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晚,WHO這個決定,意味著什么?
來源: 國是直通車
世界衛生組織(WHO)突發事件委員會北京時間30日晚將再次開會,討論是否將中國新型肺炎疫情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衛生事件”。
此前,WHO突發事件委員會已經兩次召開會議。在北京時間1月23日凌晨召開的首次會議發布會上,WHO總干事譚德塞宣布推遲決定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4日凌晨,譚德塞直接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稱疫情在中國是緊急情況,但尚未成為全球衛生緊急情況。但突發事件委員會對此一直有爭議。
如果這回認定中國新型肺炎疫情為突發衛生事件,意味著什么?
如何認定?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當源自一個成員國的疾病產生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以及需要立即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時,WHO總干事即可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衛生事件。成員國需要迅速做出回應并負有法律責任。
也就是說,“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WHO對流行病的一種較高級別的預警,意味著該事件“嚴重、突然、不同尋常、意料之外”,同時對公共衛生的影響“超出國界”,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國際行動。
在認定某個事件是否為突發衛生事件時,WHO總干事應當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締約國提供的信息,突發事件委員會的建議,現有的科學依據,以及對人類健康危險度、疾病國際傳播風險和對國際交通干擾危險度的評估。
如果認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在發生”,WHO可以向締約國發出建議,其中包括:
——對嫌疑者進行公共衛生觀察;
——不準嫌疑者或受染者入境;
——拒絕未感染的人員進入受染地區;
——對來自感染地區的人員進行出境檢查,和(或)限制出境;
——審查載貨清單和航行路線;
——處理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郵包,以消除感染或污染;
——在監控的情況下查封和銷毀受感染、污染或者嫌疑的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郵包,以及不準這些物品離境和入境等。
發布這些建議時,WHO需要考慮締約國的意見,以及對國際交通和貿易的限制、對人員的侵擾不超過可適度保護健康的其他措施。
締約國應當盡最大可能對WHO協調的應對活動予以支持,與此同時,WHO可以向締約國提供援助,其中包括評估國際危害的嚴重性和控制措施是否適當。
有哪些先例?
近年來,被WHO認定為突發衛生事件的案例時有發生: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當年4月,甲型H1N1流感傳播到世界213個國家和地區,造成超過1.7萬人死亡。WHO隨即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WHO有史以來確定的第一起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疫情。當時,在相隔數千公里之遙的中亞、中東、中非三個主要流行區,發生了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國際傳播。WHO認為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導致“無法在全球消滅世界上疫苗可預防的最嚴重疾病之一”,故認定其為突發衛生事件。
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埃博拉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颊卟∷缆士蛇_50%以上。那次疫情主要影響了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個國家,共導致超過11300人失去生命。
2015年尼泊爾地震。當年4月發生在尼泊爾的地震對該國造成了嚴重破壞。WHO為支持衛生部的工作,開展緊急應對動員,以滿足該國毀滅性地震災民的人道主義衛生需求。
2016年“寨卡”疫情。這是一種主要靠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當年2月,WHO宣布巴西密集出現的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聯系,同時也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公共健康威脅,因此將該疫情認定為突發衛生事件。WHO沒有建議在寨卡病毒問題上采取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
2019年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去年7月,世衛組織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繼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后,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暴發。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