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市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防風險能力
■本報記者 張 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肩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重任的上市銀行而言,充沛的資本金無疑是其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保障,而暢通且多樣化的資本補充渠道尤其是債券融資方式無疑在為上市銀行提供支撐的同時,減弱了對于證券市場的可能影響。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13家上市銀行通過(或計劃)發行可轉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永續債、金融債和定向增發(僅1家銀行采用)等方式補充資本金合計5681億元(美元已折算成人民幣)。當然,這些再融資并非一蹴而就,甚至是部分銀行未來數年中期資本規劃的一部分。
“坦率地說,充足的資本金可以保證我們在對外授信時沒有后顧之憂”,某上市銀行董辦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監管規定和防范風險的需要,近年來銀行業表外資產和業務持續回歸表內,但這些勢必加快資本金消耗,而資本金不足會觸發更為嚴格的嚴管或業務限制,因此商業銀行對資本金補充非常重視?!?/p>
政策支持銀行補充資本意在傳導至實體經濟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3.81%、11.33%、10.8%,均符合監管要求。
“央行實施宏觀審慎評估體系( MPA)后, 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是決定評估結果的最核心指標之一,屬于‘一票否決’指標,銀行有必要維持較高的資本充足率水平”,一位股份制銀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評估正式實施,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嚴格把控廣義信貸增速,對商業銀行的資本要求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 中國銀保監會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銀行表內、表外業務展開監管和規范,督促銀行業資金回歸實體經濟本源。為保障穩健經營和設置合理的資本緩沖,商業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紛紛在滿足未來發展需要的同時,也為可能提高的監管要求預留空間。
“即使目前達標,但考慮到要兼顧規模增長與監管達標,資本充足率未來自然面臨更高要求,銀行需要開源節流。 節流方面,銀行的資產負債組合面臨著更強的約束, 應該研發符合監管政策的產品和風控模式;開源方面,銀行在資本補充和儲備方面應進行更有前瞻性的規劃,以獲取業務的相對主動權”,有城商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
所幸,多渠道支持其補充資本的政策導向,如今已經為商業銀行全力以赴踐行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使命清除了后顧之憂。
去年12月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今年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支持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時,促進加強對民營、小微企業等的金融支持。會議提出,一是對商業銀行,提高永續債發行審批效率,降低優先股、可轉債等準入門檻,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同時發行多種資本補充工具。二是引入基金、年金等長期投資者參與銀行增資擴股,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債券市場交易。
上市銀行集體“補血” 合計規模超過5600億元
今年以來,上市銀行可以說是密集發布與補充資本金相關的公告。
3月2日,農業銀行公告稱,該行已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于農業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批復》以及《中國人民銀行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同意該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二級資本債券。
事實上,農行已經是今年第13家披露有關再融資(含股權和發債)事宜的上市銀行。
1月10日,華夏銀行宣布,其非公開發行股票25.6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92.36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為292.32億元。華夏銀行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包括: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限售期為5年。
次日,杭州銀行宣布,已收到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關于同意公司發行金融債券的批文,公司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創新創業企業貸款。1月24日,該債券發行完畢,發行規模為50億元。
1月16日,寧波銀行披露,該次此前獲準發行的不超過300億元的金融債券,第一期已于1月15日發行完畢,實際發行規模為60億元,品種為3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票面利率為3.50%。
同樣是在1月份,中國銀行首單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俗稱永續債)發行成功,發行規模400億元,可提高中國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約0.3個百分點,全場認購倍數超過2倍,票面利率為4.50%。發債再融資的上市銀行還包括:民生銀行發行不超過4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貴陽銀行獲準發行不超過45億元二級資本債券;2月22日,南京銀行發行完畢2019年第一期金融債券,發行總規模為100億元;2月27日,建設銀行在境外發行了2029年到期的18.5億美元(約合124億元人民幣)二級資本債券;興業銀行董事會2月26日審議同意2021年6月底前在境內外分次分期發行不超過2000億元的金融債券。
此外,還有兩家股份制銀行推進了可轉債發行事宜:平安銀行發行可轉債規模為260億元,且可轉債已于2月18日在深交所掛牌交易;中信銀行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400億元。
除了上述再融資舉措,光大銀行的優先股發行計劃也在推進中——該行擬發行優先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50億元。
需要強調的是,2月1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時強調,資本金得到補充的商業銀行要完善內部機制,提高對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力度。也就是說,上市銀行的融資動作最終還是需要落地于服務實體經濟,而部分債券的發行批復中也明確資金的“定制投向”。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