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深圳“斷供第一案”之稱的漾日灣畔斷供案,昨日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原告招商銀行蛇口支行及被告漾日灣畔業主潘先生的代理律師,圍繞被告從深圳國基房地產開發公司處接過的房屋按揭是否為假按揭而展開舌戰。《第一財經日報》獲悉,由于無法辦理房產證,被告已連續10個月未繳供樓款。
“假合同”騙貸?
被告代理律師閆大為在答辯狀中稱,2003年11月,由國基地產開發的漾日灣畔開盤。因銷售不佳,國基地產工作人員求被告幫忙在一份空白買賣合同及一份招行個人購房借款合同上簽字,購房首期款及按揭供樓款均無需被告承擔。礙于朋友情面,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被告在這兩份合同上簽字。
被告還應國基地產要求,在后者提供的4份文件,即“深圳市預售商品房注銷合同備案登記申請書”、“解除房產買賣合同協議書”和2份“聲明”上簽名。其中一份要求被告聲明未實際繳付涉案房產首期款和供樓款,不承擔購樓和按揭的責任和義務,將應國基地產要求隨時配合辦理退樓或回購手續;另一份則為被告向招行聲明,同意將抵押的涉案房產交由國基地產回購,回購款用于償還按揭本息。
2005年3月,國基地產資金鏈斷裂,無法如期繼續按月支付本息。
閆大為稱,國基地產向貸款銀行出具一份蓋有國基地產公章的“確認已交房款聲明”,稱房屋購買人已向國基地產支付全部首期款并通過按揭方式支付其余房款,房屋產權歸屬業主。原告工作人員口頭告知被告,房產已抵押給銀行,產權清晰,只要繼續供樓,不再追究房屋首期款及前期供樓款,并可很快辦好房產證。
因此,被告接過國基地產供樓的接力棒。不過,國基地產在2006年6月宣告破產,法院指定的清算小組在賬目上查不到被告房產的首期房款繳納記錄,因此房產證一直辦不下來。
自今年1月起,被告停止供樓。4月22日,原告將被告告上法庭,請求判令其償還剩余貸款88.42萬元。
責任歸屬爭論
在庭審現場,原告代理律師認為,由于購房合同和按揭合同都有被告親手簽名確認,說明按揭合同有效,被告未履行借款合同的義務,存在違約責任。
閆大為認為銀行參與假按揭,理由是涉案房產價格按套內面積計算達10957元/平方米,即使按套計算也達8000元/平方米,比同期同地點房產價格高出許多。此外,銀行放貸時未向被告作任何通知及向其確認。國基地產破產前,由于資金鏈斷裂已斷供9個月,當時銀行未追究被告責任,存在與國基地產合伙欺騙被告的嫌疑。
原告代理律師則表示,貸款審批時,國基地產向其出具帶有雙方簽字確認的購房合同、按揭合同及付清首期款的收據,銀行無法查實被告是否向國基地產支付首期款。至于國基地產與被告是否改變貸款用途,銀行無法得知,也不存在違規放貸的事實。而購房合同中約定的購房價格屬商業行為,地點、樓層、戶型和朝向不同,價格均存在差異,銀行無法干預。
原告代理律師還認為被告有參與零首付與假按揭的嫌疑。他稱,被告有可能為規避首期款,而與開發商合作拔高房價,以達到零首付目的。
至于被告提供的上述“聲明”,原告代理律師表示,被告并無任何證據顯示上述文件從銀行取得,國基地產也無交給銀行的簽收條。
國基地產破產清算小組作為庭審第二被告作陳述。其代理律師表示,國基地產在銷售過程中的確存在通過假按揭從銀行套現的情況,被告也未向銀行支付首期款及前13個月的月供,至于上述“聲明”是否從銀行取得,破產清算小組并未得知。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擇日另行宣判。
最新報道:
事件回顧:
深度報道:
行業低迷:
熱門新聞:
最新評論:
專家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