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信用卡分期花樣多 關鍵是要算清實際成本

年末信用卡分期花樣多 關鍵是要算清實際成本
2019年12月24日 08:11 第一財經

  原標題:年末信用卡分期花樣多 關鍵要算清實際成本

  作者:段思宇

  “尊敬的客戶,您好!我們最近在推廣信用卡分期優惠活動,現在分期可享受……”臨近年末,類似的電話多了起來,頗有“卷土重來”之勢。

  目前,信用卡作為連接消費者與場景的重要平臺,在銀行零售轉型中挑起了大梁,就信用卡分期而言,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同于往年,分期方式更多,除了最常見的賬單分期、消費分期外,現金分期、任意分期等方式也越來越普遍,還有銀行推出了專屬分期信用卡,可在費率上給予一定優惠。

  “感覺之前只有幾家銀行在嘗試做,但今年有點全面鋪開了,很多銀行都在推信用卡分期。”前述從業者感嘆道。這種動力,不僅來源于分期帶來的手續費,也來源于銀行經營策略的轉變以及對用戶黏性的要求。

  關鍵要看實際成本

  “事實上,信用卡分期一直在推廣,只是年末可能面臨著指標沒完成的問題,所以要加緊去推,而且客觀上來講,每逢節假日,客戶實際潛在需求也在加大。”一位資深信用卡從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于用戶而言,當接到分期電話時,要算好一筆賬。一位股份行人士對記者說,“現在信用卡分期,基本都不收利息,而是‘以費換息’,即收取手續費,所以要看好分期期限和費率。”

  目前各個銀行的信用卡分期期限從1個月到24個月不等,多為6個月和一年;付款方式上,主要分為每個月付款和一次性付款,其中,每個月的分期手續費低的在0.5%上下,高的則超過1%,比如6個月期的手續費多為0.65%左右,相當于1萬塊錢一個月的分期手續費是65元。

  乍看之下,65元的分期收費并不算高,但這只能算作是名義成本,相較之下,實際成本要高很多。前述股份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銀行的分期手續費是按期初的分期總金額乘以一定的費率系數來計算,并不是按照每月剩余的未還金額來計算,這就意味著雖然待還的金額在減少,但手續費仍不變,相應的,資金成本自然而然就變高了,這也是多數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以分6個月還款12000元、手續費0.65%為例,每個月除了還本金2000元外,還需還手續費65元,總計2065元,若將其代入到計算內部收益率(IRR)的公式中,最后得到的收益率為0.92%,這一數字明顯高于0.65%,也遠遠高于日常貸款成本。還需注意的是,在分期之后,就算是提前還款,分期手續費仍然照收不誤,如此一來,是否分期,消費者就要慎重考慮了。

  不過,這并不代表著銀行信用卡分期全是“套路”,對于一些零利息零手續費的分期邀約,消費者不妨把握好時機、薅一下羊毛,這樣既能增加自身資金流動性,也可利用省下來的資金做投資理財,賺取利差。換言之,于消費者而言,最關鍵的在于要充分了解分期還款產生的代價,兩方權衡后再依據財務實際情況做決定。

  另外,站在銀行的角度,推廣分期的意義又在于哪里?“分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前述信用卡從業者對記者說道,“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戶的黏性,一方面該部分收入已成為信用卡收入來源的重要部分。”

  一位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亦告訴記者,目前一些銀行“賠本”推分期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客戶,“對于大部分銀行來說,是愿意培養優質客戶的,通過一些優惠去吸引原本對分期并不感興趣的客群,盡可能使客戶形成習慣,總之第一次使用十分重要。”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不同于前幾年僅寥寥幾位“先行者”的嘗試探索,如今大部分銀行正發力信用卡分期領域,比如除了推廣原有的賬單分期、消費分期外,也支持現金分期、任意分期等方式,甚至還有銀行推出了專屬分期信用卡,在費率上提供優惠。

  業務發展仍不容易

  作為銀行零售轉型的重要突破口,信用卡因連接場景和消費被予以了重任,也衍生出了許多新花樣。但不可忽視的是,自去年以來,在網貸行業加速出清、催收行業被加強整頓之下,共債人群多頭授信渠道被打斷,信用卡業務增速放緩,不良率等指標有所抬頭。

  央行此前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國信用卡(包括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34億張,環比增長3.25%,而在第二季度,環比增速為3.5%,在2018年,多為4%左右;與此同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19.16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24%,占比較上季度末上升0.08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俞如忠曾提到,不良率走高是目前信用卡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共債風險集中爆發;二是近期監管對催收行業的治理力度加大;三是金融行業面臨的整體風險在上升。

  那么又如何衡量各個銀行的信用卡風險?綜合多家券商的相關報告分析,首先要看該行信用卡貸款的占比,當風險集中暴露時,信用卡貸款占比較高的銀行面臨更大的風險敞口;其次是前期是否授信過度;再次是預測信用卡不良率的未來走向。天風證券研報提到,在股份制銀行中,多數銀行選擇在近兩年大力擴張信用卡業務,在經濟進入下行通道前獲客,質量難測,后續風險或相對較高。

  為了防范風險,監管也在加強對信用卡業務的管理。比如,今年7月份,上海銀保監局曾一口氣下發6張針對信用卡業務的罰單,上海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5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以及工行上海市第一支行均涉其中,合計被罰190萬元。

  據了解,上海銀行、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是為部分客戶辦理信用卡業務時,未遵守總授信額度管理制度,被責令改正并處罰款。其中,上海銀行信用卡中心被罰金額最高,為40萬元,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被罰20萬元。

  另外,12月11日,銀保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又因催收外包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上海銀保監局罰款50萬元。

  風控被視為金融的核心,對銀行業來說更是如此。如今,身處金融科技時代的各家銀行也正利用技術創新加強風控,比如有銀行提出要以客戶大數據為驅動,通過大數據、應用評分模型等工具優化風險管理策略,并強調筑牢風險底線,在信用卡業務全流程貫徹風險管理理念。

責任編輯:潘翹楚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02 和遠氣體 002971 10.82
  • 12-25 易天股份 300812 21.46
  • 12-25 八億時空 688181 43.98
  • 12-25 僑銀環保 002973 5.74
  • 12-24 興圖新科 688081 28.2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