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法治日報-法人網 全媒體記者 李遼
“窗含西嶺千秋雪”,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憑窗西眺所看到的雪山之景。1000多年后,住在成都溫江區的人們不僅可以遠眺青藏高原東緣連綿不絕的雪山,還能見到成雅鐵路上飛馳的動車。這幅畫面,展現的正是“長江經濟帶”上游成渝城市群的獨特一角。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慶為雙中心向四周輻射,包括重慶市的27個區縣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瀘州、宜賓、綿陽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自古以來,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人丁興旺,百業興盛,物質富足,歷朝歷代都是西部的錢糧重地、政治經濟中心。而渝地重慶,依山而建,傍水而修,這里的巴人以勇猛善戰、敢為人先聞名。
雙城抱團:現代工業基礎注入
回溯歷史,成渝經濟曾有過難以盡數的高光時刻:唐朝安史之亂之后,長江流域經濟地位上升,“揚一益二”體現了成都平原絕對的經濟地位;北宋時期,成都誕生了信用貨幣交子,早于西方1000年;南宋時,四川人口曾經達到1000多萬,成為整個王朝重要的倚重;即使到了清初“湖廣填四川”后,四川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政治經濟地位,從清朝沿襲明代專設四川總督可見一斑(其他多是兩省設一總督)。
成都平原相對富庶,四面環山、遠離海洋;重慶地勢崎嶇,極具戰爭防御優勢。因此,在抗戰時期,川渝一帶作為大后方,承接了沿海內遷的大批工業,擔負起了腹地工業重鎮的角色。
1954年,重慶連降三級劃歸為四川省管轄的地級市。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黨中央提出了“三線建設”口號,將生產力布局進行了一次由東向西的大轉移。四川作為核心區域,沿成渝、寶成、川黔、成昆等鐵路干線和長江、嘉陵江、渠江兩岸展開布點,建設了以航空、電子、機械、核工業為主的川西(成都)工業區。以鋼鐵、造船、常規武器等為主的重慶工業區,以煤炭、機械、天然氣、化工為主的川南工業區,以鋼鐵及有色金屬工業為主的攀西工業區,實現了相對均衡的工業布局,川內長江沿線城市都被工業化的紅利惠及。
改革開放后,重慶在“三線建設”中建立的國防工業生產體系,在軍民結合轉軌中發揮了巨大潛能,形成了摩托車、微型車、汽車等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對振興四川經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在對三峽水利工程水位論證的過程中,重慶建議將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提升30米,以便萬噸級船隊可以由武漢直達重慶,使長江真正成為連接華南、華中和華東的黃金水道。這一變化,巧妙地使重慶由“局外人”變為“局內人”,間接促成1997年直轄市花落重慶,對于這座“三為國都”“兩次直轄”的城市來說,是久違的“回歸”。其目的不僅僅在于三峽移民,更著眼于西部大開發。由于重慶坐鎮長江經濟帶西翼、大西南東端,憑借當時強勁的勢頭和前沿位置,為相對封閉的西部打開了一扇連接長江中下游,甚至中轉上海、廣達世界的大門。
2000年以來,隨著國家兩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成渝城市群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曾連續12年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使省內歷史悠久的企業攀鋼、五糧液、長虹等提升了其國內知名度和競爭力。
基建先行:蜀道不再難
成渝城市群在歷史上經濟成就斐然,近幾十年來又長期處于國家政策腹地,重工業基礎雄厚,輕工業伴其左右,但如今以成都為龍頭的四川GDP總量卻排名全國第六。為何會產生如此巨大的懸殊?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觀察地形不難發現,四川盆地北面是秦嶺,東面有巫山,西南為橫斷山脈,長江支流岷江流經成都。古代四川通過航運溝通外界,輸出產品,水道暢通是其城市影響力的關鍵。但在近現代發展過程中,大量伐木、大興基建,忽視了環境治理與保護,使川江流域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川江航運幾乎癱瘓,岷江的大量支流常年處于斷流的狀態。失去成本低廉的水運優勢后,這里的工廠即使能造出優質產品,也一定會在激烈競爭中被逐漸邊緣化。
上個世紀90年代,長三角、珠三角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打造了產業集群,吸引了大量勞動力人口,四川一度成為人口流失大省,經濟增長乏力,成為長江沿線的薄弱環節。如今,為重新撐起長江經濟帶的“腰桿”,川渝正在規避水運劣勢,逐漸完善現代軌道交通網絡、航空網絡,打通長江上游城市血脈,輻射東南亞與中東歐。
以這兩年成渝城市群的建設為例:2018年12月,成雅鐵路的開通,使成都平原對川西、甚至西藏東部地區的輻射作用大幅增強;攀枝花市米易縣經昆明直達成都和重慶的動車也即將于2021年上半年開通,屆時將實現攀枝花與云貴川渝4省份各城市的動車直達,川西南、滇西北的交通瓶頸將被突破;已經破土動工的成達萬高鐵建成以后,成都至上海、北京的鐵路時間將縮短至7小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與長江中游、長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經濟區實現高效便捷連通,真正形成“軌道上的城市群”。
