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浪財經、中制智庫主辦的“美好制造”中國制造大講堂第一期4月22日晚舉行,中國勞動學會會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楊志明表示,中小企業是農民工就業的主渠道,“在特殊時期中小型制造企業只要有一口氣,我們就要給他接上呼吸機想辦法救活,因為在非常時期每一個小企業都維系一個小群體的就業。”
他表示,這次疫情沖擊發生在春節前,農民工大部分回到了遠離中心城市的中西部地區,客觀上保護了中國最大的勞動群體。疫情出來的時候,農民工擔心的是被感染,隨著疫情向好,農民工變成了擔心收入下降,因此農民工是這次疫情沖擊下勞動報酬受影響最大的群體。
“簡單的說,大企業對國家的貢獻主要是稅收,小企業對國家的貢獻主要是就業”,他表示,人們說疫情對人的沖擊首先是免疫力較低的中老年人,對企業的沖擊很大部分是有待提高制造水平能力的中小企業。“疫情是無情的,但防疫防控是有情的”。
楊志明認為,從發展角度看,要鼓勵快調產業鏈布局,盡快進行補鏈擴鏈,把國際上已經斷掉的鏈,在國內補起鏈,快速對接。
“現在國家加大力度保就業穩崗位,不管是提高中央財政赤字率,擴大地方專項債的規模,數萬億的支出,很大一塊就投到保就業穩崗位上去,這對中小企業制造企業也是一次新機遇,”他強調,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楊志明表示,從自制口罩來看,民營企業應對國際疫情蔓延沖擊、捕捉市場機遇的能力和靈敏度更高一些,國有企業發揮支柱作用更好一點。“生產制造口罩的是上千個中小企業,扭轉了我們生產制造能力的不足,所以國有和民營企業互促共進,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然后恢復全產業鏈生態,走向中國制造業企業的新一輪升級。”(新浪財經 劉麗麗)
責任編輯:郭明煜
相關專題:
“美好制造”中國制造大講堂專題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