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畢馬威被任命為托管人
曾經的服裝品牌巨頭真維斯(JeansWest)澳大利亞公司面臨破產。
1月15日,據《每日郵報》報道,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宣布進入自愿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來自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KPMG)的彼得·戈特哈德(Peter Gothard)和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被任命為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的托管人。目前,真維斯在澳大利亞有146家門店,將近1000人的雇員都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真維斯始創立于1972年,是創立于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之一,知名的產品包括牛仔系列和孕婦系列。上世紀90年代被楊釗、楊勛兩兄弟收購,逐漸進入中國市場,并一度成為流行品牌。
數據顯示,2016年,真維斯零售業務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市場收入下滑12.3%至9.551億港元;澳、新兩大市場合共運營224間門店,同比凈減少4間。《每日郵報》指出,澳大利亞的零售業正面臨著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并進一步受到了亞馬遜等國際電商平臺的沖擊。
接收真維斯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表示,真維斯將繼續運作下去,會計師將對該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緊急分析,并考慮所有可能選擇,包括重組、出售或吸引投資。
擔任托管人之一的斯圖爾特說:“真維斯是澳大利亞標志性牛仔布品牌,在休閑裝市場上非常有名。就像其它許多零售商一樣,真維斯在當前艱難的市場條件下還面臨著網購的競爭壓力。托管服務將為真維斯提供一個重組的機會,以更好迎接澳大利亞零售市場上的挑戰。”
《每日郵報》稱,澳大利亞以外的真維斯業務不受本次托管的影響。
真維斯在中國市場打開知名度,要得益于楊釗、楊勛兩兄弟。早年楊釗、楊勛兩兄弟在香港開設了一家旭日制衣廠,從事貼牌加工生意。1990年,不滿足于貼牌加工的兩兄弟收購了真維斯,并很快將真維斯品牌在澳大利亞市場做大。1993年,楊釗和楊勛又把目光投向了極具潛力的中國內地市場,成立了真維斯國際公司(Jeanswest International Ltd),并開始了布局。同年,真維斯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并很快受到了市場的青睞。一路高歌猛進的真維斯對國內市場充滿信心,1995年還將總部遷至廣東省惠州市,也是楊氏兄弟的祖籍所在地。
真維斯強勁的業績也幫助母公司旭日集團于1996成功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0393.HK)。據媒體報道,真維斯在發展巔峰時期,全國擁有2500余家門店,銷售額接近50億港元,曾是國內服裝行業的領頭羊。
不過,到了2012年,中國服裝行業發生了庫存危機,森馬、美特斯邦威、真維斯、佐丹奴等一系列大眾休閑品牌都陷入了“高庫存”困境,關店潮上演。媒體曾報道,2013年美特斯邦威關閉門店200多家,森馬在2012到2015年三年里關閉了943家門店。截至2014年年底,真維斯中國內地關閉了213家門店,佐丹奴關閉了190家。
同時期,國外快時尚品牌,例如Zara和H&M也相繼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搶奪國產服裝品牌的市場。根據旭日集團2017年的數據,真維斯全國門店數量為1298家,較2016年下降了260家,而截至2018年6月,真維斯門店數量進一步下滑至1164家,較其巔峰時期縮水了一半。
2018年8月初,旭日集團發布公告,宣布以8億港元出售真維斯中國業務,由大股東、創始人楊釗和楊勛兄弟收購。旭日集團稱,由于市場競爭越趨激烈;電商崛起打擊實體店業務;時至今日,單憑“物超所值”聲譽,真維斯難以吸引客戶。因此,管理層的一切努力,并未為真維斯內地業務帶來實質性改善。
2019年,旭日集團又發布公告,宣布將Jeanswest International出售給楊釗和楊勛兄弟。旭日集團表示,集團澳大利亞及新西蘭市場過去三年中有兩年處于虧損狀態,反映若要重拾昔日光輝,集團需要對產品設計、市場定位及電商平臺做深層次改造及再投資,此舉不但耗資不菲,且短期內難見立竿見影效果。因此,集團計劃剝離該部分業務,并對集團未來數年盈利表現起到正面作用,而業務所售獲得資金用于潛力更大市場投資。
這就意味著,旭日集團相繼剝離了真維斯在中國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業務。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