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黃成偉 本文原刊登于《瞭望》2015年第42期
中國是第一個提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發展中國家。1990年到2011年間,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4.39億,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先后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成就斐然。按照世界銀行[微博]的貧困標準(每天1.25美元,2005年購買力平價),1981~2011年,全球貧困人口從19.38億減少到10.11億,全球貧困人口減少9.27億。同期,中國的貧困人口由8.38億減少到8417萬(2011年),貧困人口減少7.53億。
世界銀行的評價認為,“中國在如此短的時間里使如此多的人擺脫了貧困,對于全人類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如果沒有中國的扶貧努力,在20世紀的最后20年,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數量不會有所減少�!甭摵蠂�[微博]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2013年3日在新華網發表題為《中國成功減貧給世界的啟示》的署名文章時說,中國的努力是使全球貧困和饑餓人口減少的最大因素。
10月16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習近平與出席論壇的外國領導人步入會場
中國是第一個提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發展中國家。1990年到2011年間,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4.39億,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2004年以來,中國糧食產量連續11年增長,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中國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先后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提升迅速,從1990年的0.502上升到2013年的0.719,指數上升高達43%。高出同期全球人類發展指數上升速度25.4個百分點。目前,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已經超過0.702的國際平均水平,并繼續推動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的穩步提升。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曾撰文稱,“中國將她的人民從貧困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脫離了出來,呼吁各國分享中國的減貧經驗�!�
中國的減貧與發展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經濟發展為帶動力量、以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為根本途徑,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與農民主體作用相結合,普惠性政策與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銜接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轉型和消除貧困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中國減貧的基本經驗包括:
一是堅持改革創新,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不斷出臺有利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發展的社會政策,為大規模減貧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二是堅持政府主導,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推進,集中力量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專項扶貧行動,針對特定人群組織實施婦女兒童、殘疾人、少數民族發展規劃。
三是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用發展來帶動減貧,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同時注重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其自身發展能力,發揮其脫貧的主體作用。
四是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與“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貧困地區和農村貧困人口普遍受益。
五是堅持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的路、水、電、氣、房等基礎設施,為貧困人口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六是堅持動員社會參與,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構建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
七是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開發式扶貧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在普惠政策的基礎上,對貧困人口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實施特惠政策;對貧困人口堅持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本文作者介紹:瞭望智庫是新華社批準成立的、立足于國情國策研究的智庫機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