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車漫天要價,安檢排隊太長差點誤機…你在機場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屆金跑道獎·國內機場口碑評選”正在進行!【點擊投票】為機場打分,你說了算!
CRS最大漏洞:離岸避稅天堂淪陷,美國岸上天堂崛起
來源: Amy姐的跨境金融圈
美國的金融機構現在很忙,忙著將客戶的錢從傳統離岸避稅天堂(比如巴哈馬、瑞士、百慕大等),轉移到美國岸上天堂(比如特拉華州、內華達州、懷俄明州和南達科他州等)去。
美國的金融機構現在也都在學習一項新技能,如何幫外國客戶利用美國漏洞規避CRS。
比如,波士頓博爾頓全球資本公司稱,一名富有的墨西哥人可以用其BVI公司在美國銀行開戶,如此一來墨西哥政府最多只能知道該客戶在美國銀行開戶的BVI公司,而美國的銀行不會為墨西哥政府提供這位墨西哥富豪的個人信息。
比如,羅斯柴爾德里諾分公司負責人潘尼稱,一位王姓的香港人從國內銀行轉移資金,非常擔心自己的財富信息會被中國監管部門知曉。潘尼說,把自己的資產轉到內華達州一家信托公司后,這位投資者就可以避開美國稅收和本國信息披露。
CRS來襲,避稅天堂統統淪陷,海外逃避稅或無所遁形。
但是,CRS的最大漏洞——美國,卻成了全球最大的避稅天堂之一。
今天看“新瑞士”美國,如何通過干掉瑞士,建設自己的岸上天堂,推行FATCA卻“偽雙邊信息互換”,拒絕執行CRS,成長為世界最大避稅天堂之一的。(不是陰謀論)
01
干掉瑞士
雖然自90年代以來,美國就開始建設岸上金融,
改稅制,自1984年7月以后豁免投資組合利息預提稅,讓外國人放心的把錢投在美國,不收30%的預扣稅,
建岸上離岸地,比如特拉華州,有獨立的、“享有盛譽的”法院,允許提供保密的、低稅的公司架構和資產保護信托架構,讓外國人能把錢投進來,也讓美國自己人的錢也別流到離岸避稅天堂去。
雖然特朗普稱,他自己就有378家特拉華公司。
更甚之,在特拉華州的一座土黃色的不起眼的兩層小樓,威爾明頓北奧蘭治街1209號這個地址,就是28.5萬家公司的注冊地址(2016年,衛報報道),特朗普和他的總統競選對手希拉里,都在1209號注冊過公司。
但是,在08年之前,瑞士才是離岸財富的絕對王者,最高時全球50%的離岸財富都集中在瑞士。
看不慣的美國,2008年,開始指控UBS(瑞銀集團)幫助美國客戶逃稅。
迫于美國政府壓力,2009年UBS妥協了,同意向美國支付7.8億美元了結訴訟,并提供4450個涉嫌逃稅的美國客戶賬戶信息。
但是,美國政府卻開始加碼,想一勞永逸的解決海外避稅賬戶的問題,在奧巴馬政府推動下,
一年后,2010年,美國通過了“外國賬戶稅收遵從法案”(FATCA,肥咖),要求外國金融機構(FFI)向美國IRS報告美國納稅人的賬戶信息,以脅迫美國公民和綠卡人士申報海外賬戶,。對于不配合的FFI,就其來源于美國的所得征收30%的預提稅作為處罰。
在美國大國蠻橫之攻勢下,德國、英國等飽受逃稅之苦的拮據的歐洲國家(都想要離岸資產),一改往日對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的放任,也開始不斷對瑞士方面采取行動,
與此同時,G20也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達成了一致:不能再容忍長期慫恿逃稅的避稅天堂。
2013年9月,瑞士和美國達成協議,決定執行美國FATCA;
2014年5月,瑞士和其他46個國家簽署了《稅務事項信息自動交換宣言》,承諾執行銀行間信息自動交換全球新標準,瑞士銀行保密制度走向終結。。。
對那些曾有洗錢或逃避稅行為的人來說,曾經的瑞士銀行賬戶越來越變成一筆毀譽參半、漸至臭名昭彰的負面資產。。。
對于離岸財富王者瑞士,雖沒有變成青銅,但也嚴重受傷,僅在美國起訴UBS當年,瑞士離岸財富份額就整個下降了22%。。。
而與之相應的,是美國“岸上”財富的攀升。這是美國斂取的第一波離岸財富。
02
施行“偽雙邊互換”FATCA
殺一儆百。
殺一瑞士,以FATCA儆其他離岸天堂。
要么自此與美國客戶“斷絕關系”,要么不接受FATCA但還與美國客戶“藕斷絲連”被征30%預扣稅。要么就乖乖接受FATCA。。。
面臨失去進入美國金融體系的威脅,113個管轄區(2017.12.19數據),包括瑞士、百慕大、開曼群島、巴哈馬等等傳統離岸避稅天堂,包括如中國、俄羅斯等經濟體,都逐漸開始承諾遵守這個傲慢而野蠻的FATCA法案。
甚至俄羅斯,當美俄正在談判FATCA時,遇14年3月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導致美俄暫停談判,眼看搭不上FATCA正式生效的“末班車”,普京只用11小時就簽署了一項法令,以為俄金融機構執行美國FATCA的掃除法律障礙。(來源:福布斯)
