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車沒落:凱迪拉克搞不懂何為豪華 林肯被指配置摳唆

美系車沒落:凱迪拉克搞不懂何為豪華 林肯被指配置摳唆
2020年04月13日 07:30 財經國家周刊

  美系車被誰拋棄?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路夢怡

  不復往昔的背后,是美系車的固步自封和事與愿違。

  年初至今,擁有112年歷史的美系車代表——通用汽車,一直在“收縮”。

  1月,賣掉印度塔里岡工廠;2月,賣掉泰國工廠;3月,暫停一些新車研發,無限期停止北美工廠的生產活動,并暫緩發放員工薪酬;2021年前,將結束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的運營,完全退役澳洲國民車霍頓品牌……

  收購通用汽車印度和泰國工廠的,是中國的長城汽車。再往前追溯,2014年,美國代頓市的通用汽車裝配廠,也是被中國企業——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集團收購。

  一邊是急劇收縮,一邊是穩健擴張,通用與長城汽車、福耀集團的案例對比,正是美系車與自主品牌這兩年發展現狀的縮影。

  總銷量190.98萬輛,同比下滑23.04%——這是2019年,通用、福特以及Jeep等美系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成績單。

  中汽協的數據更是顯示,近三年來,美系車企市占率以平均2%的速度下滑。曾經位列銷量前十的福克斯、科魯茲、凱越等經典暢銷美系車型,正逐漸淡出大眾視野。

  美系車怎么了?中國消費者為什么不認美系車了?

  不好開?

  如果要細數美系車沒落的黑鍋,“車不行”絕對要背上一個。

  以前一提起美系車,很多人都有個印象——耗油。

  由于美國汽油、柴油比較便宜,而且美國人對車內的空間要求較大,所以一直以來美系車傾向于研發大排量車型,并沒有把油耗的高低列入判定發動機性能好壞的主要指標。

  如今,隨著全球各地排放法規逐步嚴苛,大量美系車也開始走小排量車型路線。不過因為此前技術積累不足,要研發一款兼顧動力、油耗和經濟性的發動機,制造成本會直線上漲。

  不少美系車企另辟蹊徑,想了一個解決辦法——三缸發動機。也由此,美系車打開了三缸機的潘多拉魔盒。

  三缸機更多被業內認為是個應急方案

  在中國市場,使用三缸機最多的就是美系車企。通用旗下的別克英朗、GL6、雪佛蘭沃蘭多均使用了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福特的主力車型福克斯和福睿斯,也是全系三缸。

  顧名思義,相比大多數車企搭載的四缸機,三缸機少了一個“缸”。發動機做工時,必須完成進氣—壓縮—做功—排氣這四道工序,四缸機是四條活塞連桿協調運動,每一個氣缸會依次做上述四個步驟,得以連貫實現動力輸出。

  三缸機雖然能節省一定成本,但先天“斷臂”的三缸機會出現動力輸出的空檔期,所以起步時很容易出現噪音和抖動的情況。雖然采取了雙質量飛輪、平衡軸等技術措施來減震,但三缸機的表現,也只能說是接近于四缸機。

  所以,不少中國消費者對三缸機的印象就一個字——抖。在網絡上,三缸機的汽車甚至被調侃是“拖拉機”。

  除了國人對三缸機的心結,漏油、斷軸、發動機異響等產品質量問題頻出,也讓美系車在消費者心中的陰影面積越來越大。

  最嚴重的的是2018年,Jeep爆發的車輛大規模燒機油現象,引發車主大面積維權;同年,通用汽車召回別克、雪佛蘭及凱迪拉克品牌車輛共計332.67萬輛,召回的原因是車輛前懸架存在問題,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失控,存在安全隱患。

  2018年通用汽車的驚人召回量

  332.67萬輛的召回數量,也創下一個紀錄,是我國自啟動汽車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以來,單一汽車企業實施召回車輛最多的一次。

  其實,美系車不行,不只是中國人感受,就連美國人,也開始對本土品牌喪失信任。今年初,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汽車評價報告——《消費者報告》發布基于42萬輛汽車數據得來的《2020年汽車質量報告》,在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沒有一家美系品牌。

  不好看?

  美系車內在頻頻掉鏈子,外在也逐漸失去了方向。

  什么是美系車風格?

