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消息,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在京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數普惠 新金融”。人民銀行消保局副局長尹優平出席峰會并致辭。
尹優平表示,當前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同時人民群眾、小微企業的金融素養能力還不高,人民銀行連續五年對金融素養進行了問卷調查。雖然說我們整體的金融素養和金融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還是有差別性,特別是一些五類弱勢群體,他們的金融素養或者產生的數字鴻溝不適應防范金融風險的需要。所以,未來對這方面還是需要通過構建有溫度的普惠金融交易能力體系,來解決這方面存在的問題。
以下為嘉賓現場發言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很高興參加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嚴重沖擊,人民銀行聯合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貨幣信貸和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廣大金融機構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創新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普惠金融領域信貸投放,大力推進減費讓利,及時將優惠政策傳導到小微企業等普惠群體,切實解決融資需求,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恢復發展。今年,我們可以看到,數字技術與金融進一步加快融合,數字普惠金融快速發展,“非接觸”的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有效降低了人員聚集風險,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半徑和覆蓋面,并在利用大數據獲客、智能風控等方面進一步實現了創新突破,也較好支持了辦公社交線上化等新業態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門檻的特點使其有效經受住了疫情考驗,有助于解決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成本可負擔”的發展難題,并進一步增強了金融服務韌性。人民日報將金融機構很多好的實踐案例匯編出版,數字普惠金融是其中一大非常鮮明的特色,這些案例有助于促進金融機構經驗交流和互鑒,推動好的做法進行復制推廣。
正是基于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巨大潛力,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這方面的跟蹤研究與探索實踐。2016年,人民銀行代表中國擔任GPFI輪值主席國,金融消保局承擔具體工作,將數字普惠金融列為一項重要議題,牽頭推動出臺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在該領域推出高級別指引性文件,為各國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參照。之后,人民銀行一直積極支持G20持續深耕數字普惠金融議題,推動GPFI出臺了《G20數字普惠金融新興政策與方法》等成果文件,并在去年和今年,在參與GPFI議題改革過程中,推動數字普惠金融成為G20普惠金融發展的兩個長期議題之一。在國內,我們也在積極推動《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落地實施,引導各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金融機構參照高級原則穩妥創新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例如在浙江省寧波市、河南省蘭考縣的普惠金融改革示范區創建過程中,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都是一大突出特色,受到了當地百姓和小微企業的廣泛歡迎。
今年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在各有關方和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規劃》各項任務得到了有效貫徹落實,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明顯提升,建立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體系。剛剛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這對普惠金融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們必須以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實體經濟服務水平,助力十四五規劃的有效實施,并在遠景目標上基本建立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普惠金融體系,通過金融賦能更好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共同富裕。在此,結合進一步推動普惠金融和數字普惠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我先拋磚引玉,談幾點認識,與大家作個交流。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普惠民生。發展普惠金融始終要做到金融為民,普惠民生,使人人都能共享金融改革發展的成果。特別是在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要盡量降低“數字鴻溝”對邊遠地區群體、老年群體帶來的不利影響,發展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普惠金融服務。結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要進一步拓展金融賦能的廣度和深度,通過金融改善生產生活、平滑收支、增厚生活基礎,更好幫助人民群眾提升醫療、受教育狀況,有條件、有能力追求更高水平的自我發展。
二是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過去一段時間,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金融機構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領域的風險管理和運營效率,在服務普惠、長尾客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十四五期間,應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和監管手段,在將金融科技創新納入監管體系的同時,鼓勵和引導金融科技創新,以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服務下沉的能力和效率。
三是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促進“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建議》對“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進行了深入的闡釋,提出既要強大國內市場,也要依托大市場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內需是“雙循環”格局的戰略基點,而其中,消費升級和重點產業的投資是關鍵。為更好服務“雙循環”新格局,金融機構在十四五期間,應進一步優化資金投向結構,加大對消費升級,以及產業鏈升級、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領域投資的支持力度。
四是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創新是普惠金融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普惠金融的很多發展難題都需要依靠創新的手段解決。近年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金融機構有很多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激發創新活力,金融服務要主動不要被動,要主動求變、靈活應變,這既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機構取得更好經營業績的現實需求。創新必須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當前我們的普惠金融服務與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需求還有脫節的地方,如信貸產品同質性還比較強、一些線下服務的滿意度還不高等,創新的適當性和針對性需要進一步提升。
五是創新發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4億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億人,占總人口的12.6%。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我國或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刻不容緩,《建議》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金融機構要結合我國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老齡產業市場規模和潛力巨大的特點,加快創新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務,加大養老金融產品的設計、研發、推廣工作,提高老年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的易操作性、安全性,服務好老年群體創業就業的“銀發經濟”需求,為養老產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提供金融支持。同志們,普惠金融不僅是國家重要的金融戰略,也是惠民生、暖人心、利長遠的重要金融舉措,要久久為功、持續推進,政府和市場也要有機互動,協同發力。最后,預祝本次峰會取得圓滿成功,預祝我國的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