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金融》|王信:深化區域金融改革創新
來源:中國金融雜志
文/王信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新發展理念,要求金融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金融支持區域改革開放創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等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李克強總理指出,要以局部地區試點為全面深化改革積累經驗,以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為金融改革“探路”。近年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圍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在全國范圍內針對性開展區域金融改革試點,取得了積極成效。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區域金融改革各項試點成效顯著
區域金融改革試點以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范圍涵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部工業化轉型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民族和邊疆地區,內容涉及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綠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農村和小微等普惠金融,有效推動了區域改革開放創新,也為全局共性的問題探索總結了大量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和做法。
積極踐行創新發展理念,運用金融手段探索發展新動力的有效模式。例如,湖北省武漢城市圈以構建服務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渠道為核心,探索形成以機構設立、經營機制、金融產品、信息平臺、直接融資、金融監管“六個專項”為特點的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模式,相關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截至2019年6月末,武漢市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2295.97億元,同比增長11.25%,當年新增238.76億元。江蘇省泰州市以建設產融綜合服務中心為載體,設立科技金融風險擔保資金和專項補償資金,創新民營小微企業全鏈條融資服務模式,完善產融對接機制,探索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途徑。截至2019年6月末,泰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超過44%,比改革試點前提升1.5個百分點;戰略新興產業貸款增速較改革試點前提升7.7個百分點。山東省青島市推動財富管理業務完善和行業創新,立足區域特點和優勢,在機構引進、產品創新、市場開放、人才匯聚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同時不斷開拓全球合作關系,深化與財富管理先進區域的合作,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等方式,推動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積極踐行協調發展理念,推動金融支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一是金融支持雄安新區改革開放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5家大型商業銀行已設立雄安分行,非銀金融機構也陸續落地雄安新區,對雄安新區授信規模和非信貸融資支持力度逐步加大,為下一步金融支持新區大規模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截至2019年8月末,雄安新區本外幣各項存款911.5億元,較雄安新區成立時增長了113.2%;各項貸款余額291.5億元,較雄安新區成立時增長了59%。二是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對標國際一流金融中心水平,強化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同時充分發揮龍頭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金融服務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目前,征信機構協同監管、商業票據支持機制、經濟金融數據共享機制等方面探索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三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水平。穩步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投資對方金融產品的渠道,有序推動跨境移動支付便利化、香港代理見證開戶試點、貿易金融平臺建設等創新業務。截至2019年6月末,銀聯港澳版“云閃付”APP、微信和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等移動支付項目按計劃落地;香港代理見證開戶試點共開立46476戶。
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動力。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五省(自治區)試驗區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反響。一是通過完善激勵約束政策體系,不斷調動綠色金融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據不完全統計,五省(自治區)試驗區先后出臺20余個綠色金融專項政策文件,通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其他一系列政策支持綠色金融發展,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二是通過加強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來滿足不同綠色項目個性化的融資需求。五省(自治區)試驗區陸續推出了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綠色市政債券等近200項創新型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使綠色項目的融資渠道不斷拓寬。江西省贛江新區于2019年6月成功發行3億元全國首單認證的綠色市政專項債券。廣州市花都區創新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等產品,帶動企業自覺實現節能減排與綠色轉型發展。三是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包括成立綠色金融行業自律機制,強化環境信息披露要求,推動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高標準地把好綠色項目入項目庫的關口,推動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目前,五省(自治區)試驗區均成立了綠色金融行業自律機制。通過綠色金融創新改革試點,五省(自治區)試驗區積累了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發行綠色市政專項債券、成立綠色金融行業自律機制、建設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等經驗做法。與此同時,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唯一設立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相關探索得到了國際社會積極評價。試驗區積極與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多個境外國家和港澳地區開展綠色金融合作,取得了良好反響。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已成為綠色金融“中國經驗”的一張靚麗名片。
積極踐行開放發展理念,打造金融開放創新新格局。上海等自貿試驗區以金融制度創新為核心,不斷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多項本外幣創新試點在全國復制推廣。創新跨境人民幣業務和外匯管理措施,穩步發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境外人民幣借款等創新業務,出臺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等外匯措施,推動企業用活用好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截至2019年6月末,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收支總額1.70萬億元;累計辦理3418筆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業務。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自由貿易賬戶,在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和賬戶內可自由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截至2019年7月末,上海自由貿易賬戶累計辦理跨境結算折合人民幣36.2萬億元;企業通過自由貿易賬戶獲得的本外幣融資總額折合人民幣1.6萬億元。經過探索,多項本外幣創新業務,如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跨國企業集團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經過自貿試驗區先行試點后在全國復制推廣。云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以推動人民幣在東盟和南亞跨區域使用為重點,探索人民幣對泰銖、柬埔寨瑞爾等非儲備貨幣區域掛牌交易,打造多層次區域性貨幣交易模式,加大金融服務邊區力度。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進一步強化面向東盟的人民幣跨境結算、貨幣交易和跨境投融資服務。
