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政策措施,提升金融服務經濟社會質效

優化政策措施,提升金融服務經濟社會質效
2024年03月05日 08:49 上海證券報

專題:金融視角·聚焦2024年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 白濤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 霍穎勵
  全國政協委員、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 王俊壽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行長 魏革軍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行長 付喜國

  金融本身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數字金融是個生態系統,迫切需要政府、監管及社會各界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成效卓著,但也面臨諸多問題;如何破解大型重整工業企業融資難問題,助力企業跨越發展陣痛期……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圍繞金融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29.360, -0.59, -1.97%)集團董事長白濤:

  大力支持數字金融發展

  ◎記者 韓宋輝

  隨著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日益深度融合,數字金融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白濤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主要圍繞“大力支持數字金融發展”提交了建議。

  “數字金融是個生態系統,迫切需要政府、監管以及社會各界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白濤表示。

  對此,他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堅持立法修法先行。建立健全公共數據集中開放共享等法律法規,明確數據合規流轉實施細則,兼顧安全性與流通性,支持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進行產品服務創新,為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促進數字金融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二是加快完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快構建聯通醫療、農業、林業、氣象等行業的公共大數據平臺,建立安全權威的算力資源供給能力和供給體系,加強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基礎平臺的統籌及利用,提供通用性、基礎性智能服務的大模型,避免資源浪費以及潛在風險。

  三是加強數字金融監管。完善數字金融監管體系與監督評估機制,加快研發基于數字技術的監管工具和監管平臺,對大模型算法、應用場景等加強監控和防范,確保數字金融發展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符合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為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中國人壽持續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數字金融方面持續發力,依托數據和技術優勢努力構建數字金融生態,強化金融服務的多樣化和專業性,不斷拓展客戶服務的內涵和外延。

  四是加快建設數字金融人才隊伍。緊盯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數字技術發展趨勢,完善數字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數字技術與金融的交叉學科,著力培養數字金融復合型人才。持續健全金融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金融從業人員及時掌握數字知識和技能。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王俊壽:

  合力構建金融大監管格局

  ◎記者 黃坤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王俊壽擬提交“多管齊下,群防共治,合力構建金融大監管格局”的提案。

  王俊壽表示,金融本身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風險體現在兩個層面:一種是市場內生的、天然的風險,對此要尊重市場規律,最大限度做好對沖和緩釋;另一種是外在的、人為的、多有風腐一體特征的風險,更應予以防范處置。

  針對防控金融風險,王俊壽認為,必須對癥下藥、多管齊下、綜合施治,至少涉及三個層面、六大責任的落實。

  第一層面,股東、高管責任是“內環”。這是最核心的,他們既是公司治理的“牛鼻子”,更是風險防控的“主心骨”。但一些大股東將金融機構作為“提款機”,一些高管專注于謀求個人利益,委托代理行為扭曲,這是造成很多金融風險的深層內因。

  第二層面,機構、行業責任是“中環”。關鍵是加強機構自律與行業互律,對風險做到防之于未發,治之于未萌。而目前相關責任落實存在缺陷,有的機構合規管理不到位;行業組織協調維權服務不足,在促進行業良性競爭、形成風險化解合力上作用發揮不夠;有的第三方機構出具虛假會計、審計、評估報告,給了風險蔓延可乘之機。

  第三層面,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責任是“外環”。通過落實屬地責任、兜底責任,強化“五大監管”,織密兜牢風險防控的安全網。過去一段時期金融監管部門與地方政府間條塊化監管協作不足,存在監管盲區,“防火”不夠有效,“滅火”過于冗長,風險處置耗費大量資源。

  在這三個層面以外,王俊壽表示,全媒體時代,公眾監督與輿論監督對風險防控同樣有巨大力量。目前,金融領域的相關監督的積極性、判斷力、執行力仍有待提高,“吹哨”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對于各層責任及存在的問題,王俊壽提出三個方面建議:

  一是落實好體制,加快形成適應金融強國建設需要的監管體制。提高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協同性。強化“對監管的監管”,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二是健全好機制,穩預期、樹信心、促合規。首先是健全監管全覆蓋機制;其次是健全行業自律機制,進一步發揮各行業協會的自律、維權、協調、服務功能,最大程度靠行業自身力量解決行業自身問題;再次是健全對第三方機構監管機制,明確對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實施監管的立法授權,賦予金融監管部門對虛假陳述等違規行為的直接處罰權;最后是健全消保機制。

