅”。在這張照片上,標明了鶴崗一個小區出現的房價,一套140平方米的住房,只要10萬元左右就能買下,而價格最低的房子,雖然面積也相應縮小了,但2萬元不到就能搞定。折算下來,這些住房的價格每平方米大概不到300元。
在很多城市的居民為高房價所苦的背景下,鶴崗出現這樣低得像“白菜價”的房價,未免令人大開眼界,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在輿論炒了幾天之后,鶴崗市官方于日前首次發聲,表示這些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它們大多是前幾年積累下來的棚改房。事實上,這些棚改房是提供給征地拆遷對象的回遷房,需要滿五年才能正式上市交易。因為目前還未滿五年,所以存在交易風險,故而價格畸低。因此所謂“一萬五一套房”只是個別現象,而鶴崗的樓市總體上仍然是供需平穩的。媒體的采訪也證實了官方的說法,在街邊的信息欄上可以發現,低于10萬元一套的房子在鶴崗雖很常見,但這些房子大多遠離市中心,基本上是近幾年建造的保障房,并不是標準的商品房,而目前當地在售的二手商品房的價格,每平方米仍要兩三千元。
看來,公眾對鶴崗的房價確實有所誤會。而這些誤解背后,則是對類似鶴崗這樣的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即,當賴以支撐城市經濟的資源出現枯竭時,城市怎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鶴崗是一個以煤炭立市的城市,曾經是黑龍江省的四大煤都之一,煤炭開采已有百年歷史。豐富的煤炭資源成就了鶴崗,也使這座城市形成了圍繞著煤炭而產生的單一經濟模式。這種單一經濟模式對鶴崗的影響不僅在于經濟增長,還滲入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當煤炭資源出現枯竭的時候,因為經濟轉型的滯后,如何保證城市的持續發展,就成了當地政府必須面臨的嚴峻課題。
近年來,鶴崗的許多煤礦因為無煤可挖而關閉,這不僅導致當地的經濟增長失去了支撐,也導致了人口、社會結構的失衡。有統計資料表明,最近幾年,鶴崗的常住人口正在逐年減少,這顯然限制了包括住房在內的整個城市的消費。近年來,我們在報章上經常讀到海南等地出現大量來自東北的“候鳥型”居民,其實對他們而言,當家鄉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之時,到外面的世界尋找機會,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一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減少之時,房價自然會出現下跌,這是正常現象。需要警醒的是,隨著常住人口的不斷流失,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出現停滯甚至后退。目前,國內很多城市都在出臺政策吸引人口,其目的自然也是為了保證人口的增長,以增加當地的經濟增長潛力。這些城市最常用的手段,是給流入人口提供購房便利,有的城市甚至可以讓新市民半價購房。但是,如果這個城市失去了發展動能,這些“看上去很美”的政策,很難產生長久的吸引力。
依靠單一的資源發展經濟的城市并不少,它們遲早也會承受資源枯竭帶來的壓力。對于這些城市來說,積極推動經濟轉型、擺脫對原有資源的過度依賴,已是當務之急。由政府積極引入新資源,開發新市場當然是一條可取之道,但是,當國內越來越多城市通過這種方式競爭的時候,這些陷入發展瓶頸的城市很難有優勢。更為亟需的是,這些城市的政府應該相信市場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市場的自我修復能力,而不是高居于市場之上,采取包辦代替的做法,造成市場對政府的依賴。否則,即使解得了一時之困,長久來看,新生的資源所產生的經濟動能會再度枯竭,城市仍將徘徊在老路上而難有發展。
責任編輯:孫劍嵩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