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周觀新金融
上市的口號一喊,就是三五年。沒了P2P后,進程會加快嗎?
今天,陸金所退出P2P業務的消息迅速傳開,陸金所此次的回應也是很“委婉”:陸金服P2P業務正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現有產品和客戶權益不受影響。這個回應看似簡潔,實際卻模棱兩可,還透露著各種信號。
01
為何不直接說“退出”
“陸金所退出P2P業務。”這一消息最早是從一財傳出。而后陸金所迅速回應。但此次回應雖然來得迅速卻故意不說清楚:到底是徹底退出,還是因為目前配合“三降”不得有任何增量?
周公子就此問題咨詢陸金所,無解。
緊接著,諸多媒體也迅速用“陸金所回應傳聞”、“陸金所澄清”等標題刊登陸金所回應內容,其實沒有什么“傳聞”,也不需要“澄清”,陸金所退出P2P業務是確定的事,也是如今行業環境下遲早的事。
為何?回應其實說明了,是監管的原因。
所以,正確理解這個回應的打開方式應該是:因為監管的原因,P2P業務是不做了,存量正在清理。
有趣的地方來了,為何不能直接說退出P2P業務?
業內都知道的一件事是,近期在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絡借貸風險轉型整治工作座談會后,強調P2P平臺下一階段治理以良性退出、轉型為主。因而,“備案無望”的情緒正在業內蔓延,但此事一直沒有官方定論。陸金所作為業內的頭部代表性平臺,又是以P2P業務起家,若在此刻明確說自己要退出P2P業務,將會被業內解讀為“備案無望”的又一強信號。且與此同時,陸金所平臺的債轉數量在今天明確飆升,若不“委婉”回應,2017年7月或2018年1月的債轉激增現象或將再次上演。
因而,委婉一點,還是需要的。
02
退出P2P后的陸金所能順利上市嗎
陸金所的上市過程,一波三折,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自2014年5月首次傳出上市計劃至今,已經有不下10次的傳聞,但直到去年上半年,陸金所聘請5家投行參與香港IPO計劃,才算是見到實錘。
雖然影響陸金所上市進程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業務層面看,來自P2P業務的影響,明顯拖緩了其2018年正式進入籌備的上市進程。網貸政策一直不明朗,陸金所也一直未能給旗下P2P業務“陸金服”取得符合資質的業務牌照。
因而,此次陸金所“揮淚斬馬謖”了斷P2P業務,對上市進程是否有促進作用?陸金所對此也不予置評。
但從其他業務的角度來看,陸金所的上市之路并不那么容易。撇去盈利要求不說(以后港交所可能有放寬的趨勢),陸金所旗下的財富管理業務,代銷的資管產品在近兩年來屢屢傳出逾期風波:
2017年12月7日,“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延期兌付;2018年7月,“同吉8號”、“同吉1號”、“同吉2號”、“同吉5號”均出現逾期,底層資產牽涉多家上市公司,而這些資管產品均出大同證券,由陸金所代銷,因而陸金所在代銷資管產品上,多次踩了同一個坑。
自今年7月的諾亞財富事件后,國內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尷尬現狀正在暴露。目前,在國內規模排名前列的財富管理公司包括諾亞財富、陸金所、宜信財富、海銀財富、諾遠資產、恒天財富、普益財富等。但截至目前,除了諾亞在紐交所上市之外,沒有第二家成功IPO的案例,更沒有在香港成功IPO的案例,宜信財富也僅僅是旗下的P2P板塊(宜人貸)實現了在紐交所上市的計劃,已經披露招股說明書的普益財富,同樣把上市地點選在了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旗下的另一業務板塊,平安好醫生在香港IPO之后,股價表現也并不理想,而平安壹賬通也傳出已經把IPO的目標從“赴港”變更“赴美”的消息。
陸金所的IPO之路,說實話咱看不清,人家也不愿說清。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鑫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