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現浮虧 專家:凈值波動很正常

部分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現浮虧 專家:凈值波動很正常
2020年06月19日 08:39 第一財經

買銀行理財吃虧上當?遇到銀行霸王條款?告訴我們幫您解決并贏取1000元現金大獎。

  原標題:部分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現浮虧 專家稱凈值波動屬正常現象

  本報記者孟揚

  日前,部分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浮虧的話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有10多家銀行、幾十只理財產品單位凈值和累計凈值“跌跌不休”,一些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出現了年化負收益。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出現浮虧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受到債市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另外,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的估值方法也發生了改變,凈值波動屬正?,F象。

  “賬面虧損并不一定在贖回時真實發生,后續隨著票息的增加和債市的回調,投資于債券的固收類產品或將回暖?!碧K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資管新規實施之后,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也提醒著銀行和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特性。

  凈值型理財產品密集浮虧

  銀行發售的R1、R2等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在不少投資者心目中一直是回報穩定的代名詞。

  據銀行業人士介紹,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分類為R1至R5(“原油寶”事件后,也有到R6的),其中,R1是投資于國債、銀行存款等產品,基本意味著保本保收益;R2作為較低風險的產品,是很多風險偏好較低的人群配置理財的主要產品,更是在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中占比超過70%。

  而近期,多只風險等級為R2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出現浮虧。

  6月15日,《金融時報》記者登陸某股份制銀行官網看到,該行代銷的旗下理財子公司一款成立于4月17日、風險等級R2、名叫“季季開1號”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截至6月10日,該產品單位凈值已跌破初始凈值1元,跌至0.9988元,近一個月來,凈值不斷下跌。

  該行另一款風險等級R2、名叫“季季開2號”的產品,于5月12日成立,截至6月10日,單位凈值也跌至0.9994元。

  根據中國理財網披露的數據,在當前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發行的二級(中低)風險等級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中,已經有211只的單位凈值當前低于初始面值1元,占同類理財產品總數的2.4%。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出現浮虧的理財產品,既包括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外資銀行等多種主體發行的凈值型產品,也包括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凈值型產品。

  在產品凈值“跌跌不休”的同時,客戶對理財產品的投訴也在增加。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對某股份制銀行中低風險型理財產品大幅浮虧超預期的投訴達數十項。

  業內人士表示,回顧此前的理財產品市場,由于債券市場的波動,R3等級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浮虧已經出現過多次,但R2等級密集出現浮虧還是首次。

  債市震蕩引發凈值波動

  多位專家分析稱,當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的風險主要來自于債券,5月份以來債券價格不斷下跌是主要原因。

  “近期,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較為罕見地出現浮虧,主要是受債券市場波動的影響?!毙戮W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5月份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一輪“踩踏式”下跌,債券價格下行明顯,部分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銀行系理財產品波動較大,出現了浮虧。部分公募基金的固收類產品,如債券型基金,也出現了回撤。

  黃大智認為,后續隨著債市悲觀情緒的緩和,以及央行逆回購對流動性的釋放,債市的表現將會逐漸回暖,債券價格也將逐漸回調,相應的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在凈值表現和收益率上或將有所回調。

  除受債市震蕩影響外,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還與估值方式的改變有關。

  “在資管新規實施之前,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都以‘攤余成本法’估值,收益呈現的是一直在增長。而資管新規實施之后,銀行理財除了少數現金管理類(類似于貨幣基金的產品)和長期定開產品外,其他產品基本都以市價法估值,產品收益率和凈值隨市價波動而波動?!秉S大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所以說,歷史上那些同類的產品,并非是沒有收益率下降,只是由于估值方式的不同而掩蓋了產品收益率的波動。

  普益標準副總經理陳新春表示,采用市值法,將直接根據底層資產價格表現計入產品凈值,若底層資產價格波動較大,直接反映在產品層面,其單位凈值變化就大。比如近期債券市場總體走“熊”,價格下跌幅度較大,按市值法估值,則債券類理財產品的凈值下跌幅度大,甚至會產生負收益。

  陳新春同時強調,短期賬面的負收益并不代表實際的負收益。以股票投資為例,短期股票價格的下跌會帶來虧損,但如果長期持有,價格依然會漲回來,長期來看依然盈利。債券類理財產品同理,債券價格有漲有跌,最終市場價格會向內在價值回歸。

  樹立“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理念尤為重要

  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正在深入推進,未來凈值型產品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約為24.4萬億元,凈值型產品存續余額約12.54萬億,凈值型產品余額占比已由資管新規前的15%大幅提高到了目前的51.40%。

  理財專家稱,未來非保本浮動收益的凈值化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主流,產品收益會受到投資標的走勢、銀行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等因素影響。對于投資者而言,“打破剛兌”早已不再是一句口號。

  “投資者應重新認識銀行的理財產品,做到‘買者自負’,同時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認清產品風險收益,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去選擇匹配的產品。”黃大智表示。

  而對于銀行來說,黃大智認為,銀行應該真正意識到“賣者盡責”和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否則,即便出現賬面虧損,投資者也會立即用腳投票,這不管是對于銀行的品牌聲譽還是未來的經營,都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針對理財產品特別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投資者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讓客戶理解打破剛性兌付其實是擺脫了銀行賺差價,銀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客戶能夠分享更多產品的超額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能夠平滑凈值波動,客戶在長期能收獲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的紅利等?!标愋麓罕硎尽?/p>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3 迪威爾 688377 --
  • 06-22 捷安高科 300845 17.63
  • 06-22 天智航 688277 12.04
  • 06-19 勝藍股份 300843 10.01
  • 06-19 皖儀科技 688600 15.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