  根據問答網站Quora上的討論,美國人認為美系車應該等同于“肌肉感”,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大、直、糙。這也是中國人對美系車的大體印象,如果再基于早期加長林肯、總統座駕的風格,可能還要加上“豪華”標簽。

  然而,這些特色在如今美系車的身上,已經越來越不明顯。

  早些年典型的美系風格是《綠皮車》《老爺車》等電影中那種方方正正、有著長引擎蓋、短后備箱的剛硬造型,不過上世紀90年代以后,這類車已基本被歐洲設計同化。

  《綠皮車》電影中經典的美式車

  美國社會學教授大衛·加特曼在《汽車鴉片:美國汽車設計社會史》中曾寫道:“美國汽車制造商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抄襲歐式空氣動力美學設計,以討好高端消費者。”

  如果說在美銷售的皮卡和SUV還能看到些美系風格的影子,那么在中國銷售的美系車,則完全失去了曾經的肌肉硬漢感覺。

  雪佛蘭科魯茲是最典型的例子。

  10年前初登中國市場時,科魯茲最受中國消費者認可的,就是它的硬朗外觀。那時候,市場上轎車造型大多以家用風格為主,外觀穩重到有些老氣橫秋。科魯茲是為數不多為的運動家轎,憑借有棱有角的大燈設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市場辨識度極高,月銷量時常突破1萬輛,巔峰時期年銷量達到25萬輛,被業內稱為“帥能當飯吃”。

  老款科魯茲/新款科魯茲

  但后來,科魯茲在中國進行了換代,外觀“套娃”同門兄弟沃藍達、邁銳寶就不說了,最致命的是,在崇尚大空間的中國大陸市場反其道而行之,縮減了長寬高,完全丟掉原本的寬大美式風格。

  這些改變很快收獲了中國消費者的用腳投票,科魯茲銷量暴跌,月銷量在一兩千輛左右,最終在上市10年之后的2019年,迎來了停產的命運。

  凱迪拉克也是如此。

  基于國人對其“豪華”的傳統印象,近幾年,凱迪拉克打出了“新美式豪華”的概念。凱迪拉克方面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曾表示,凱迪拉克CT4、CT5與全新一代CT6將共同構建起“新美式豪華后驅轎車家族”。

  然而什么是新美式豪華?可能就連凱迪拉克自己也沒有搞懂。“原來我們一直在強調新美式豪華,這個可能感覺還是比較虛了一點,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凱迪拉克市場營銷部門相關負責人曾如此坦承。

  當然,外觀這個標準見仁見智,而且這個鍋也不能完全扣在美系車上,逐漸失去設計特色,是全球車企面臨的共同問題。

  因為汽車的外觀形狀和車身比例對空氣阻力的影響占到40%,隨著碰撞測試、油耗指標等嚴苛限制,設計的發揮空間越來越小,模塊化平臺生產的大方向,也讓全球汽車設計不可避免地趨同發展。

  “套娃設計”成了汽車行業大趨勢

  配置升級跟不上?

  如果說美系車此前的問題有歷史遺留的無奈,那么在新一輪汽車產業智能化和新能源變革的背景下,本具先發優勢的美系車,也沒有把握住翻身的機會。

  先來看看如今整車必備的智能化系統。通用的安吉星系統,算是車聯網系統中的老前輩,它主要提供的是行車安全服務。

  客觀來講,這是比較具有前瞻性的智能服務,但由于安吉星系統的收費體系及功能分類復雜且不清晰,開通和續費的渠道非常多,導致不少車主反映使用的感受很不人性化,電話推銷車主安裝的模式也飽受爭議。

  福特的智能化困境也較為類似。

  福特早在2007年就發布了SYNC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如今大多數車型搭載的是福特SYNC 3系統,但很多設計被用戶說成“反人類”。

  以林肯MKC為例,這款車雖然系統支持語音指令功能,但用戶必須用設定好的口令,才能完成功能控制。而且,各項配置也摳唆得很,低配車型沒有配備GPS導航功能,并線輔助、碰撞預警等配置,也只有在高配車型上才會有。

  對比之下,即使是中低端的自主品牌,也會全系配備GPS導航功能,智能輔助駕駛大部分車型也會搭載,一些自主品牌更是把L2級別的駕駛輔助放到了10萬級別的車型上。

  有人評價說,自主品牌車載智能化已經走入更高階的嘗試時,美系車還在考量是否符合能夠滿足本土消費者的基本需求。

  新能源市場也同樣陷入落后的尷尬。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發展已經10多年,美系車的新能源車型少得可憐。通用旗下的三個品牌,總共只有兩款純電車;福特有一款純電車;Jeep僅有一款指揮官混動版,暫無純電車型。

  2019年7月,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2018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通用、福特、Jeep積分排名分別為倒數第三、第五和第八名。

  消費者“變了”

  汽車技術和行業快速變革,美系車沒有跟上節奏的這些年里,中國汽車市場的供需環境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在數字化技術快速普及下,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等新型出行方式重新定義了出行概念。憑借快捷、相對便宜的費用,以及與環保相契合的現代生活理念,中國消費者已經逐漸接受這些新興的出行方式,這導致汽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呈逐漸下降的態勢。

