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套現亂象調查:暗藏高額手續費和征信風險
本報記者 彭 妍
近年來,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但在使用信用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突顯。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不少中介宣稱可代辦信用卡并全額提現、POS機刷卡消費提現。但是,信用卡套現雖然便捷,卻并不一定“便宜”,其中還暗藏資金和征信風險。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和多家銀行出手規范信用卡業務的管理,強調信用卡使用規范。
信用卡套現背后藏風險
在信用卡業務上,多家銀行近期除了頻頻發公告規范持卡人資金用途,還紛紛規范調整信用卡相關業務。這些調整引發了大家對于信用卡的關注。
記者在百度搜索欄中輸入關鍵字“信用卡套現”,檢索詞條達2870萬條之多,除了部分信用卡套現的案例報道外,大多數是信用卡套現軟件的推薦以及套現的攻略方法等。
所謂套現,就是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在商戶POS機上以虛假的交易行為刷卡消費,支付一定費用后從商戶手中獲取返回現金的行為。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多種信用卡套現方式,有利用二維碼掃碼給第三方支付平臺獲取現金的,也有通過刷POS機獲取現金的,還有利用第三方軟件對信用卡進行消費,再以現金方式返還給消費者等。此外,刷卡套現商戶通常是一些規模不大的煙草店、建材公司、批發市場等,根據商戶類別區分不同費率,費率一般在1.5%-3%之間。
《證券日報》記者聯系了一家信用卡套現的中介公司,根據對方介紹,持有人通過付給商家手續費來套現。正常是利用商家的POS機進行虛假交易,將信用卡上的金額劃走,商家將扣除手續費后的余額,當場付給持有人現金,“一般收取1.5%-3%作為手續費,以50萬元為例最高需要1.5萬元?!?/p>
記者了解到,正常情況下,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取現,但取現金額一般有限制,而且還需按取現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手續費,每天還要繳納一定的利息。而以虛假消費、交易的違規方式進行套現,則可大幅超過正常取現額度,而這也令一些人嗅到了“商機”。
而事實上,對個人來說,信用卡套現雖然便捷,但并不一定“便宜”,且套現也可能影響個人征信。因此,信用卡違規套現背后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
假定持卡人欲套現30萬元,按2%手續費計算,其套現一次所需支付的手續費為6000元。而若利用銀行30天免息,采用“以卡養卡”的方式,套現30萬元運用一年,則其大概需實施11次還款再套現,那么,僅其中一張信用卡就需要支付11次手續費,約為6.6萬元,相當于套現額的22%。
此外,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部分套現資金還被用于購房、理財等禁止性領域,這顯然加大了資金風險。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套現行為不僅對銀行是風險點,對個人也可能帶來不良影響。銀行系統會對刷卡數據等進行監控,出現異常情況后都會進行核實,一旦確認屬于套現行為就會采取措施。因此,對于持卡人而言,即便套現后能確保及時、全額還款,銀行也會采取降額或停卡處理,并將其納入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
加大監管執行力度
今年以來,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普遍出現發卡量和交易額下降的現象,甚至出現負增長。同時,信用卡不良和逾期金額也在持續攀升。
央行報告顯示,今年6月末,全國各大銀行信用卡逾期金額達到782.33億元,截至到9月末,逾期金額產生的利息和違約金總金額已經超過920億元。
近期,銀保監會和多家銀行出手規范信用卡業務的管理?!蹲C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除強調信用卡用途,銀行信用卡中心也在嚴查“套現”等違規交易行為。
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明確個人信用卡及信用卡資金僅限持卡人日常真實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于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償還債務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若信用卡資金用于非消費領域或存在非真實性交易,則可能導致交易失敗,將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降額、止付、凍結、提前結清、扣回/要求返還權益和增值服務等一項或多項風險管理措施。
此外,銀行開始采用封卡、降額等手段來嚴控風險。近日,部分信用卡持卡人向記者“吐槽”稱,近期收到了銀行發出的降額通知短信,涉及銀行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與此同時,近年來,銀保監會也加強了對信用卡業務監管力度。今年6月份,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就警示了銀行信用卡業務資金用途管控不力,違規流向非消費領域。
責任編輯:張譯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