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扎實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如何破解目前普惠金融體系面臨的瓶頸和困難?如何推進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建設?如何更好發揮普惠金融在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6月20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的“全體大會八:建設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上,中外銀行家和學者們認為,建設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是一個持續過程,同時也離不開數字技術的助攻。
匈牙利央行Laszlo VASTAG:像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沖刺
匈牙利國家銀行執行董事Laszlo VASTAG認為,作為一個央行的監管者,建設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就像一個馬拉松,而不是一個短跑沖刺。馬拉松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就像金融系統一樣,不停在發展和變化,也要在馬拉松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他表示,作為監管者、作為央行、作為政府主體,應該對金融體系的普惠性有足夠的關注。主要面臨兩大挑戰:
一是金融知識的普及。在許多的發展中國家,至少在匈牙利,人口的金融知識普及還有待提高,要把金融知識教育納入初級教育和中等教育體系當中,這并不是與金融監管者直接相關,更多是與政府其他教育部門相關,這對于建立普惠金融體系非常重要。
二是關于建設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點就是數字化。從匈牙利的角度來說,疫情期間以及各國為了抗擊疫情所采取的一些保護性措施,使得數字化產品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得到了更廣泛的普及,進一步促進了人群對于金融產品的獲及。
他表示,數字化既帶來挑戰也提供了很好的機遇,給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同時也限制了部分人群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因此,也要關注那些更加依賴于傳統渠道的群體。
農發行錢文揮:普惠金融可適度提高風險容忍度
農發行董事長錢文揮表示,普惠金融是市場機制不能自發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當中金融服務所能提供的相關重要服務,體現了金融服務更廣泛的可獲得性、公平性。
在他看來,往往市場機制在追求價值導向過程中,在部分領域、部分區域和普惠目標不能完全一致,但是整個金融行業又把它作為社會責任的重要部分在推進,兩者并不對立,是一個很好的融合過程。
錢文揮表示,農發行作為一家政策性銀行,從成立之初就把服務對象聚焦在“三農”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這是普惠金融重點關注的領域、區域和人群。探索了一條符合自身特點和職責使命的道路,總結為“四個聚焦”。
一是聚焦重點人群,完善貸款聯農帶農機制。二是聚焦重點區域,助力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三是聚焦三農重點領域,發揮金融支農先鋒主力作用。四是聚焦小微和民營企業,助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他表示,在惠及相關領域和重點人群的同時要風險可控,“不是沒有風險,而是在普惠金融中適度提高風險容忍度”。
交行任德奇:用好數據或者數字化技術是關鍵
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表示,建設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是金融的天職。要通過“四個加強”持續發力普惠金融。
第一,加強數據賦能,提高融資可得性。第二,加強線上線下融合,提高融資便捷性。第三,加強產品供給,提高居民收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經營需求。持續加大低起點、中低風險、形態簡單的理財產品包括基金、小額保險這些普惠性的財務管理產品的跟進,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第四,加強對重點領域小微企業的服務,主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等重點領域,打造出了科創服務品牌。
他認為,要有效提升普惠金融的覆蓋率和質量,用好數據或者數字化技術是關鍵。無論是鄉村振興領域,還是過去機構覆蓋比較少的薄弱地區,最終還是要靠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區塊鏈包括隱私安全技術運用起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精準觸達。
渣打銀行Bill WINTERS:數字技術領域在中國潛力巨大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Bill WINTERS表示,對中國來說,數字技術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領域。
他認為,數字化以及數字技術非常重要,能讓我們的供應鏈更加堅固完整。在契約簽署方面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供應鏈,對于中小微企業以及價值鏈上的所有主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進行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步伐,可以讓國內國外市場對接,實現互相操作性。
Bill WINTERS表示,可以在技術平臺上有很多新的嘗試和試點項目,共同建設平臺。同時可以在監管和法律體系框架方面開展更多合作和試點工作,中國在這方面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嘗試,已經是一個走在很前面的國家了。可以開展更多國際合作。
穆迪評級全球副主席:運用數字技術擴大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穆迪評級全球副主席Richard Cantor表示,中國不僅僅運用數字技術擴大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同時也在幫助小企業更好獲得銀行貸款。
他表示,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可以進一步幫助小企業獲得資金,通過使用企業的盈利能力作為信用評級的依據,而不是傳統的抵押物。
同時,Richard Cantor強調了普惠金融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他指出,“要擴大金融風險,覆蓋更多未被服務的客戶,這些服務必須要合理公平定價,這種脆弱性才不會爆發;監管方面也要透明公正,原來的數字領域缺乏監管,也不夠透明,現在市場機構必須采取新的風險控制措施,來限制AI金融服務咨詢的風險擴散。”
匯豐銀行廖宜建:商業可持續性對普惠金融體系的發展尤為關鍵
匯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宜建表示,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十年也是新經濟迅速成長的十年,期間涌現出大批創新中小微企業。
他表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為企業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是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
他指出,商業可持續性對普惠金融體系的發展尤為關鍵。建議從完善政府融資擔保體系、推動信用信息共享以及發展智慧供應鏈金融等三方面著手,進一步推進中國普惠金融體系的高質量發展。
對此,他進一步闡釋道:“在幫助提升銀行向企業提供融資的信心方面,2011年香港推出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打通政府各職能部門、金融機構及通信運營商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 可以幫助銀行更有效地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并利用既有數據提高信貸審批效率。推動智慧供應鏈金融則是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優勢,提高整個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獲得融資的機會。”
上海高金教授潘軍:成熟的金融科技平臺助力金融普惠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教授委員會主席潘軍表示,成熟的金融科技平臺可以助力金融普惠,金融科技的滲透不僅改變了人的消費方式、人的生活,也明顯影響了他們的投資行為。
潘軍的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應用度高的人群會更積極參與風險投資。邊遠地區傳統金融機構覆蓋度相對低的地區,金融科技促進作用尤為明顯,金融科技平臺可以彌補傳統金融機構的缺位。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