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帶杠桿的屬性,分級基金受到激進投資者的追捧,但也容易形成追漲殺跌的投機氛圍。
本刊記者 易強/文
擊鼓傳花的游戲,從來都不缺乏參與者,中弘退(000979.SZ)如是,分級基金亦如是。
按照監管層的既定安排,資產規模不足3億元的分級基金,要在2019年6月30日之前完成轉型;3億元以上的,轉型期可延至“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即2020年年底。
這意味著,基于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在126只分級基金中,至少有70只應在6月30日之前完成轉型。
同時意味著,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121只分級B中,有67只將在6月30日前謝幕,但這并不能阻擋投資者的末日狂歡。
根據Wind資訊,無論是在場內份額規模還是交易活躍度等方面,分級B近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活力,這種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需求,同時賦予投資者的末日狂歡以某種悲情色彩。
末日狂歡
所謂分級基金,按照證監會的定義,是指通過事先約定的風險收益分配,將母基金份額分為風險收益不同的子份額,并可將其中部分或全部份額上市交易的結構化證券投資基金。
其中,分級基金基礎份額也稱母基金份額,預期風險收益較低的子份額稱穩健份額(即“分級A”),預期風險收益較高的子份額稱積極份額(即“分級B”)。母基金、分級A及分級B數量一致,即母基金有幾只,分級A及分級B也分別有幾只。
根據Wind資訊,截至6月25日,分級基金共有126只,資產凈值合計1133.38億元(截至一季度末),較年初增加209.54億元,增長幅度為22.68%。
若按投資類型分類,則在該126只基金中,偏股型基金有116只(含被動指數型基金109只,增強指數型基金1只,QDII被動指數型基金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只),偏債型基金10只(含中長期純債型基金4只,混合債券型基金4只,被動指數型及增強指數型債券基金各1只)。
若按是否上市交易分類,則在該126只基金中,有121只可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余5只未上市(含4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及1只混合債券型基金)。
若按拆分比例分類,則在126只分級基金中,A、B份額之比為50:50的有107只,40:60的有8只,70:30的有9只(皆為偏債型基金),20:80及80:20的各1只。
在126只分級A中,約定收益的有124只(其中118只為永續型約定收益,6只為有期限約定收益),非約定收益的只有2只。
在124只約定收益分級A中,有120只其約定年收益率是以同期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基準,再加上一定的利差,其中利差在3-4個百分點的有101只,占比81.45%,其余有的利差低于3個百分點,有的則在4.5-5個百分點。
不過,相對于分級A,分級B更引人關注,因其自帶杠桿,在上漲行情中,分級B往往能成倍放大收益率,而在調整行情中,則加倍放大虧損。
根據Wind資訊,在126只分級B中,2019年以來(截至6月25日)的收益率超過100%的有9只,超過50%的有59只,超過30%的有99只;同期母基金收益率超過50%的有4只,超過30%的有23只,其中又以指數基金招商中證白酒(161725.OF)的收益率最高,母基金及激進份額招商中證白酒B(150270.OF)的收益率分別為68.05%和162.98%,同期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中小板指、滬深300及上證50的漲幅分別為19.57%、25.94%、19.83%、19.25%、26.26%及26.91%。
對于可上市交易的121只分級B來說,除了收益被杠桿放大帶來的刺激,還有交易帶來的快感。謝幕之前的演出,氣氛尤為熱烈。
Wind資訊顯示,截至6月25日,2019年以來,區間換手率超過500%的分級B有26只,超過800%的有12只,超過1000%的有9只。若以區間日均換手率為參照指標,則2019年以來有7只超過10%,2018年則僅有1只,2017年則一只都沒有。
在交易價格相對于基金凈值的溢價率方面,截至6月25日,溢價率超過30%的有10只,超過50%的有6只,還有2只超過100%。而在一季度末,溢價率超過30%、50%及100%的分別只有4只、2只和2只;2018年分別有15只、5只和2只,2017年分別有1只、1只和1只。
上述數據說明,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一季度末,以及6月25日等4個時點上,隨著謝幕的時間日趨臨近,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對分級B的交易興趣似乎越來越高。
興與衰
公開資料顯示,國內出現的第一只分級基金是國投瑞銀瑞福分級(121099.OF),該基金成立于2007年7月,存續期為5年。期滿后,經證監會批準,該基金轉型為國投瑞銀瑞福深證100指數分級(150001.OF)。2015年8月,該基金3年運作期屆滿后,轉型為上市開放型基金(LOF),基金名稱變為國投瑞銀深證100指數基金(LOF),簡稱“深證100(161227.OF)”。
不過,盡管第一只分級基金早已出現,但是,直至2014年7月牛市行情開啟,這種產品類型才真正得以興起。
數據顯示,2014年7月21日,上市交易的分級B(僅限被動指數型)只有43只,至次年6月12日已增加到88只,合計場內份額則由204億份增至1501億份。分級B也由此取代股票型ETF,成為最受歡迎的場內交易基金。
在該輪牛市中,分級B曾迅速展現出賺錢效應。例如,自2014年7月21日至當年年底,在短短5個月中,申萬證券B(150172.OF)的收益率達到323.40%,鵬華證保B(150178.OF)的收益率也達到323.10%。同期申萬證券B(150172.SZ)及鵬華證保B(150178.SZ)在二級市場上的漲幅則分別達到489.08%和410.95%。
隨后,當市場陷入深幅調整,分級B又迅速展現出其殘酷的一面。自2015年6月12日至同年9月30日,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申萬證券B(150172.OF)及鵬華證保B(150178.OF)的收益率分別為-92.50%和-92.33%,其在二級市場上的跌幅則分別為75.76%和71.32%。
在某種程度上,正是鑒于分級B表現出的投資風險,上交所與深交所在2016年11月分別發布了《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下稱“《指引》”),其目的是“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分級基金交易及相關業務”,“保障分級基金業務平穩運作”,核心是對投資者進行適當性管理。
根據相關規定,投資者若要申請開通分級基金相關權限,“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于人民幣30萬元”,該《指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然而,半年后,政策發生變化。
2017年11月,為規范資管行業存在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套利嚴重、投機頻繁等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內容之一,即是終結分級基金。
次年4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又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其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公募產品和開放式私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同時又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過渡期為本意見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年底”,并要求金融機構制定過渡期內的資產管理業務整改計劃,明確時間進度安排。
其后,關于分級基金的命運,監管部門做出的安排是,規定資產規模不足3億元的分級基金要在2019年6月30日之前完成轉型,3億元以上的轉型期可延至“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即2020年年底。
誰在玩?
從數據上看,上述《指引》及“資管新規”發布之后,分級基金的資管規模確有萎縮。
根據Wind資訊,2017年年初,126只分級基金的份額規模合計2261億份,至2017年年底縮減至1449億份,至2018年年底縮減至1122億份,至2019年一季度末已縮減至1089億份。不過,進入二季度之后,份額規模有所增長,截至6月25日為1109億份。
在這個過程中,持有人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就分級B而言,2017年年初,個人投資者所持份額比例超過80%的有99只,年底增至110只,2018年年底增至114只。在戶均持有份額方面,總體上呈現縮減態勢,但有所增長的亦不在少數。數據顯示,在124只上市交易的分級B中,2017年年底較年初有所增長的有20只,2018年年底較年初有所增長的則有42只。
這意味著,盡管謝幕時間正在迫近,在一級市場上,分級B的份額日益集中在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日均證券資產超過30萬元)手中。
責任編輯:陶然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