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發銀行團隊提到,市場對于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的違規事件已有預期,在監管層2018年嚴控金融風險的背景下,市場可能會對上一輪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中高杠桿銀行的不良率,進行系統性重估。
來源: 廣發銀行業團隊
本文作者廣發銀行業倪軍、屈俊、萬思華,原文標題《浦發事件點評-嚴懲違規佐證嚴監管格局,推動行業降低杠桿和風險偏好》,原文有刪減。
浦發銀行2018年1月19日發布公告: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收到中國銀監會四川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成都分行內控管理嚴重失效,授信管理違規,違規辦理信貸業務等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執行罰款46,175萬元人民幣。此外,對成都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1名部門負責人和1名支行行長分別給予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取消其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警告及罰款。
核心觀點
1、市場對于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的違規事件已有預期,同時該事件也側面驗證監管層18年嚴控金融風險,嚴懲金融違規的監管思路,我們預計市場對于此前高杠桿操作銀行的風險有望進行系統性重估。
第一,市場對于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的違規時間已經有一定的預期,從浦發銀行的報表來看,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由2016年底的521.8億元上升至2017Q3的727.8億元,不良貸款率由2016年底的1.89%上升到2017Q3的2.35%。從銀行股投資的角度來講,對于浦發銀行本身不良的擔心并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市場可能會對此前一輪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中高杠桿銀行的不良率可能會進行系統性重估。第二,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金融要積極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經營風險;堅持“回歸本源、突出主業、做精專業、協調發展”;并且銀監會在2018年1月13日下發《中國銀監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文》明確了此輪監管將嚴格整治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利益輸送、違法違規展業等亂象,而僅僅一周以后就有了此次對浦發銀行成都違規事件的行政處罰,側面驗證了監管層18年嚴控金融風險,嚴懲金融違規的監管思路,且行動迅速,處罰嚴格,我們預計行業18年嚴監管的格局將全年延續,去杠桿的趨勢仍將延續,過度創新將被抑制,銀行業業務將回歸存貸本源,銀行業供給側改革將擠出無效供給,嚴格遵守監管開展業務的銀行將在次輪監管中受益,而此前過度創新、金融杠桿較高的銀行將面臨業務和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壓力。
2、此事件再次佐證我們對銀行去杠桿的看法,優質銀行將持續享受估值溢價。
該事件也佐證了我們對銀行去杠桿的看法,高杠桿的中小型銀行表外和同業項下面臨資產負債匹配壓力,去杠桿措施和MPA考核約束了主動性負債的快速增長,導致高杠桿銀行資產負債表壓力較大,負債方看是存款負增長,資產方看是同業收縮和不良貸款率上升(或者掩蓋不良貸款的成本上升,比如浦發),對應到利潤表則是息差收縮和中收增速下滑、信用成本上升。中性假設下,還原資產負債杠桿、久期杠桿、調整風險偏好之后,優質銀行與高桿桿銀行ROE之比應該在1.5:1,優質銀行將持續享受估值溢價。經濟環境好轉的條件下,銀行整體實際的不良生成是在好轉的,但部分銀行高杠桿已是多年頑疾,冰凍三尺乃數年之寒,去杠桿也絕非一年之功,中長期來看,PB估值比可能不會快速收斂,而PE估值收斂也需要數年時間。
3、 監管仍將是18年銀行板塊最大的擾動,金融供給側改革仍將約束表內外杠桿
2018年銀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繼續,經濟不加速下行則看不到嚴監管反轉的可能。受影響最大的是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中小銀行,存款增速下降疊加同業負債受限,中小型銀行資產擴張仍將承壓,繼續縮表是大概率事件,不能輕言調整到位,因為無規模網絡優勢、無零售品牌的中小型銀行均為信貸驅動,表內外杠桿受限且成本提升將導致優質核心客戶流失、一般客戶資產質量惡化。大行受益于積極的財政政策(赤字率維持在3%左右),基建和相關的政府投資、以及龍頭企業市占率提升將拉動大行的存款增長,另外大行存款在計息負債中占比高(80%以上,中小行平均在60%)。
4、18年銀行最大的約束來自于負債端存款的增長,存款將制約可供投放的資源和息差的空間
在全球經濟回暖的大背景下,伴隨美聯儲加息三次的預期和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處于加息周期對中國有溢出效應,從內部來看中國經濟逐漸企穩、不斷上升的通脹預期以及大量基建項目的后續開工都會使融資需求有近一步上升。從最近銀行的調研情況來看,資產端:銀行信貸需求持續旺盛態勢、項目儲備充分,預計資產定價能力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此外資管新規的推行導致非標回表、債券發行利率持續高于信貸均有助于信貸需求強化;負債端:18年約束銀行信貸投放空間最大的約束來自于負債端存款相應的可投放資源,預計存款競爭在18年將更加激烈,存款成本將出現上行,而銀行間市場利率由于17年監管強化導致上升幅度較大并維持在高位運行,后續同業負債壓力將傳導至存款端。而財政赤字率維持高位將繼續提升政府及基建投資相關鏈條的資金來源占比,產業政策對大型企業的呵護也將強化大型銀行的資金來源。總體來看,銀行存款增長結構將繼續分化,具有渠道網點及政府關系優勢的大型銀行及具有零售護城河的招行將進一步受益于寬財政、強投資格局下的分配結構。預計該類銀行資產端邊際收益率上行的幅度將大于負債端成本邊際上升幅度,息差存在較大的改善可能。
5、無論信貸市場還是同業市場,大行的空間和優勢都比較明顯
大行的資產結構顯著好于中小型銀行。一方面,從貸存比空間來看,國有大行目前只有70%左右,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而股份行普遍在90%以上。 另一方面,大行在同業市場上的融出率高,且工行作為最大的同業凈融出方,受益于同業市場利率的大幅提升,中小行特別是股份行將受損于同業資金成本上升。
6、實體經濟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呈現行業集中度向龍頭集中態勢,從產業對銀行的投射關系看利好大型銀行
產業格局變化對銀行業的投射,各行業呈現向龍頭集中態勢,如地產機械鋼鐵有色煤炭零售紡織服裝等,各行業龍頭市占率的提升也將使得大型銀行更加受益,一方面客戶存款增加,另一方面拉升貸款需求。而去產能、環保限產等供給側改革實際上壓制了中小型公司客戶的資產質量與存貸需求,中小型銀行去杠桿也使得其客戶失去資金支持,資產質量惡化的負反饋還將繼續。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