國際交通網絡方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用后,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后,內地第三座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從西南腹地躍升為“一帶一路”國際樞紐中心,成為中國泛歐、泛亞的西部國際門戶;2021年,成都、重慶兩地同時發出了中歐班列(成渝)號首趟列車,當天,滿載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智能家電的兩列中歐班列一路向西,分別到達西歐、東歐的交通樞紐中心德國和波蘭。
在長江經濟帶戰略中,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的Y形連接點上,渝新歐、長江黃金水道、航空構成其綜合交通優勢,將把重慶打造成內陸開放高地。
虹吸效應:均衡發展撐起“第四極”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從2013年開始,中國人口增長開始轉向,成都和重慶兩地人口新增規模在全國城市中領先,這兩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合計每年增加近50萬人口,未來有望成為中國人口流向的新目的地。
兩地持續人口聚集,人口紅利明顯,與這些年成渝城市群之間公路、鐵路交通建設的完善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源于兩地經濟的重振和產業規模的擴張。在熱烈的呼聲中,成都以經濟、旅游、交通、文化、商業的全面鋪陳,位列“新一線城市”之首,而重慶則是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并且剛剛完成了對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州的超越。
在最新出爐的2020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上北深廣”首次變為“上北深重”。同時,東南沿海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使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目前來看,成渝城市群已形成以汽車、電子、醫藥等為支柱的制造業優勢產業體系,全國性龍頭企業諸如京東方、藥明康德、寧德時代均在成渝地區建成產業園區。
如今,成渝雙城提出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均由成都高新區主導建設。如今的成都高新區,已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熱土。截至2020年8月,成都高新區已聚集各類企業超14萬戶,科技型企業超5萬家。
看未來,成渝城市群工業體系健全,擁有強大的國防科技工業基礎、重大裝備制造業基礎、航空工業基礎,以及正在快速發展的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甚至勞動密集型低端制造業也應有盡有,這一地位別的區域無法替代。
與中東部地區多數城市群不一樣,成渝城市群除了成渝雙核,其他“次中心”的確未成氣候。截至去年底,除了成渝,市轄區城鎮常住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只有瀘州、綿陽、南充、自貢、宜賓、達州。經濟體量方面,GDP 2000億元以上的城市,只有德陽、宜賓、南充、綿陽4座。其中最高的綿陽也僅有2300億元。這種狀況,不僅是“中部塌陷”,更準確說是“有峰無山”,在全國所有城市群中,也堪稱特例。由此可見,作為兩核的重慶和成都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也正是因為幾乎沒有“中間地帶”,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成渝之間還存在著背向發展的問題。好在近幾年,這種趨勢有明顯改觀。
重慶以科學城布局為標志,向西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朗。在這個方向上,重慶與內江、瀘州、宜賓、遂寧等的合作,實際上就是城市群內部的一種連接;成都2017年明確提出“東進”,從代管簡陽、修建新機場,到打造淮州新城、簡州新城,相關動作幅度不可小覷。
“成渝兩核”的相向而行,對于推動成渝城市群“合體”是決定性條件之一。但是,首先還是服膺于兩個核心城市自身發展需要,即“目的在于打開新的發展空間,而不是為了靠近而靠近”。
作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具發展條件、經濟基礎最好的兩大城市,成都和重慶的快速擴張已經產生了明顯的“虹吸效應”。城市群內,其他城市過于弱小,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成渝城市群中經濟實力排名第三的四川綿陽市,僅勉強進入2020年全國百強市,排名第86位。兩城人口的大量涌入,也使成渝地區一談人均GDP便“原形畢露”。
在成渝城市群的發展壯大歷程中,加大對成都、重慶之外城市的產業轉移,更為均衡地提升片區整體實力,才能讓成渝城市群真正連成一片,撐起中國經濟“第四極”。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