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庚南
股市的“謠言”,如同叢林中飛揚的蝴蝶,只要有暴富的欲望之花盛開,就會有傳遞欲望的蝴蝶在忙碌。互聯網為謠言的創造和傳播提供了高速、便捷、隱秘的通道,能落網者畢竟是少數。靠簡單地堵,顯然會令監管部門力不從心。
在股市處于選擇性困惑的關頭,謠言的翅膀輕輕扇動便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引發股市的暴漲暴跌。謠言不僅給投資人形成誤導、造成傷害,而且也破壞了市場的秩序,加大了市場的脆弱性。這種“壞事”在股市的歷史中比比皆是。遠的不說,前不久,A股在5月28日的暴跌、6月4日出現的巨幅振蕩,背后就有“上調印花稅”謠言的“魅影”。
如何還股市一片凈土、一方安寧?6月5日,證監會[微博]集中部署了打擊股市謠言的“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共涉及16起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信息案件,鎖定五類違法違規行為。這一行動無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但是,專項行動對“謠言”的打擊畢竟有限。除了采取專項行動外,還應從謠言滋生的土壤、傳播的路徑、接受的主體等方面對癥下藥,構建和強化多維、立體、長效的“謠言”治理機制,讓造謠、傳謠者無處遁形。
一是建立違法懲治機制,形成強大震懾力。依法嚴肅查處造謠、傳謠以及炒作不實信息、誤導投資者和影響社會穩定的機構和個人,依法追究造謠、傳謠者的法律責任。同時,完善《證券法》,從立法層面上加大對謠言造市行為的懲處力度。
二是建立謠言索賠機制,加大造謠違法成本。凡是遭受市場謠言蒙騙、形成實際損害的投資者,都有權利向謠言編造者、傳播者提起民事訴訟,獲得民事賠償。謠言生于網絡,因此最好的對策是以網治謠,借助于網絡的力量,對造謠、傳謠者進行追蹤,使其無處遁形。
三是建立謠言消除機制,遏制謠言傳播蔓延。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輿情監測,發現謠言迅速出擊,讓謠言“胎死腹中”。有關方面應在第一時間對謠言涉及的事項做出說明,以防止謠言的進一步擴散,減小謠言對市場的沖擊。上市公司也應建立應急機制,做好危機公關。當然,對上市公司與莊家媾和,散布虛假信息的行為則又當別論。
四是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增強市場透明度。完整的信息披露機制、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傳播和流通機制,是對投資者知情權、選擇權及公平交易權的重要保障。因此,相關部門應建立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為股市投資者提供甄別謠言的利器。疏導消費者的信息消費傾向,加強正面的輿論導向,最大可能減少官方信息與網民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對抗性。
相關敏感信息管理部門更應謹言慎行,特別要避免不負責任的所謂“辟謠”,切實提高公信力。不要反復上演“前腳拒后腳跟”,剛發布“辟謠”,緊隨其后的卻是“確謠”。要多一些信息透明,少一些模棱兩可。不要老是讓股民去猜,猜多了會生病的。對于敏感信息在未正式發布之前的泄密行為要嚴厲追究。
五是建立投資者教育機制,增強投資者對“謠言”的免疫力。證券公司要加強教育,通過典型生動的案例,幫助消費者提高甄別真假信息的能力,特別是識別謠言的能力。要增強公眾傳謠也可能被追究的風險意識,防止信息傳播過程中對相關信息的簡化加工、斷章取義。
沒有謠言舞動,是股市不變的理想;如同沒有蚊蟲的襲擾是叢林的美夢。雖然股市謠言不會絕跡,治謠之路漫漫而修遠,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端午節將近,附贈“驅謠”香囊一只,內藏識謠錦囊若干。
錦囊一:看臉色。根據國家政策來判斷消息的真偽,領會政策,順勢而為。如消息內容明顯有違政策導向,置之不理。
錦囊二:看出處。對所接觸的消息,看文章結尾是否署名或者標明出處,通過網絡查詢驗證。
錦囊三:看股價。若股價正處于歷史高位,出利多,需謹慎,切忌追漲。若股價處于歷史低位,出利空,可能是機構為打壓吃貨,利空作利多。
錦囊四:常識思考。比如“國務院多部門聯合會議的全部內容如下……”類的信息,多部門聯合會議必涉及國務院領導,則消息必見諸報端、電視,否則必為謠言。
錦囊五:理性思考。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比如陌生的薦股電話、短信,這是典型的撒網式營銷陷阱,置之不理。
錦囊六:逆向思考。比如高送轉等消息在股吧等媒介中流傳,往往是一個陷阱,“先知先覺”者或已建倉,就等你來“抬轎”。
(本文作者介紹:先后供職于工商銀行、人民銀行,現為銀行監管部門人士,長期負責小企業金融服務推進工作,潛心研究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