  “在綜合考慮了可選擇的出行方式、嚴重的交通擁堵和養車的財務成本等因素后,有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可能會選擇放棄購買汽車。”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蔡晴認為,“在中國,汽車長期以來被看作是社會地位的象征,但在參與我們調查的受訪者中,僅有不到50%的受訪者認為擁有汽車能夠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這一比例與我們在2014年所做的一項類似的調查相比是有所下降的。”

  那些對私家車有剛性需求的消費者,在消費選擇上也發生了變化。

  最明顯的是品牌方面的改變。不同于此前大家對合資品牌的追捧,J.D.Power2019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NVIS)顯示,自主品牌以四成的潛在購車者份額躍居各車系首位,且大部分自主品牌的潛在購車者份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得益于汽車“新四化”的趨勢,再加上中國政府的強大政策推力,電動、智能、年輕化的新能源汽車,成為越來越多數消費者選擇的方向。J.D.Power的數據顯示,因為配置而選擇意向車型的潛在購車者比例,從2016年的17%上升至2020年的43%,這正是自主品牌脫穎而出的原因。

  在大多數自主品牌領先一步的背景下,合資品牌也開始努力追趕。大眾汽車為新能源而建的MEB平臺已進入生產階段,豐田與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智能化領域的聯手布局,更成為諸多企業在今年的發力的重點。

  可見,“變革”二字,已經成為當下汽車行業的主題。而一些美系車企,還躺在自傲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不重視大變革的到來。

  錯過時機的反攻

  當然,美系車也不是完全沒意識到問題所在。

  今年2月中旬,最后一輛雪佛蘭英帕拉在通用密歇根州的工廠下線,隨后,該工廠將不再安裝發動機和變速箱,取而代之,將生產電動機和電池組。

  大象終于開始轉身了。

  通用宣布,將在2025年前投入超過200億美元用以開發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這也是通用收縮裁減員工、關閉工廠的原因——為轉型爭取充足的資金。

  從別國陸續撤退之后,通用將重點發力北美和中國兩塊市場。福特也開始積極迎合中國市場,不僅將在中國發布超30款新車型,為了推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本土化車聯網設置,福特與百度合作研發SYNC+系統。廣汽集團近日也向廣汽菲克提供委托貸款5億元,該筆資金投入將用于廣汽菲克Jeep品牌中長期產品規劃、加速全系SUV產品新能源戰略落地……

  “這是通用汽車歷史性的一刻;無論外界怎么說,我們將義無反顧地為此而努力。”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的話似乎表達了一些決心。

  激進的策略、孤注一擲的布局,這都是美系車開始反攻的信號,但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擺在眼前。

  首先是缺錢。通用、福特這類百年傳統車企包袱較重,在轉型新市場的同時,必須兼顧現存的燃油車業務,工廠重建、人員安置、技術投入……想要在有限的資金下保證產業鏈順利重構,并不容易。

  尤其是又遇疫情影響,資金的壓力更加巨大。近日,通用汽車撤回此前發布的2020年財務業績目標,并通過從現有信用額度中借款160億美元,將現金儲備增加一倍;福特汽車則決定暫停派發股息,啟用兩筆未使用的信用額度。

  能否解決轉型所需的海量資金問題,這為美系車的未來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

  其次是缺時間。美系車企規劃的電動車型在2021年才會大規模上市,2022年之后才會大規模上量,而這兩年正是傳統車企和新勢力爭奪市場的關鍵時期。

  特斯拉上海工廠 特斯拉會是美系車的新門面嗎

  無論是在新車型還是電池、工廠擴建上,德系、日系車企都將在這兩年推出全新車型或聯合伙伴成立合資公司,國內新勢力也已有幾款轎跑車型在發布的日程表中,這期間,沒有新車助力的美系車,將以什么做籌碼去競爭市場?

  智能化領域也遭遇類似的尷尬,雖然早前收購了Cruise等無人駕駛初創公司,但現實表明,美系車在智能網聯領域已沒有先發優勢,尤其在國內反而要依靠百度、斑馬等本土互聯網公司進行研發升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即使將押寶智能化,美系車在這方面也很難形成自己的主動性和獨特優勢。

  時間緊、任務重,美系車在中國沒有試錯的機會,而面對全球汽車市場下行的趨勢,美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每一步,都將如履薄冰。如果只能靠特斯拉撐門面,那么對美系車來說,將迎來真正的沒落。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余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系公號方。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福特 科魯茲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16 貴州三力 603439 --
  • 04-15 湘佳股份 002982 --
  • 04-15 萬泰生物 603392 --
  • 04-15 財富趨勢 688318 --
  • 04-13 金丹科技 300829 22.5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