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22時20分,這位男子不幸被宣告死亡,終年48歲。死因是突發心臟病、急性胰腺炎引發的器官衰竭。
這位悄無聲息死去的中年男子,是一位億萬富翁。他的名字叫張振新,低調的先鋒系掌舵人。
也許很多人沒有聽過張振新和先鋒系的名字,但很可能投資過金融工場和網信普惠P2P,用過先鋒支付和即富支付,用過AA租車。
先鋒系還被稱為一家“金融全牌照”企業,坊間也因此流傳著他是白手套的傳聞,但也有張振新的朋友對此不屑:
沒有信托和保險牌照的人,沒有資格戴手套。
這是繼海航集團前董事長王健之后,又一位在歐洲意外去世的大型民企實控人。英年早逝,客死異鄉,對于中國人來說都是忌諱。和王健一樣,張振新走后,留下了一個常人無法想象的黑洞。
先鋒系到底有多少資產,有多少負債,恐怕只有張振新自己最清楚。但數十萬投資人,從此就要睡不著了。
張振新1971年出生在內蒙古通遼,東北財經大學畢業,23歲便成為上海萬國證券大連營業部總經理。身邊的人說,他愛讀歷史,是個工作狂,這從他早年的微博上可以看出來。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很多金融業務業務,先鋒系都是先行者。比如融資租賃,眾籌,網貸,第三方支付。
2013年之后,張振新把先鋒集團所有的財力All in到金融科技。希望把做成千億級收入規模、亞洲領先。
那時,新興的金融科技行業瓦釜雷鳴,說白了,主要就是搞P2P。
先鋒系的投資逐漸伸向航空、網約車、法國酒莊、比特幣礦機等等應有盡有:
先鋒金融的優勢在于擁有十八般兵器,不用像義和團那樣靠拳頭和符咒去打仗。
2017年底,是先鋒系事業的最高峰——網信公司拿到了國內頂級投資機構和個人的三輪融資,G20峰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達沃斯和APEC會議上都有先鋒系的身影。
集團兵強馬壯,張振新旗下員工達到2萬人。
2018年春節,張振新給全體員工寫了一份信,回顧了15年創業路,信心滿滿地展望下一個十五年:
未來已經到來,只是還分布不均。
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七歲之前,張振新的人生都是春天。
直到2018年下半年開始。先鋒系旗下的P2P平臺網信集團出現了兌付困難,從這天起,數十萬出借人被拉入了泥潭。
整個先鋒系的資金問題就此暴露在陽光下。
今年年初,網信證券的資管計劃終于出現了逾期。在7月23日的一封內部郵件里,張振新也終于承認,先鋒集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
實體經濟下行使得資產端資產質量出現了嚴重下滑,抵押品價值縮水,處置難度增大;同時我們遭遇了一些惡意逃債的企業和個人。
先鋒系的朋友說,2017年以來的幾筆重大投資出現了失誤。包括2017年收購平安證券,2018年入股綠城中國,大量持股被平倉。
再加上主導并購香港人壽失敗,2018年下半年,重倉押注比特幣的先鋒系又迎來了數字貨幣的暴跌。
這帶來了上百億元虧損。
回頭看看,危機從幾年前就已經埋下,先鋒系的多元化背后,是經濟去杠桿之下資產質量的下降。
究竟是多嚴重的資產荒,才會讓一家金融巨鱷拿著投資人的錢去做比特幣的投資。
而去杠桿大背景下的網貸政策收緊,給了先鋒系最后一擊。P2P大佬們死走逃亡傷,中弘的王永紅和證大的戴志康也被送上一條不歸路。就連平安旗下的陸金所,也撤離了這個行業。
人生如戲。做過宋衛平老板、把湖畔花園賣給馬云的戴志康,四十年來功架十足。可惜就差個轉身。
去年下半年以來,先鋒系不斷瘦身,裁員,出售業務,清退高管,尋求外部資金,張振新賣掉了一些自己收藏的藝術品。
7月16日,他還給一個核心高管的微信中說:
天道酬勤,我們再拼一把,辛苦了,一起努力。
張振新為了保持信譽,一直要求剛性兌付。這將先鋒拖入越來越深的泥潭中。他自己的健康也逐漸被消磨掉了。
近幾年張振新一直長居香港,除了因為先鋒系上市公司和海外總部在香港外,還因為他有多年的哮喘病。近幾個月,他一直咳嗽,經常靠酒精入眠。沒有人想到,隨著財富和資產的流失,他的健康也在一天天透支出去。
在內部高層會議上,他非常懊悔,多次表示自己后知后覺,剎車剎晚了。
失去實控人,對于創立16年的先鋒集團是巨大打擊。今年以來,先鋒系已經有大量員工離職。對于先鋒集團CEO張利群、網信集團的董事長李煥香、先鋒集團執行董事劉平這三位尚在崗位的高層來說,現在的確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了。
出現兌付危機后,先鋒系進行了一輪資產盤點,初步確定有200億金融資產。
戴志康以前說過自己為什么要做P2P:
就是做普惠金融,為人民服務。
他沒有想到這樣的結局。張振新也沒有想到,否則不會把家族拉進來。他的去世,對于他們家族而言也是一次毀滅性打擊。此前,張振新的妻子及弟弟都為公司簽署了多個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文件,涉及金額數十億元。
網信的債權人,很多是他的同學,親戚,多年的老員工。他的父親、兩個哥哥也都在公司購買了多個理財產品。
一個多月前,他的大嫂還上門找到先鋒大連公司,詢問自己理財產品的情況。
在去世前十幾天,張振新到英國看望妻子和孩子。倫敦時間9月19日這天,他在家里地下室大量飲酒后,暈倒在地,暈倒前他說:
我感覺不舒服,想站起來走走。
想不到,這句話竟然成了張振新的遺言。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