積極踐行共享發展理念,推動普惠金融改革創新支持民生持續改善。河南省蘭考縣緊緊圍繞“普惠、扶貧、縣域”三大主題,重點夯實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通過開發普惠通APP和建立鄉村服務站,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初步形成了以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核心,以金融服務體系、普惠授信體系、信用信息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為基本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模式,通過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共同發力,較好地解決了農民貸款難、信息采集難、風險防控難等問題,達到了降成本、促競爭、有效改善金融展業環境的效果。試驗區創建以來,蘭考縣農戶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均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農戶獲貸率提高了34個百分點。浙江省臺州市以完善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主線,切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通過打造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設立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平臺和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等方式,形成以“專注實體、深耕小微、精準供給、穩健運行”為主要特征的小微金融服務經驗,不斷推升金融服務精準度,相關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如浙江泰隆銀行踐行小微金融可持續發展之路,探索出以“三品三表”(人品、產品、抵押品,電表、水表、海關報表)為核心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機制和風險控制技術,鎖定眾多有強烈信貸需求而得不到較多關注和服務的小微客戶,走出了一條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特色發展道路。截至2019年6月末,臺州小微貸款(含個人)貸款余額3700.63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比重為46.1%,顯著高于全國和浙江省平均水平,小微貸款戶數38.11萬戶,比試驗區獲批時增加14.12萬戶。此外,浙江省麗水市、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黑龍江省兩大平原地區等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也積極探索農村產權融資、涉農直接融資和農業保險創新,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利用科技手段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有效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探索出林權抵押貸款、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便農取款等多項成功經驗。
此外,區域金融改革將防范化解風險視為貫徹始終的重要命題。在推動創新發展的同時,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注重把關金融創新風險,完善風險防控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浙江省溫州市積極探索區域金融風險處置機制,通過因企施策、分類處置、隔離風險傳染路徑、控制風險釋放節奏等方式,有效遏制互聯互保風險。試點以來,溫州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從最高4.69%降至2019年6月末的1.11%,下降了3.58個百分點。上海自貿試驗區構建跨境資金流動金融安全網,上線運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資金監測系統,準確掌握自由貿易賬戶交易信息。盡管近年來部分金融市場出現了一些震蕩和風險,但自貿試驗區風險管理體系經受住了考驗,自貿試驗區的跨境資金流動未出現異常,也沒有成為熱錢流出入套利的管道。
總的來看,區域金融改革積極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能力,促進了我國金融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金融生態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可得性不斷提升。通過區域金融改革,充分發揮了地方改革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各地區你追我趕、創新發展的改革格局,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全國層面的整體改革積累可復制推廣經驗。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試點也得到了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廣泛認可,有效提升了我國在全球相關領域的影響力。
當前區域金融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
同時也應當看到,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工作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新形勢下需要平衡好“促改革”和“防風險”的關系。當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改革和穩定之間的平衡難度有所上升。比如,當前形勢下資本可能在一些情況下大進大出,對我國經濟金融帶來沖擊,資本項目可兌換相關試點缺乏穩定有利的外部條件。鑒此,針對試驗區率先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訴求,需要處理好“促改革”和“防風險”之間的關系,穩妥有序予以推進。二是改革涉及多項政策和多個部門的支持配合,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區域金融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政策及對應的部門較多,需要有效凝聚各方共識和力量,充分發揮試驗的協同效應。三是個別地方在落實中央精神方面還有差距,在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相對不足。有的地方在開展試點過程中,寄希望于國家能夠給予特殊政策,為其帶來資金、補貼及其他各種優惠措施,對于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的認識不全面,提出的改革試點舉措針對性有所不足,難以有效落實。
繼續深化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工作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務院第58次常務會議精神,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深入推動區域金融改革各項工作,持續深化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加大金融支持區域改革發展創新力度。
一是堅持區域金融改革要服從服務于宏觀政策的大局,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宏觀政策的要求,統籌運用多種工具,深入研究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有效途徑,支持中小銀行發展。
二是明確目標,統籌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創新。以金融支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三農、科技創新以及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等為重點,深入推進先行先試,對有試點意義的改革方案成熟一個推出一個。壓實地方責任,防范金融風險。
三是及時對試點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宣傳,將已形成的可復制經驗加快向更大范圍推廣,使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舉措更好發揮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實效。
四是建立動態調整的區域金融改革工作機制。對于試點期限結束、達到目標且無特殊需要的試驗區,及時結束試點;對于有必要繼續深入探索的試點,在第三方評估基礎上動態調整試點任務,建立完善“有進有退”的工作機制。
責任編輯:潘翹楚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