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車漫天要價,安檢排隊太長差點誤機…你在機場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屆金跑道獎·國內機場口碑評選”正在進行!【點擊投票】為機場打分,你說了算!
土地市場開始降溫了嗎? 要加強房地產調控的有效性,也需要完善傳導機制
本報評論員 歐陽覓劍
近期,一些機構的研究顯示,下半年以來,土地市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降溫,主要表現為土地成交溢價率降低,而且土地流拍現象增多,同時,土地成交面積增幅收窄。
例如,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3日發布的《2018年8月份40城土地市場報告》顯示,8月,受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為17.3%,環比下降1.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0.9個百分點。據中原地產統計,今年1-7月,全國流拍土地接近800宗,比2017年全年都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全國 30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積同比微增1%。土地出讓金總額同比小幅增加4%,漲幅明顯收窄。
當前,人們對房地產市場形勢尤其是房價走勢非常關注。土地市場的情況無疑是重要信息,可以反映并影響房價的走勢。那么,土地市場降溫的判斷是否確鑿?能否使熱度已經開始上升的住宅市場冷靜一些呢?應該說,目前的數據還不能確認土地市場已經降溫。
我們先來看土地流拍的情況,今年土地流拍的現象增多了,但不是下半年才開始集中出現,上半年流拍的就很多。但上半年土地成交面積和金額的增長率都很高,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雖然6月以來增幅收窄,但1-8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的累計增幅仍然高達20.3%。這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而且易居的數據顯示,8月一二線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積環比是高增長,三線城市土地成交面積環比大幅下降,但同比增長率非常高。因此,很難說土地成交已經開始趨勢性地減速了。而土地成交溢價率下降,則與限地價有關。
其實,土地成交溢價率下降,甚至不斷出現流拍現象,與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中設置條件有關,比如限房價、競自持等要求。本來土地起拍價就很高,設置的條件再趨嚴,開發商拿地的意愿就下降了。因此,就出現了一些地塊難成交、部分城市土地成交面積低增長的現象。例如,1-7月北京土地市場出讓建設用地面積同比下降28.39%,土地成交金額同比下降37.35%。
但就全國的整體情況而言,土地市場的熱度還是比較高的,雖然月度之間會有波動,但累計增長率很高。當然,相比去年,土地市場是降溫了,開發商拿地時要認真考慮土地出讓的價格和條件,所以出現了整體偏熱、局部偏冷的情況。誠如一些分析所言,開發商拿地時更理性了。這與他們的資金鏈收緊有關。
而在住宅市場上,并沒有出現降溫的情況。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1-7月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的增長都較1-6月上升了。8月剛過,一些機構已經發布了當月部分城市樓市成交數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月報顯示,8月監測的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面積環比上升5.80%,同比增長19.88%。8月北京樓市成交面積環比增長43.13%,同比增長39.12%。從總體情況看北京樓市回暖了,但是,有報道指出,作為樓市供應主力的限競房賣得不那么好。這也是整體和局部釋放出相悖的信息。
不同角度信息相互“打架”,讓人們難以判斷房地產市場的形勢。這可能反映了市場的某種分化。可以判斷的是,目前房價上漲的趨勢并沒有被抑制住。要實現政治局會議要求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目標,調控不能放松。而且,調控需要更加有效。
一些城市在土地出讓時設置限地價、限房價等條件,就是一種調控措施。今年土地流拍頻現,這些城市的政府仍然堅持這些條件,可見調控力度之強。但是,在土地市場實施的這種調控未必能起到遏制房價上漲的效果。一方面,開發商高價拿地會引導房價上漲預期,那么,限地價、限房價能夠穩定市場預期,這對遏制房價上漲具有正面的影響;但另一方面,設置這些條件,再加上起拍價比較高,會導致土地出讓面積減少,而這又可能導致房地產市場上供給減少。從歷史經驗來看,土地供應總是不能完成計劃,是一些城市房價持續快速上漲的原因之一。
使土地市場上的調控更加有效,是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重要內容。這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任務,政府供地多,開發商的開工、竣工面積未必多;而政府供地少,開發商的開工、竣工面積就有很大可能會減少。也因如此,我們不但對土地市場是否降溫難以判斷,而且對土地市場降溫會如何影響住宅市場也難以判斷。要加強房地產調控的有效性,也需要像貨幣政策那樣,完善傳導機制——從土地市場到住宅市場的傳導機制。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