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股權糾紛尚未最終定論,這家港股上市銀行又將迎來股東“清倉”股權。6月19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集團”)正在掛牌轉讓所持徽商銀行全部股權,與此同時,該行還有多筆股權處于掛牌轉讓中。股權轉讓頻繁之余,該行股東“中靜系”再度突襲股東大會,分紅“暗戰”也引發外界關注。
自“中靜系”成為徽商銀行股東以來,雙方糾葛不斷,“中靜系”曾直言徽商銀行公司治理存在問題,并反對存款保險基金入股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而“中靜系”與“杉杉系”關于徽商銀行百億元股權的歸屬問題至今尚未有最終定論。
在分析人士看來,股東之間的糾葛會給銀行日常經營帶來不穩定因素,但徽商銀行近年來業績表現尚可,從財務數據上并未受到實質影響,不過,該行股權問題懸而未決,A股上市之路或將漫漫。
股權轉讓頻繁
這家港股上市銀行又將迎來股權轉讓。6月19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馬鋼集團正在掛牌轉讓徽商銀行175.99萬股股份,占該行總股本的0.0127%,股權轉讓底價為1571.6萬元。信息披露時間將截至7月16日。
根據掛牌公告,馬鋼集團持有徽商銀行0.0127%的股份,意味著若此次掛牌轉讓成功,馬鋼集團將不再持有徽商銀行股權。
據了解,馬鋼集團前身為成立于1953年的馬鞍山鐵廠,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中央企業,擁有“A+H”股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1家。
對于清倉徽商銀行股權的原因,掛牌公告中馬鋼集團并未作說明。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認為,馬鋼集團掛牌轉讓所持有徽商銀行股權,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自身經營和規劃層面的考量;另一方面,可能是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國資央企應聚焦主業,清理所持有的金融機構股權。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徽商銀行股權轉讓較為頻繁,除馬鋼集團之外,徽商銀行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的股份累計達8273.04萬股,占該行總股本合計為0.5911%,掛牌轉讓方包括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企業——安慶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
王劍輝表示,央企股東進行股權轉讓對銀行經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從股東層面能夠減少交叉持股,使得股東結構更加規范化。
股東糾葛再現
在股權轉讓頻繁之余,徽商銀行股東“中靜系”再度突襲股東大會,掀起分紅“暗戰”也引發外界關注。
6月16日,徽商銀行發布公告披露兩份臨時提案,因新增提案,該行將原定于6月28日召開的股東大會延期一天舉行。根據提案內容,“中靜系”旗下公司Wealth Honest Limited建議徽商銀行將2023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由原定的15%提升至30%,并追溯調整2016—2022年的分紅率至相同水平,預計分紅總額將超過百億元。
對此,徽商銀行在公告中回應稱,若股東僅批準通過原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而否決臨時提案,該行將在7月10日向股東派送每10股1.46元(含稅)的現金股利。反之,若股東僅批準臨時提案而否決原方案,該行向股東派送的現金股利將增至每10股2.92元(含稅)。
事實上,這并非“中靜系”首度對徽商銀行董事會的分紅方案提出異議。2016年股東大會上,徽商銀行董事會提出分紅預案為擬向股東派發每10股現金股利0.61元,分紅金額約為當年凈利潤的10%?!爸徐o系”則建議按照凈利潤超30%的水平向股東分配利潤,派發每10股現金股利1.93元。最終,“中靜系”的分紅提案被68%的反對票否決。
而在2017年股東大會上,針對徽商銀行原擬派發現金總額約2.76億元的分紅金額,“中靜系”認為原方案現金分紅過少,將打擊投資者信心,影響徽商銀行資本補充及日后A股上市,另提出36.71億元現金分紅臨時方案,但該分紅方案最終未獲通過。
此后,“中靜系”與徽商銀行董事會之間的糾葛不斷,包括直言徽商銀行公司治理存在問題、反對存款保險基金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等。
“‘中靜系’要求徽商銀行提高分紅比例屬于股東正常權力,目前多數上市城商行、農商行分紅比例在30%以上,新‘國九條’也要求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因此上述提案屬于股東正常行使投資分紅權利的行為?!敝袊ㄏ愀郏┙鹑谘苌吠顿Y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適當增加分紅比例,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資者回報,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商業銀行,對于銀行募集資本較為有利;但另一方面不利于商業銀行留存資本,如果商業銀行內控不善、經營業績低下,過度分紅會對商業銀行抵抗信貸風險帶來不利影響。
回A之路漫漫
徽商銀行官網顯示,該行是經原銀監會批準,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1997年4月4日注冊成立。2005年11月30日更為現名,并于2013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圍繞股權問題,近年來,徽商銀行糾紛不斷,股東“中靜系”與“杉杉系”關于徽商銀行百億元股權的歸屬糾紛問題至今尚未有最終定論。在股權問題懸而未決的同時,徽商銀行自身也存在內部治理問題,該行多位原高管在反腐風暴中落馬,包括首任董事長戴荷娣,前任董事長李宏鳴、吳學民,三任“掌舵人”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其中,因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9085萬元,李宏鳴于今年5月24日一審獲刑14年半。
雖然不利因素頻出,但在業績方面徽商銀行整體較為穩健。過去三年間,徽商銀行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2021—2023年,營收分別為355.14億元、362.3億元、363.6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4.6億元、133.98億元、144.33億元。
在實現港股上市后,徽商銀行于2015年籌劃回A股IPO,不過中途卻幾經波折,先后經歷了中止A股發行審查、撤回上市申請、多次延長A股發行方案有效期等。最新進展是徽商銀行延長A股發行方案有效期,自2023年6月30日起至2024年6月29日止。
對于徽商銀行回A的前景,廖鶴凱表示,股東之間的糾葛會給銀行日常經營帶來不穩定因素,但徽商銀行近年來業績表現尚可,從財務數據上并未受到實質影響。不過,該行股權問題懸而未決,A股上市之路或將漫漫,而在目前的行業發展態勢來說,同等級別的銀行都已A股上市的情況下,徽商銀行越遲完成A股回歸,和同行競爭中的差距就越大。
北京商報記者就此次股權拍賣、“中靜系”股權轉讓以及A股IPO進程等問題聯系徽商銀行,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