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中國好銀行,你為誰打Call?】“2018(第六屆)銀行綜合評選”正式拉開帷幕,作為#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 的重頭戲,本年度評選設置了五大類獎項,網友可通過PC端或者手機端為喜愛的銀行投票。【在線投票】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程維妙
不少證券配資類信托計劃的管理人今年可能很忙,2018年剛剛過半,就有至少5個信托公司的項目出現在“閃崩股”的股東名單中,以暴跌前后股價乘以持股比例計算,有的信托計劃最高浮虧已經上億元,直接威脅到最終預期收益率。不過,多位業內人士7月16日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數信托計劃是事務管理類,也就是常說的“通道業務”,而非信托公司自營,所以對公司業績影響很小。
多只信托計劃踩雷“閃崩股”
今年股市低迷、“雷聲”不斷,甚至有10余只股票一天內集體閃崩的慘景。而在多只“閃崩股”的股東名單中,信托計劃的身影頻頻出現。
例如在4月上半個月股價跌去近45%的獅頭股份十大流動股東名單中,就有云南信托“云霞9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根據彼時獅頭股份最新披露(2017年12月26日)的十大流動股東名單,云霞9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持有1080.56萬股,占比4.7%。
6月連續六跌停蒸發了81億元的貴人鳥,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股東中,信托計劃更是占了5席,包括廈門國際信托的“貴人鳥1號員工持股單一資金信托”,陜國投信托的“如意87號定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如意86號定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及四川信托、華潤信托各一只信托計劃,其中廈門國際信托的項目持股比例最高,達3.54%。
近期連續跌停的新日恒力,一季報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也出現了光大信托、華鑫信托、方正東亞信托等公司的信托計劃身影。從上述幾家上市公司的最新股價來看,多數還沒“收復失地”。如果以暴跌前后股價乘以持股比例計算,有的信托計劃最高浮虧已經達上億元。
信托計劃“浮虧”未卜
不過,上述信托公司中的一位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個計算公式不能說特別準確,因為信托計劃持股上市公司的占比是個變量,一只股票暴跌時,距離該公司上一次公布股東名單,一般都隔了一段時間,這期間信托計劃可能已經減倉,如此一來損失就會減小。
另一位信托業觀察人士廖鶴凱也表示,證券配資類信托計劃基本都是設置了止損線的,一旦持有股票的價格大跌,管理人便會拋售止損。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計劃的拋售行為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加速股價的下跌。上述信托公司人士介紹,從2016年開始,去杠桿成為一個主旋律,許多信托公司都減少了證券配資類項目的資金規模,又由于不少信托計劃的持股比例不低,所以會看到個別股票大跌甚至閃崩。
去年底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后,這一趨勢更為明顯。用益信托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證券類集合信托的發行數量逐月減少,1-6月分別為251個、88個、204個、176個、142個和115個,7月至今甚至僅有11個。“之前信托的杠桿多為1:2,按照資管新規是要1:1,因此杠桿降了,而且銀行理財等優先資金現在都在整頓,一般到期后都不續期了,也會在一段時間內放大市場價格波動。”一位信托業資深分析師說道。
信托公司受影響較小
不少信托計劃踩雷“閃崩股”后,市場上都會出現信托公司浮虧的聲音,但受訪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信托計劃的預期收益率可能會受到影響,但信托公司的業績普遍不會受到大的沖擊。
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表示,由于信托公司已經紛紛減少證券配資類項目的資金規模,尤其對于提前降杠桿的公司來說,項目的影響已經不會對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有太大影響。廖鶴凱認為,只有自營的信托計劃才會直接影響到公司業績,合作的項目則不會。
也存在一種例外。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有個別信托公司的證券類信托計劃已達上百億元,最高的一家公司有超過300億元的項目資金投資了上市公司。“如果這類業務在公司全部業務中占比大,同時又有多只踩雷的話,就可能影響公司業績。”信托公司人士說道。
相比之下,公司聲譽方面 “受傷”的幾率較高,如果項目最終收益率達不到預期可能引起客戶投訴。但在多位人士看來,由于這種配資類項目以用銀行資金為多,也有很多公司財富管理渠道能獲得一些資金,沒有太多個人客戶,基本是通過機構客戶配資,契約精神相對更強,接受資金價格波動的能力也更強。
責任編輯:何凱玲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