  三是完善好法制,填補空白,減少掣肘,提升實效。圍繞“管住金融事,管好金融人,管到關鍵處”的立法意圖,“于法周延,于事簡便”,及時推進法律法規“立改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行長付喜國:

  破解大型重整工業企業融資難問題

  助力企業跨越發展陣痛期

  ◎記者 張瓊斯

  遼寧省工業規模大、種類全,被譽為“新中國工業搖籃”“共和國工業長子”。“近年來,受市場環境變化和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遼寧部分大型工業企業受到一定沖擊,經營出現困難,甚至陷入破產重整的境地。然而,其中部分企業在行業內、省內乃至國內國際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和安全意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行長付喜國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全國兩會,付喜國擬提交一份關于破解大型重整工業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建議。他認為,在國際政治和經貿形勢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應以更長遠的視角看待具有市場前景、戰略作用和安全意義的大型重整工業企業。在這些企業因市場波動、行業轉型和經濟周期等因素陷入短期困境的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企業化解融資難題,助力其跨越發展的陣痛期,重新走上正軌,從而維系人力資本、技術積累、市場地位和產業安全。

  “進入重整程序的企業,有些具有資產規模大、技術先進、市場前景較好等特點,只是因為短期經營困境而進入重整。”付喜國認為,重整本身不是融資難的癥結所在,重整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重整后存在的障礙是企業出現融資難的具體原因。重整企業融資難也不是“死結”,在重整過程中及重整后采取適當措施,可以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他表示,部分重整企業出現經營困難具有短期性,但其人力資本、技術積累的積極作用則具有長期性。此外,重整過程中,銀行債權可能遭受損失,但對于有市場、有前景的重整企業,銀企持續合作、互利共贏仍具有現實可能性。而且,重整企業經營在爬坡過坎階段,對于外部融資需求具有緊迫性。通過完善政策措施,恢復企業信用,解決重整企業存在的“信用污點”等問題具有可行性。

  付喜國認為,在部分大型工業企業重整過程中,銀行債權可能遭受一定損失,導致銀行對企業存在“排斥”情緒,短期看,融資存在困難具有現實客觀性。同時,遼寧信貸市場整體上供大于求,金融機構競爭導致貸款利率持續下行,2023年12月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僅為3.75%,優質央企、國企貸款利率甚至在2.5%以下。

  “對于銀行機構而言,在遼寧優質信貸資產匱乏的背景下,有技術、有市場、有發展前景的重整企業仍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客戶。另外,如果銀行能夠對重整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企業恢復正常經營之后,前期進入不良的金融債權也可能被盤活,實現長期銀企良性互動具有現實可能性。”付喜國表示。

  為破解大型重整工業企業融資難問題,付喜國具體提出五個方面建議:針對大型重整工業企業,從戰略、安全和供應鏈完整的高度重視其在遼寧乃至我國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針對企業重整過程,進一步完善企業破產重整法律法規,加強債權人保護,維護銀企關系;針對企業重整完成之后,加強有關重整企業的頂層設計,助力企業恢復信用;針對重整企業的生產經營,創新金融供給,加強金融監管,鼓勵銀行向企業的核心技術和優質資產提供信貸支持,專款專用、封閉運行;針對重整企業的主要經營管理人員,設計完善的激勵約束措施,鼓勵其在重整過程中充分考慮債權人利益,主動控制決策的負外部性。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

  完善可持續信息披露機制

  推動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

  ◎記者 范子萌

  建議統一綠色金融標準,完善可持續信息披露機制,進一步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圍繞“推動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交了提案。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成效卓著:當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綠色信貸市場,綠色貸款余額超30萬億元;我國還是全球第二大綠色債券市場,綠色債券余額近2萬億元;我國可持續基金也取得較快增長,在全球排名第三。與此同時,我國深度參與綠色金融國際標準制定,不斷夯實綠色金融的發展基礎。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霍穎勵認為,當前綠色金融標準不統一、可持續信息披露不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不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不到位、轉型金融框架有待建立等問題持續存在。

  霍穎勵建議,相關部門應密切協作,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發展政策框架,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為推動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特色化的金融供給。