那113個管轄區,都是屈服于美之大國的淫威啦?。。。是,也不全是。。。
其實,大部分國家與美國是簽署的雙邊互換協議版本,希望信息互換,從美國對等地獲得本國的居民信息。
FATCA有單邊和雙邊信息互換兩種
普及下,美國財政部基于執行FATCA有兩套不同的政府間協議(IGA),即模式1和模式2,其中模式1又分互惠性(1a)和非互惠性(1b)協議,而模式1a就是雙邊信息互換模式。
所以,大多數管轄區選擇的都是模式1a雙邊信息交換模式,比如中國,比如大部分非天堂的。
但是簽了模式1a選了雙邊互換就能收到美國提供的信息嗎?這就然并卵了。
雙邊互換其實是不平等的
1a雙邊的,收到美國換回的信息有條件,
首先要在數據保密和安全方面達到美國政府的標準,
其次,實話說,盡管奧巴馬政府時期就在努力推動互惠擴大互換,但直至目前美國國內仍舊還沒有一部法規支持互換除存款賬戶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所以簽約國只能非常有限地從美國收到一點點點信息。
比如13年12月德國簽了模式1a雙邊互換模式,就存款信息看,與從德國銀行獲得的信息比,美國銀行互換回去的信息實在是吝嗇到之至。
這本來就是不平等條約好吧,你也別氣。
就是這個“偽雙邊互換”沒有互惠的FATCA,美國納稅人信息披露大門被打開,
除了直接根據換回的賬戶信息追繳的稅款外,美國還用FATCA連嚇(FATCA和FBAR海外資產未申報的處罰,重者牢獄之災)、帶哄(自愿披露計劃或簡易程序,自行繳械投降免刑罰輕罰款)地,把美國納稅人的錢從傳統離岸追回來了一些,還切斷了美國人資金外逃到傳統避稅天堂這個念想,想都不要再想。
推FATCA,這是美國斂取的第二波離岸財富。
03
拒絕執行CRS
學著FATCA,經合組織OECD(受G20委托)于2014年7月發布了CRS,想讓參與國家/地區之間相互交換對方稅務居民資料,以提升稅收透明度,打擊納稅人利用跨國信息不透明進行逃稅漏稅及洗錢。
截至2018年8月7日,已達103個國家/地區簽署了CRS框架。
在2017年7月首批交換信息的50個國家(地區)近2000個雙邊交換關系中,已有50萬自然人被披露了離岸資產,被額外征稅約850億歐元。
而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也將都在今年9月同其他CRS參與國完成第一次信息交換。甚至,還為此準備好了新個稅反避稅條款。
早在一個多月前,外媒也不停在發布重大消息,稱新西蘭、澳洲各大商業銀行凍結了數千的賬戶,并要求確認開戶人是否屬于外國納稅人,范圍仍將在持續擴大。
拒絕執行CRS
各國推進如火如荼,但與之對應,比較戲劇性的是,
推行全球透明積極分子美國,一邊用FATCA管住/追回了自己納稅人的錢,對本國人士的海外賬戶了如指掌,一邊卻拿FATCA當擋箭牌,拒絕加入CRS,不想放棄自己的“岸上”金融建設。。。
甚至,對于拒絕簽署執行經合組織的新全球披露標準,美國財政部并不覺得有任何歉意。
以此,美國成了CRS最大的漏洞。
所以,這幾年,把錢從傳統離岸天堂轉移到美國岸上天堂去,也成了美國金融機構天賜良機的新生意。
從倫敦的律師到瑞士的信托公司,都在忙著幫富有的客戶把財富從如巴哈馬、瑞士、百慕大等,轉移到美國特拉華州、內華達州、懷俄明州和南達科他州等。
擁有數百年歷史的歐洲金融機構X1,在內華達州里諾開了一家信托公司,距離哈拉斯(Harrah‘s)和埃爾多拉多(Eldorado)賭場只有幾個街區。由于國際新的披露要求,即CRS,他們正在將富裕外國客戶的財富從百慕大等轉移到內華達州。
世界上最大的離岸信托提供商之一X2,在CRS信息報告要求日之前,匆忙幫客戶將數十個賬戶從瑞士、開曼和其他離岸地轉移到了蘇必利爾(SiouxFalls)。
總部位于日內瓦的信托公司X3,正在申請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埃爾市開設公司,以“為他們的外國客戶提供服務”。
所以,如南達科他州信托基金規模已經從06年的328億美元增長到14年的2270億美元,信托公司數量從06年的20家增至16年初的86家。(來源:南達科他州銀行業務部門數據)
2017年,美國離岸金融規模全球第1位,占22.3%,而15年時,美國占比還僅14%。
這是美國斂取的第三波離岸財富。并還在繼續。
“聽,這是錢流向美國的聲音”。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永樂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