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中行:三十年金融改革縮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20:47 財時網-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劉冬 曹玲麗 對擁有90多年歷史的中國銀行,三十年的時間并不太漫長;而對一個只有三十年的新興城市,三十年則代表了歷史。中國銀行深圳分行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重要時點也迎來了自己的三十年行慶。 現任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行長段永寬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是在中國銀行度過的。對他來說,現在回顧這家與深圳特區共同成長的銀行的歷史,就有了更特殊的意味。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蛇口創辦出口工業區,6個月后決定在深圳等城市設立“出口特區”。1980年5月,“出口特區”被正式定名為“經濟特區”。從這個最富有里程碑意義的故事開始,深圳從一個漁村變成了都市,并在相當長時間內被視為中國最重要的城市經濟理念與實踐圖騰。 深圳是當年四個特區中最成功的一個,它最重要的貢獻在于其豐富的試驗與實踐經驗。深圳特區的發展史更像是一部城市改革開放發展史。如今翻讀各地政府的發展規劃史料,那些詞語——結構工資制、土地使用權拍賣、股份制、合作制、保稅區、產權轉讓、國有資產管理和經營……林林總總各種概念,大部分要么先在深圳推行,要么就是深圳走得更大膽……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歷史,也是金融業大發展的歷史。”這是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黃麗滿早在2002年就說過的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鄧小平對金融業的作用更是一語中的。 在特區建設初期,幾乎是在一張白紙基礎上起步的深圳經濟特區受到了資金匱乏的制約:全市僅有8個銀行網點,百來家信用社散落在偏遠的自然村落間;全部存款余額僅1.01億元,少量的居民儲蓄和來自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的匯款成了深圳金融業主要的資金來源。建設資金緊缺,成為制約特區建設的“瓶頸”。金融機構少、規模小、種類殘缺不全,而且相互間業務分割,遠未能真正發揮應有的金融功能。 鄧小平對深圳說:“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找,殺出一條血路來。”填補資金缺口、平衡資金供需的重任落在深圳金融業的肩上,金融業扛起了突破資金“瓶頸”的歷史重擔。由于深圳經濟特區是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而成立的,深圳金融業成為了中國金融體制改革中的第一個“吃螃蟹者”。《財經時報》通過與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行長段永寬的對話,看到了深圳與當地金融業發展的30年縮影。 開放的視野 《財經時報》: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是伴隨著深圳的改革開放而成長,這種特殊性給她帶來了什么優勢? 段永寬:深圳分行跟特區一樣,也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她與深圳之間的發展有必然性和相似之處,有她獨特的地方。 中國銀行的最初定位是為了服務于改革開放,服務外企和外商、華僑,也為中國企業走向外面服務。另外,深圳毗鄰港澳,對香港、澳門及海外的一些新的理念、機制、產品、市場信息等接觸得比較多比較快。中國銀行面對的客戶以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港澳企業、外資企業為主,所以在銀行的發展過程中,新的理念,新的服務、新的訴求都比較多。中國銀行是在深圳地區最先引進ATM機,最先實行“通存通兌”。我們的很多業務都是把國外現成的成功做法引進到內地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