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抱團引發靈魂拷問:核心資產的投資邏輯鏈到底有多長?

機構抱團引發靈魂拷問:核心資產的投資邏輯鏈到底有多長?
2021年01月12日 07:43 上海證券報

【白酒投資日報】瀘州老窖業績預增20%-30%,今年1季度哪家彈性大? || 【新能源汽車投資日報】鋰電技術變革引發巨震,陷阱還是黃金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機構抱團引發靈魂拷問:核心資產的投資邏輯鏈到底有多長? 

  2021年伊始,白酒、新能源等板塊帶頭上漲,將“一九”行情演繹到了極致,并在市場中再度引發機構抱團之辯。昨日部分龍頭股的調整,加劇了市場對機構抱團股后市的擔憂。

  機構抱團行為是不是過于集中了?什么情況下會瓦解?對于手握大把核心資產的機構來說,一邊是堅定看好的長期價值理念,另一邊是對短期風險的擔憂,長期與短期的博弈正在加劇。

  與此同時,基金經理的觀點也出現分化:新基金往往喜多于憂,源于波動加大后能獲得建倉好時機;但對于老基金來說,是否調倉?怎么調倉?對基金經理的專業水平和投資信仰提出了雙重考驗。

  放眼長期,業內普遍形成一個共識——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以申購基金等方式入市,A股投資者結構機構化會給市場生態帶來深刻變化。“當下所謂的極致行情,未來會不會成為常態?”在一位資深公募權益投資總監看來,這是每一個投資者都需要思考的命題。

  “冰與火”之歌

  2021年1月11日,上證指數下跌1.08%,深證成指下跌1.33%,開年以來的極致行情終于暫時停下了腳步。

  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周(1月4日至1月8日,下同)上證指數上漲2.97%,深證成指上漲6.12%,創業板指上漲6.61%。但上周一下跌的個股達1162只,上周二下跌的個股達2378只,上周三下跌的個股繼續增至2974只,上周四下跌的個股更是高達3282只,占比達78%。

  “漲出了熊市的味道!”不少個人投資者感嘆道。然而,對于手握核心資產的基金來說,形勢一片大好。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有超過70只基金漲幅超過10%,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中樞分別為4.45%和4.19%。

  事實上,極致行情的上演早有預兆。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A股投資者結構機構化程度和公募基金話語權都有明顯提升,“申購基金—增配龍頭”的邏輯鏈不斷強化,龍頭股估值膨脹早已是題中之義。

  回顧2020年,公募基金靠優異的業績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個人投資者“借基入市”的熱情持續高漲。據中金公司測算,按自由流通市值口徑計算,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已經從2014年的72%下降到2020年的52%,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則從2014年的38%上升到2020年的48%。同時,Wind數據顯示,去年公募基金發行規模超過3萬億元,僅權益類基金占比就超過六成,對A股市場的投資話語權進一步提升。

  安信證券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公募基金是推動 A 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機構化的主要力量,也是市場風格的重要引領者。結合去年下半年的發行狀況,安信證券測算,去年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由7.2%上升至 9%左右。

  展望2021年,安信證券認為,公募基金仍將是A 股市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且將繼續主導市場風格。

  新年伊始,基金發行市場延續去年以來的火熱態勢,昨日出現了5只爆款基金。開年以來的6個交易日,逾3000億元資金蜂擁而入,認購新基金。安信證券預測,2021年權益類規模基金發行量在1.4億份至1.9億份之間;考慮贖回和基金股票倉位情況,大約能為市場帶來6000億元至9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公募增量資金注入市場,這些新基金的建倉方向將繼續左右市場的價值取向。

  基金持倉如何調整?

  當下,面對核心資產的高估值和高波動,公募基金的持倉會如何調整?

  據記者了解,以近期上漲較多的新能源板塊為例,已經持有的基金經理堅定看好,調倉的動作并不大;而未持有的基金經理和等待建倉的新基金,則對短期波動有所期待。

  “估值確實有點貴,但新能源板塊的確可以看到2025年、2030年甚至2050年,現在的估值我覺得至少反映到了2025年至2030年。我之前一直在減持但新能源持股占比保持不變,最近幾天總想把新能源的權重降下來,換一些估值較低、成長性還不錯的個股。”滬上一位同時管理老基金和在發新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新能源如下跌就會買回來。新基金建倉也會配新能源,但會慢慢進行。”

  “估值只是一個結果,主要看景氣度。”一位管理資產超過200億元的明星基金經理表示,今年30倍左右PE的光伏和50倍左右PE的電動車,從長期維度來看其實不是特別貴。對于長期資金來說,在行業趨勢不發生根本性變化之前還是一直持有比較好。從歷史數據來看,短期波段操作的收益并不明顯。

  另一位重倉新能源板塊的基金經理則表示,短期漲幅的確過大,需要一個整理和鞏固的階段,讓股價等一等經營業績。

  一位管理科創基金的績優基金經理則抱怨,最近市場上的錢都跑去追捧新能源和白酒了。事實上不少科技股的股價大幅滯后于基本面,但得不到資金的認可。“市場調整一下會更健康,更具性價比的板塊也有機會走出來。”

  “長與短”之辯

  樹不會漲到天上去,機構對熱門賽道里龍頭公司的抱團會否瓦解?對此,一位資深公募權益投資總監表示,不要預測市場。“面對這些高估值的好公司,我們也不敢提前下車,因為‘當下所謂的極致行情,未來會不會成為常態?’,是每一個投資者都需要思考的命題。”

  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表示,從2018年以來投資者結構機構化程度越來越高,導致機構重倉的白馬股股價被不斷推高。在武超則看來,市場這兩年呈現出的核心資產泡沫化,其背后所隱含的是龍頭企業增長的確定性。

  近兩年基金抱團的首選都是業績增速快的個股,基金抱團既是這些股票上漲的原因,又是結果。不過,一些基金經理直言,抱團投資并不是目的,而是追求確定性業績自發形成的結果。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對于公募集中持有的消費和科技兩大賽道資產,抱團瓦解的觸發因素各不相同。具體而言,對于業績平穩且具備可持續性的消費龍頭來說,這批核心公司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球市場利率的變化,包括通脹、流動性等。對于第二類機構抱團股即景氣度爆發的科技成長龍頭而言,其超額收益的核心不在于宏觀環境的變化,主要取決于自身的業績景氣度能否持續爆發。

  此外,不少機構認為,即便機構抱團股出現階段性瓦解,未來隨著估值的調整,具有業績支撐的優質標的仍將是機構資金長期投資的首選。在公募基金話語權不斷加強的當下,核心資產將成為機構長期關注的賽道和重點配置方向。

  一位資深權益投資總監告訴記者,機構抱團股短期可能會有調整,但調整過后,資金向龍頭資產集聚的趨勢仍會繼續。“對投資者來說,就是個長與短的問題。如果放眼長期,買入并持有基金就可以了。”

  朱雀基金表示,在長周期大邏輯自洽的背景下,機構抱團也許是必然且長期的,但市場股價演繹過程將呈現臺階式跨越,而非線性增長。每一次上臺階的過程都是收獲期,而上臺階后,需要形成新的共識,這既是投資標的篩選的過程,更是資產管理人優勝劣汰的過程。

掃二維碼 領開戶福利!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公募基金 基金經理 資產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3 中辰股份 300933 3.37
  • 01-13 海優新材 688680 69.94
  • 01-13 銀河微電 688689 14.01
  • 01-13 三友聯眾 300932 24.69
  • 01-13 聚石化學 688669 36.6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