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辦發文力挺出口產品轉內銷
每經 張懷水 陳旭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嚴重萎縮,中國外貿行業下行壓力劇增。
外貿企業應當如何轉內銷?國家扶持的方向又在哪里?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鼓勵外貿企業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國內消費提質升級。落實地方屬地責任,因地制宜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重點幫扶本地區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外貿企業和中小微外貿企業。鼓勵外貿企業充分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全球外需疲軟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來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是中國市場的獨特優勢,也是進一步激發國內消費需求的有效手段。
鼓勵外貿企業瞄準電商
《意見》指出,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臺,依托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品專區。在符合國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導主要步行街組織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專題活動。
組織各地大型商業企業與外貿企業開展訂單直采,設立外貿產品銷售專區、專柜。組織國內采購商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采購外貿產品。
此外,《意見》還要求,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需求,發揮質量、研發等優勢,應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通過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創建自有品牌,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推動消費回升。鼓勵外貿企業充分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記者注意到,正在舉辦的第127屆廣交會首次將線下展覽搬到了“云端”。許多參展企業對網上銷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充滿期待,并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龐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信針對國內外不同區域、不同產品類別需求的客戶,制定了數十場直播計劃,公司將進一步跟進意向客戶,并期待客戶給出更好的反饋。
龐靜告訴記者,為了抓住線上廣交會的機遇,海信根據全球不同地區劃分了美洲、歐洲、亞太、中東非四大直播時區,并將展開多場海外直播,有針對性地為客商推介產品。
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貿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的難點主要是品牌宣傳和銷售渠道,而電商平臺則為外貿企業推介產品搭建了很好的平臺,企業不僅可以向海外客商宣傳自己的商品,也可以向國內客戶推介自己的產品。“降低轉內銷市場的準入門檻,是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關鍵。”
擴大“三同”產品適用范圍
《意見》指出,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以下稱“三同”)產品,即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生產既能出口又可內銷的產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現內外銷轉型。
《意見》還要求,擴大“三同”適用范圍至一般消費品、工業品領域。開通國內生產銷售審批快速通道。加快完善“三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功能。開展“三同”產品宣傳推廣活動,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應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困難時曾表示,根據調研,中國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存在著拓展銷售渠道難、生產線轉向難、品牌建設難三大難題。
“商務部將指導地方及各商協會加強政策宣傳和產銷對接,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進一步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范圍,加快完善相關公共信息服務。”高峰說。
“對于出口產品,外貿企業需要配合處理質量檢驗、稅收等問題。同樣,出口產品轉內銷,進入國內市場,同樣面臨質量、包裝檢測以及各類認證。”白明表示,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實際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市場準入門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意見》指出,對符合條件可集中辦理內銷征稅手續的加工貿易企業,在不超過手(賬)冊有效期或核銷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報,調整為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后15天內申報。
責任編輯:楊亞龍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