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特朗普發(fā)動貿易戰(zhàn)十分不明智
自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主動挑起貿易戰(zhàn)以來,其貿易霸凌行徑遭到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強有力的反制,相關報復措施使美國的農產品、化工產品和汽車等出口受到很大影響。7月下旬美國決定對受損農民進行補貼、美歐承諾貿易戰(zhàn)休戰(zhàn)等,表明特朗普政府試圖安撫內外不滿,集中精力對中國施加壓力。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源于其“美國第一”的理念和“貿易上不想再吃虧”的考慮,也得到了國內部分利益集團和政客的支持。美國鋼鐵企業(yè)和工會是推動其對進口鋼鋁加征關稅的重要力量,美國部分高科技企業(yè)和國會議員則認為對中國搞“301調查”并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加征關稅,能夠確保美國的科技優(yōu)勢。然而,貿易戰(zhàn)對大的經濟體來說是雙輸,但同時會在受影響的經濟體內制造贏家和輸家。在美國多元政治體制下,作為輸家的利益集團一定會對當政者表達訴求、施加壓力,以獲得關注或補償。
中國、歐盟和加拿大等將貿易反制的重點指向美國農民和農業(yè),后者因此成為此次貿易戰(zhàn)的最大犧牲品。但美國農民向來很有組織性,游說能力強、政治影響大,自然不愿為貿易戰(zhàn)買單。在美國農產品滯銷、期貨價格暴跌的情況下,美國農場局聯合會、大豆協會、豬肉協會等全力游說白宮和國會,最終促使美國農業(yè)部做出向美國農民提供120億美元補貼的決定。
歐盟6月的反制目標除美國農產品外,還包括美國的牛仔褲、摩托車和鋼鐵制品。這導致美國鋼鐵價格上漲,引發(fā)汽車等下游產業(yè)的不滿,哈雷摩托還放風要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歐洲。特朗普的四面樹敵、對盟友“痛下殺手”,也招致國會議員的普遍反對。美國參議院7月通過議案,試圖約束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名征收關稅的權力。特朗普威脅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還迫使歐盟將美國煤炭、制藥和化學產品列為報復對象。歐盟的強硬態(tài)度,則使特朗普多次表示希望與歐盟達成“取消所有關稅的貿易協定”。對特朗普來說,這既是談判策略,也有應對國內壓力的考慮。
貿易戰(zhàn)是場耐力賽,博弈雙方誰能撐住,誰在談判桌上就會處于更有利的地位。特朗普認為貿易伙伴更加依賴美國市場,其手中的杠桿和籌碼勝過對手,試圖通過“極限施壓”甚至訛詐迫使對手屈服。
當前,歐盟和中國都在與美國貿易戰(zhàn)進行反制,但規(guī)模不同,前景也可能不一樣。特朗普稱歐盟是貿易上的“敵人”,但美歐畢竟是幾十年的盟友,又同為發(fā)達經濟體,爭議的核心是汽車關稅和市場開放等問題,解決難度較小。歐盟和日本7月17日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決定逐步降低汽車和農產品關稅,增加了其與美國談判的籌碼。當地時間7月25日,特朗普和容克在白宮會晤后,雙方承諾在汽車關稅問題上休戰(zhàn),并推動解決鋼鋁關稅問題,同時圍繞其他商品推動“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的談判。這有助于降低國會的批評和盟友的不滿。
美國對中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涉及貿易不平衡、市場開放、產業(yè)政策等問題,和中美戰(zhàn)略關系也糾纏在一起。中國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對華挑起并不斷升級貿易戰(zhàn),不僅僅涉及貿易逆差、市場開放等“錢”的問題,還試圖阻止中國科技進步和產業(yè)升級,剝奪中國正當的發(fā)展權。美國對中國的公開訛詐,還給雙方接觸和談判設置了障礙,使問題的解決變得更加困難。
談判和相互妥協是解決貿易糾紛的最佳辦法,但如果對中國的貿易戰(zhàn)升級,特朗普將面臨更大的國內壓力。對美國農民的補貼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其農產品滯銷問題,歐盟未來能否彌補或取代中國市場消化這些農產品并不確定,美國農民的焦慮仍是特朗普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甚至更大數額的商品加征關稅,將導致美國通脹上升,消費者的不滿同樣會上升。中國相應的反制措施,也會給美國制造更大的痛苦。利益受損的美國商會、全美制造商協會和美國零售商協會等必然加大對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游說力度。與此同時,已經從特朗普貿易保護政策中受益的美國鋼鐵企業(yè)和工會,必然竭力阻撓特朗普取消鋼鋁關稅,這增加了特朗普與貿易伙伴談判的難度。不管“前進還是后退”,特朗普都不得不面對國內不同利益集團的壓力。在2018年中期選舉前,這種壓力將傳導至政治層面,從不同方面影響其與中國貿易戰(zhàn)的態(tài)度。
(張文宗,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海外網特約作者)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