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的實踐
謝瑞武 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新時代金融改革發展背景下,我國經濟金融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金融中心成為推進金融改革發展的核心載體。成都市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正搶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2019年,成都在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評級報告》中,排名上升至Beta+,位居中國內地第五。城市發展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金融中心建設為城市聚集了金融資源,增強了城市輻射力。
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背景:國家和四川省賦予的光榮使命
金融集聚論認為金融集聚是隨著產業集聚形成的,金融的高流動性加速了金融集聚。金融集聚催生金融機構空間聚集和金融要素聚集,加上政府的有力推動,促進了金融中心的形成與發展。金融中心進一步產生金融集聚效應、擴散效應和溢出效應,促進實體經濟增長。依據金融集聚理論,成都已具備了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所需的空間地理優勢、產業集聚優勢、金融機構聚集基礎、金融要素聚集基礎和政策優勢。
1993年,成都被國務院定位為西南地區金融中心。2010年,國務院進一步明確“強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關于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通知》)。2017年,四川省委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增強資本市場、財富管理、結算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成都市委第十三次黨代會首次提出將西部金融中心納入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定位。2018年2月,成都召開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大會,提出“加快建設服務治蜀興川戰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西部金融中心”。自此,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走上由機構型中心向功能型中心轉變的發展路徑。
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具有多方面突出優勢
成都經濟發展總量和速度位居全國前列
2007年成都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2010年被《福布斯》雜志評為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第一名,2011年被《財富》雜志列入15個全球最佳新興商務城市。2010~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0.18%,比全國高2.5個百分點。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已達1.7萬億元,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七位,增長7.8%,增速在全國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級城市中位列第一。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822.7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在全國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級城市中位列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高于全國4.6個百分點,在全國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級城市中增速位列第七。成都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了產業基礎和內生動力。
成都城市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
城市綜合競爭力是一定區域范圍內集散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涵蓋經濟、環境、文化等方面。2019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成都在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中排名第54位,較上期提升6位,躋身中國城市排名前十。
經濟發展方面,成都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2019年,成都市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42個,總投資7000億元,增長10.5%。引進吉利集團全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成都產業基地等12個百億元以上項目,新批外商投資項目550個,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01家。一大批全國性、區域性、功能性總部落戶成都,發揮了市場集聚和輻射作用。
人居環境方面,成都連續11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成都市高標準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優化城市發展環境,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9年12月發布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營商環境方面,成都堅持把創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2018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報告》中,成都排名全國第四位。成都市委市政府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要素市場、營造優商重商親商良好氛圍。
文化底蘊方面,成都作為 “千年之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舒緩的生活節奏,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目前正以“三城三都”(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為抓手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人才基礎和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領先全國
成都通過構建人才政策體系營造愛才氛圍、創新人才匯聚計劃重塑產業經濟、打造人才發展生態。截至2019年底,成都市服務人口達2183萬人,較上年增加55萬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人(18~34歲)13.5萬人,占市外遷入人口的53.79%;來自西部的人口20.3萬人,占市外遷入人口的83%。
截至2019年底,成都市擁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56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超過100萬人,擁有各類人才529萬人。2019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成都排名第93位,超過深圳、武漢,本地高校應屆生留存率居全國第三。兩年來累計吸引新落戶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近34萬人,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8名,入選國家和省市重點人才計劃2695人、頂尖團隊158個。在全國副省級城市排名靠前。成都成為新一線城市中最受年輕人喜歡和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最高的城市,獲評“2019全國最佳引才城市”獎。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協會2019年發布的《中國西部金融人才發展白皮書》顯示,成都的金融人才和金融從業人員的空間聚集度均在全國排名第七位。
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標和舉措
成都將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培育金融細分領域全國或西部“單打冠軍”為重點,以金融城和產業功能區為載體,以金融科技創新和擴大開放為動力,不斷增強金融資源集聚和輻射能力,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爭取2025年在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進入60名內、金融業增加值達2900億元以上、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2%以上。具體舉措如下。
構建具有動態競爭優勢的政策體系
加強規劃引領和制度創新,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見》和8個專項政策,以及《上市公司紓困幫扶若干措施》《科創板上市扶持政策》和《金融產業精準支持行動計劃(2019-2021年)》,形成“1+X”金融政策體系業。