  “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是規范綠色金融業務的重要保障。”霍穎勵表示,建議制定統一的綠色貸款標準,并對已有的綠色項目遴選模式進行整合。同時,逐步擴大金融機構采用赤道原則的范圍,并持續推動共同分類目錄標準落地實施,建議按照標準,在銀行間市場對綠債貼標的基礎上,擴大貼標范圍,推動綠色債券標準與國際接軌,從而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

  完善可持續信息披露機制也是重要舉措。霍穎勵認為,可持續信息披露是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礎性制度。我國先后對上市公司、發債企業等提出信息披露要求,但仍存在管理責任不明確、披露主體范圍較小、披露內容單一、披露內容格式不統一等問題。

  霍穎勵建議,加強可持續信息披露建設,統一披露標準并積極推動國內標準與國際接軌,同時采取有力措施推動信息披露標準落地,擴大強制披露的主體和范圍;發揮現有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充分運用科技賦能,對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格式提出規范統一的數字化要求;加強可持續信息披露的國際合作。

  霍穎勵認為,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有助于滿足經營主體多樣化需求。圍繞這一主題,霍穎勵建議,鼓勵境內外發行人依據共同分類目錄發行綠色債券,不斷增強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豐富綠色金融產品供給,提升綠色債券流動性;考慮到銀行間市場對外開放以及綠色債券發展情況,建議監管部門允許在銀行間市場推出綠色債券ETF產品。

  霍穎勵還建議,完善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一是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出臺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二是延續實施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增加規模,并適當擴大金融機構對象范圍和支持領域;三是加大對投資者的激勵措施。

  “綠色金融缺少對高碳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資金支持,不過,轉型金融可以成為綠色金融的有益補充。目前,我國轉型金融處于初步階段,僅在部分地區出臺相關政策,全國性轉型金融標準有待建立。”霍穎勵在提案中還關注到轉型金融的發展空間。

  霍穎勵表示,應加快建立轉型金融政策框架。建議從國家層面確立轉型金融標準,明確轉型金融所支持的行業或項目的識別標準、轉型資金用途、轉型路徑、轉型所需時間、信息披露、效果評估等,為碳密集行業低碳轉型活動等提供政策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行長魏革軍:

  加大跨境金融服務力度

  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發展

  ◎記者 張瓊斯 范子萌

  陜西省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行長魏革軍在全國兩會代表團駐地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在資源配置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共建“一帶一路”中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魏革軍建議,在加強國際金融合作、加大跨境金融服務力度、擴大境外人民幣流動性、強化風險監測預警等方面持續發力,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他表示,立足于陜西省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優勢,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已經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舉措。

  魏革軍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及各類金融機構充分發揮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此過程中,金融合作機制加快構建,投融資渠道平臺不斷拓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

  截至2023年9月末,我國已與3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17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截至2023年6月末,13家中資銀行在50個共建國家設立了145家一級機構;在“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助力下,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權重排名第三。

  立足于陜西省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優勢,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舉措,支持陜西省更加深度地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魏革軍舉例稱,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助力中歐班列發展和集結中心建設,擴大人民幣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跨境貿易投資計價、結算中的使用,精準幫扶重點企業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等。2023年,陜西省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民幣跨境收付397.74億元,同比增長209.15%,增速位列全國第三。

  在實踐中,魏革軍發現,我國金融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建設也面臨挑戰。比如,“一帶一路”國別風險大,導致投融資風險增加;小幣種幣值不穩定,導致“走出去”企業面臨很大匯率風險;人民幣國際流通性不夠強,制約“一帶一路”投融資發展需求。

  為提升金融支持共建“一帶一路”成效,魏革軍建議,應在加強國際金融合作、加大跨境金融服務力度、擴大境外人民幣流動性、強化風險監測預警等方面持續發力,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他具體建議,鼓勵以產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引導更大規模境內外社會資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改善海外項目過度依賴政策性資金和債權融資占比過高等問題;豐富小幣種匯率避險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設計小幣種與美元等幣種之間的遠期產品,疊加美元與人民幣之間外匯衍生品交易,間接實現小幣種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套保,解決企業小幣種套期保值難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天行

金融服務經濟社會質效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
  • 03-15 平安電工 001359 --
  • 03-11 駿鼎達 301538 55.82
  • 03-11 星德勝 603344 19.18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