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近期處于見底反彈的階段,但是在反彈的初期由于不確定性因素沒有完全消除,市場的走勢依然是以震蕩為主。而一些估值上具備投資吸引力的板塊和個股已經開始吸引抄底資金入場。
近期多位金融高層宣布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推進,包括推動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允許合資證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東實現“一參一控”;合理設置綜合類證券公司控股股東的凈資產要求;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準入限制;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持續加大期貨市場開放力度,擴大特定品種范圍;放開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產品參與港股通交易的限制;擴大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研究制定交易所熊貓債管理辦法等。
這幾項措施是我國資本市場走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開放的一個重要步驟,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這將有力地推動A股市場國際化。近期上交所和倫交所之間的互通互聯逐步落實,華泰證券是第一家在倫敦交易所發行GDR的中國的上市公司首次實現了“A+H+G”方式,這也標志著互聯通的開通逐步實現,將來A股市場有望和更多的海外交易所進行互通互聯,包括與東京、紐約以及莫斯科等其他國家的交易所進行互通互聯。
A股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這會引發更多的外資配置A股,之前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普遍偏低。在A股開通滬港通深港通之后,直接推動了MSCI以及富時羅素國際指數納入A股,對A股市場的國際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提高了外資對于A股的配置需求?,F在外資對A股的持有資金量超過了1.6萬億,將來外資對A股的持股量還會進一步增加,未來五年有望逐步提升到更高的持股水平。外資的持續的增持對于A股的投資理念會有很大的改變,因為外資多數是崇尚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注重基本面研究,這會進一步推動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的理念,推動A股融入到國際資本市場的體系。
最近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消息是阿里的回歸,引來多家媒體報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阿里巴巴,可能要回到香港市場二次上市,籌集200億美元的資金。當年阿里考慮是在納斯達克上市,還是在港交所上市時,由于當時港交所要求同股同權,而阿里的公司股權結構是同股不同權,因此錯過了在港交所上市的機會,選擇了在納斯達克。港交所后來為此進行了改變,2018年4月推出同股不同權之后,港交所吸引了一批新公司前往上市,顯著提高了港交所的競爭力。
阿里回歸香港市場將給國內投資者以及香港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新經濟龍頭公司的機會,同時也給阿里融到了200億美元的資金,有利于阿里擴展業務。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有七家在美國上市,三家在香港上市,整體來看,阿里的回歸將給港交所帶來更多新經濟的市值,從而推動港交所結構的優化,讓香港市場在全球資本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陶然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