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宋輝 ○編輯 黃蕾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頗受詬病。“無權提前贖回”“不可提前終止”的條款,一直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硬傷。在不少投資者看來,想要追求收益率稍高一些的銀行理財產品,通常就得購買期限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產品。然而,一旦遇到臨時急需用錢,由于無法提前贖回,就只有干著急。
為打破銀行理財業務的這一軟肋,部分商業銀行近年來開始嘗試理財產品自主轉讓業務,試圖解決投資者在“高收益”和“流動性”上無法兼得的痛點。試水成效如何?上證報記者近期調研了解到,這一創新業務目前正面臨活躍度低、成交難的尷尬局面。
所謂的理財產品轉讓業務,是指有流動性需求的客戶,通過銀行的線下或線上轉讓平臺,將其持有的理財產品轉讓給其他投資者,以及時獲得資金。也就是說,讓封閉期的理財資金流動起來。此舉將豐富銀行理財產品的供給,有益于客戶量和產品發行量的增長。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部分股份行和個別城商行競相試水該項業務。“這項業務屬于三方共贏。”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說,銀行可在轉讓過程中獲得手續費收入,產品轉讓方能夠及時獲得流動資金,產品受讓方也能“淘”到收益率相對更高的產品。
然而,本可實現多方共贏的創新業務,目前卻面臨交易寥寥的尷尬。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實踐過程中,“三方共贏”卻變成了“三方掣肘”。即產品轉讓方不僅要支付手續費,還要讓渡很大一部分收益才能轉讓成功,代價太大。“我近期經手的一筆轉讓,轉讓方讓渡了全部收益才轉出去,只拿回了本金。”一位股份行支行理財經理表示,雖說長期限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往往更高,但真要用錢時很難轉出去,最終大部分收益都讓渡給受讓方了,等于白投了。
對于銀行而言,這項業務帶來的手續費收入也較為有限,因此而抑制了業務推廣的積極性。“剛開始探索這項業務時,銀行是不收手續費的,之后開始探索收取手續費。”另一家股份行支行人士說,該行目前針對這項業務僅收取0.1%的手續費,且最高1000元封頂。
廖志明說,一般來說,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手續費普遍在0.5%,比0.1%的轉讓手續費高出不少,導致銀行推廣這項業務時動力明顯不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的一些細節,也印證了這一點。比如,這項轉讓業務普遍被“藏”在手機銀行app上的不顯眼處,需要點擊“理財產品-持倉-獲取流動資金-去轉讓服務-買入”等多個步驟,才能找到正在轉讓的理財產品。只有個別銀行在理財產品頁面設有“轉讓專區”,但可轉讓的產品屈指可數。
與此同時,收益價差的縮小,也使得受讓方的購買熱情在下降。“理財產品轉讓的本質,是產品收益權的轉讓。”一位金融產品分析師說,一般來說,轉讓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至少要比在售同類產品高出10%,才容易成交,但現實情況并不盡然,有的銀行在售產品的收益率比轉讓產品都要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轉讓業務的成交率。
“理財產品轉讓,實際上是最終收益的再分配。”上述業內分析人士說,銀行、轉讓方和受讓方需要找到一個利益的平衡點,才能實現交易。
責任編輯:趙子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