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報道
第三方對比測試數據,提供靠譜的購物指南!
■按:
小米新推出的米家互聯網空調,你們會買嗎?
繼黑電領域成為互聯網企業與傳統制造業的戰場后,白電領域又迎來了他們的正面交鋒。
2018年7月23日,小米正式發布家電新品“米家互聯網空調”(下稱米家空調)。這款產品的發布除了豐富小米產品線外,也意味著小米正式向傳統白電領域發起沖擊。
然而,“米家互聯網空調”是真的能讓消費者驚喜,得到“高性價比”,抑或又是“探路者”的一個營銷噱頭?
?
扒一扒小米的空調歷史
早在2015年6月,小米曾聯合美的推出了i青春智能空調,但市場反響平平。
當時,i青春空調在外觀上并沒有表達出互聯網的智能基因,在價格上也沒有呈現出小米式的“高性價比”。通俗來講就是美的主導了產品生產,而小米只是給了點“智能操控”的意見,小米的參與度其實并不高。
?
▲i青春智能空調
?
2017年8月,小米投資的生態鏈公司智米科技(小米空氣凈化器的制造商)發布第一臺空調產品——智米空調(全直流變頻1.5匹分體式)。雖然這款產品在外觀上有著小米“簡潔冷淡”的品牌風格,但4399元的售價并未達到“高性價比”預期,它最終也并未冠以“米家”品牌。
而智米科技CEO 蘇峻曾明確提到:"大家一定要明確這是智米品牌的空調,不是小米或者米家,我們從來沒有想混淆這個概念。所以,小米或是米家這個品牌仍然與智米空調劃有明顯的分界線,最多我們只能認為智米空調是小米打開空調市場的“探路者”。
?
▲智米空調
?
經歷過“聯名”以及“生態鏈模式”的試水,小米依然沒有殺入到空調這個傳統領域。這是因為大家電廠商依然主導著整個行業,他們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而且建立了牢固的線下渠道以及品牌影響力。
而這一次,小米為了撬動市場,又踏出了堅實的一步,正式發布“米家互聯網空調”。
瞧一瞧米家空調的基本參數
根據“米家空調官微”的宣傳,這一次米家空調的主要賣點為“不將就的舒適,這一點很重要”。一語雙關地表示了他們家的空調能實現小數點后一位的控溫。
?
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確實很有新意。因為我們一般設定空調的溫度只能到整數,很少有到小數點后的。
不過客觀來講,消道長認為“設定溫度與實際控溫效果完全是兩碼事”。比如我設定了25.5℃,這只是出現在我的顯示屏上,滿足了我的視覺;而實際的溫度表現如何,皮膚上的溫覺是無法感知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算得上“精準控溫”,是8小時內的平均溫度與遙控器設定值接近?還是8小時內房間特定位置的溫度波動在很窄的區間?小米方面似乎沒有給出相應的實驗室數據去支持這個“0.1℃精準控溫”的結論。
根據GB/T 7725-2004《房間空氣調節器》規定,空調在正常使用下,當設定溫度在18至30℃之間的某一溫度時,其允許的溫度調節范圍在±2℃之間。換言之,假如用戶設定空調為23℃,房間的溫度波動范圍允許在21℃至25℃之間。
2016年7月,《消費者報道》曾參考該標準對大金、海爾、格力、美的、松下、志高等6品牌壁掛式空調進行“制冷舒適性”對比測試。當時的實驗環境為:模擬房間約15平方米,高2.6米;房間初始溫度30℃(室內)/35℃(室外);房間內布置兩個60W燈泡以模擬兩個成年人身體發熱;空調遙控器設定為23℃。實驗過程中,由測試員記錄房間內9個點在8小時內的溫度變化情況。
結果顯示,在平均溫度上,除了大金、海爾、志高逼近于空調設定值外,其余3款都與設定溫度相差較遠。在溫度波動上,除了大金控制在1℃以內,其余5款均超過2℃。完整版報告請戳這里《6品牌智能變頻空調測評:志高、海爾綜合表現最好!》
考慮到小米并沒有傳統空調企業深厚的技術積淀,產品模式更多是生態鏈企業支持或是委托生產,因此如果其空調缺乏相關的實驗室數據/報告支持,我們很難驗證“0.1℃精準控溫”的真實性。
在智能上的主要賣點就是“小愛同學”的語音控制以及米家APP遠程啟動,不過類似的設計都曾出現在美的、海爾、格力等傳統空調企業的產品上,而且從過去三年的智能空調發展勢頭來看,空調的智能屬性似乎并未解決用戶的痛點,也并未培養起用戶對智能功能的依賴。
?
?
不過,1.5匹變頻(三級能效&冷熱)只需1999元的價格還是足夠驚喜,因為知名空調企業同為1.5匹的產品基本在2500元以上。1999元的定價確實貫徹了小米一貫以來的高性價比(需另加200元安裝費)。
?
?
2013年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與董明珠許下了一個“五年之約”。相約內容為:五年后誰的營業額高,輸家將要賠給贏家10億。
眼看約期將至,小米已經將發展的腳步伸進了格力的領域。互聯網企業的浪潮正沖擊著傳統家電企業的堤岸。但無論如何,潮水退去后,用戶口碑才是產品的實力見證,也是五年之約的真正答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