財政金融互動方面,通過財政獎補措施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支持國有控股融資擔保公司增加注冊資本金,加快設立市級再擔保公司,發揮再擔保機構的增信、分險、穩定功能。構建多層次政府引導基金體系,發揮財政對社會資本的撬動作用,設立成都發展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等。
加大力度打造特色金融聚集區
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集群發展,形成了錯位協同、特色凸顯的新金融產業格局。打造特色金融聚集區,在中心城區布局一批金融產業集聚區,形成“一區一主業”“一區一特色”金融產業布局。加速建設以新金融發展為重點的產業功能區,統籌推動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等多個特色鮮明、競合有序的金融功能區,突出發展科技金融、消費金融、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文化金融等新金融業態。
千方百計做大做強金融市場主體
多點發力,全力推動金融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加大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的引入和培育。截至2020年3月末,天府國際基金小鎮已入駐基金類公司393家,管理規模4120億元。加強功能性總部機構引進和建設,憑借滬深交易所西部基地等功能性總部的資源和渠道優勢建立優質金融資源供給平臺。培育金融科技平臺與企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成都基地等智庫平臺相繼落戶,成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正式投運,區域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加速推進。成都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累計入駐各類金融及配套機構超過2100家,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入駐包括迅鰩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內的金融科技公司超過200家。
著力推進金融改革開放
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多層次、多維度為三農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構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綠色化改造,構建起實用性和操作性強的地方綠色金融標準。搭建“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推動企業納入綠色企業或綠色項目庫進行融資對接。
積極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出臺《關于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依托自貿試驗區創新開展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試點,推動跨境貿易鑒證和跨境結算。中俄國際鐵路聯運“一單制”金融結算融資規則被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與日本合作創新國際消費應用場景,培育多元消費金融主體,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中日資本市場合作。
加大金融人才引進培育力度
積極吸引相關金融細分領域人才集聚發展。出臺《成都市引進培育交子金融人才實施辦法》,全方位打造鼓勵金融人才聚集的生態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政策支撐。
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
建立推進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企業上市和金融產業發展等重大問題,加強對金融業發展趨勢的分析研判,動態優化政策供給。2017年至今,成都市已召開40次推進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聯席會議,議定議題180項,細化到具體責任單位共計393項事項。
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已取得的成效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幅增強
一是金融業總體實力明顯增強。2016年至今,全市各類金融機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從1800余家上升至2700余家,增幅達50%,金融機構數量和種類居中西部首位。2019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達1893.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1.13%。二是存貸款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98萬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22%;貸款余額3.65萬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42%。三是企業上市直接融資增長迅速。截至2019年末,全市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108家,比2016年增加3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82家,較2016年增加16家;直接融資總額2298.1億元,較2016年增長48%,三年平均增長23.29%。四是保險與擔保分散風險能力明顯提升。2019年,全市保費收入1037.4億元,較2016年增長17.8%;融資擔保在保余額1061.6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19.6%。
金融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農村金融領域改革成效明顯。截至2019年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6056.9億元,比2016年增長11.48%;農村產權抵押貸款累計發放214.1億元,比2016年增長47.66%。不斷創新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農貸通平臺投放涉農貸款163.38億元,是2016年(18.5億元)的近八倍。二是金融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深入推動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先后推出自貿試驗區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和高管準入改革舉措,推動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落地,金融結算功能大幅躍升。截至2019年末,成都市開展外匯資金池運營管理業務的企業17家,開設雙向人民幣資金池企業14家,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銀行機構36家,全市跨境人民幣全年結算額1227.9億元,較2016年增長32.5%。三是中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成。持續推動交子金融“5+2”平臺發展,提供針對性專業投融資服務。截至目前,交子金融“5+2”平臺已累計為7萬余家企業提供超1200億元融資,服務模式已推廣至13個市州。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
2019年整合成立“成都市防范金融風險領導小組”,建立了“1+8”的組織構架(1個辦公室、8個工作組),形成了“26+2”的(26個市級單位、2個駐蓉監管機構)省、市、區協調聯動的風險防范格局,全面統籌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非法集資案件自2016年以來逐年遞減,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逐步出清,將86家網貸機構納入整治,截至2019年已壓降至9家。交易場所清理整頓成效明顯,截至2019年已清理至4家。
在國內外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位次明顯提升
2017年以來成都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穩步提升,從國內金融中心指數來看,第11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報告(CDI CFCI)》評價結果顯示,成都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較2016年提升1位,名列第五,排在國家金融中心城市的前列。
從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來看,英國智庫Z/Yen集團2019年發布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從金融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五大類競爭力評價指標進行評分,成都躍升全球第73位,較上期提升14位。
未來,成都將把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放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大格局之下,因勢利導、統籌謀劃,推動形成西部金融中心資本和人才集聚、機構和市場互聯、產業和業務協同、金融安全穩定的良好發展態勢,著力提升西部金融中心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的能級水平。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