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高盛曲線進入中國 > 正文
 

《財經》:高盛進入中國 證券業突破即將來臨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6日 19:49 《財經》雜志

  《財經》雜志8月5日封面評論:

  [評論] 職業金融家階層興起

  王爍

  醞釀近三年而操作一年有余的精巧運籌,終于導出一個引入外資市場化處置證券公司風險的創舉,中國證券業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即將來臨。

  ……

  7 月上旬,組建高華證券有限公司并與美國頂級投資銀行高盛公司合資的計劃,經層層上報審核,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

  在外界看來屬于“高盛進入中國”的這項計劃,其實包括著更深的內涵:對于中國證券業來說,這正可成為以市場化手段處置風險的新創舉;而正因行動主角是外資大行,這一嘗試的意義又可超出以往,成為中國證券業改革變局中的一大突破。

  《財經》獲悉,此項計劃醞釀近三年,操作一年有余,目前正處于中國證監會核定細節的最后階段。新公司框架大局已定。

  與外界的種種猜測不同,此番高盛有前提地進入中國,完全在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進行。未來的新公司其實是兩家:在中外合資公司,高盛僅控股33%;而與之合資的中資公司高華證券,則由中方100%控股。

  這個高華,是一個由職業金融家和企業聯手成立的證券公司,一家全新的民營券商。高華之“高”,即指高盛;它的使命,恰是將高盛帶入中國。

  三年運籌

  2001年年底,高盛公司首席運營官約翰.桑頓星夜飛回紐約百老匯街85號的公司總部,與董事長亨利.鮑爾森緊急磋商。

  時間可溯至近三年以前。

  2001年年底,美國著名投資銀行高盛公司首席運營官約翰.桑頓星夜飛回紐約百老匯街85號的公司總部,與董事長亨利.鮑爾森緊急磋商。

  桑頓返自北京。在那里,當時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現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與其作了直率的談話。周小川問道:中國資本市場要走向國際化,引入國際一流的投資銀行;高盛是否考慮以“買門票”的方式進入中國?

  桑頓告訴亨利.鮑爾森,他理解,來自中國證監會的這一表態,得到了更高層的認可。

  所謂“買門票”,當時尚不可能有非常清晰的方案。在中國監管部門的構想中,這大體上包含一整套安排:高盛幫助化解國內證券公司不良資產風險;與此同時,允許高盛提前進入中國證券市場。一切操作仍在中國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內行事。

  曾就職于中國證監會的一位前監管人員告訴《財經》,中國證監會的主要考慮,是要按市場化原則處理中國證券市場的風險。最初的設想,是邀請高盛與南方證券合資,條件相當優惠。南方證券在2001年間陷入深重財務危機,有可能成為第一家崩潰的老牌國有大券商,已經不是秘密。

  2002年,中國證監會負責人再度邀請高盛高層到京,再提“買門票”方案。前后接到中國證監會類似意向的還有其他四五家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其時,正值安然丑聞、世界通信破產連番沖擊華爾街,各大投資銀行在監管壓力下如驚弓之鳥。據《財經》獲知,除高盛明確表示可以考慮此模式進入中國市場外,其他接獲意向的投資銀行均未表現出類似的進取心,原因是“風險太大”。

  2002年底,中國證監會主席易人,原農業銀行行長尚福林接任。在此期間,高盛董事長亨利.鮑爾森保持著每年多次來華的頻率。鮑爾森與中國的關系有多條脈絡:他是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創會主席;他還是自然保護委員會亞太區理事會聯合主席,其主要職責之一即是與當地政府合作在云南辟建大型國家公園,并推進自然保育計劃。

  2003年夏天,尚福林跟鮑爾森見面,此次見面顯然是富于成果的:中方重申了對于“買門票”構想的承諾。相應方案可繼續操作。接近高盛管理層的知情人告訴《財經》,新任證監會主席在此事上所表現出來的“責任感”和“智慧”給鮑爾森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個由鮑爾森直接領導的專案小組隨即在高盛內部成立,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的計劃正式啟動。

  Hank’s Project(漢克項目):高盛破解不合資之障

  在高盛內部,中國合資案有一個簡單的名稱:“Hank’s Project(漢克項目,漢克是高盛人對鮑爾森的昵稱)”。毫無疑問,鮑爾森是中國合資案策劃人、支持者和最終決策者。

  進入中國是否值得?“這個問題對鮑爾森來說幾乎是多此一問”,一位高盛公司人士說。剛剛興起的中國資本市場,已帶給了全球市場太多的驚奇。僅以高盛參與其事者而論,中國電信1997年開創了中國大企業上市的先河;中石油2000年創下了中國大型壟斷行業全行業重組的紀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上市首開國有商業銀行海外上市之途;東風汽車集團與日本日產汽車合資也標定了中國公司合資案的空前規模。

  不過,高盛有長時間的私人公司歷史,不僅自珍品牌,而且從未有在外建立合資公司的先例。數年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針對其時市場上對其可能與中國某證券公司合資的傳聞,時任高盛亞洲主席的約翰.桑頓曾斬釘截鐵地說,“高盛從未考慮與人合資。”據記者了解,當年前世行駐華首席代表林重庚建議籌建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在華爾街最先試探的就是高盛。然而,此設想為高盛所婉拒,林氏遂登門摩根士丹利。

  此番,高盛終于決定啟動合資計劃,可以想知,這是相當艱難和重大的選擇。華爾街投資銀行業內屢有傳聞,稱高盛內部有人對此方案表示懷疑,當不為無因。最終,高盛選擇了前進,終究是商業理性占了上風。

  高盛急需在中國有所作為。除了2002年擔當東風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與日產汽車合資案的財務顧問之外,高盛近年沒有拿到令市場注目的大項目,以至于一位投資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高盛最近三年在中國沒有做過真正的deal(交易)”。此一評論或許過于刻薄,但高盛近年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與其國際頂級投資銀行的地位不符,卻是事實。

  由鮑爾森親自負責的高盛中國合資案小組成員中,高盛最高決策機構管理委員會成員麥克.埃文斯、高盛亞洲主席理查.諾德以及高盛原亞洲投資銀行部負責人、合伙董事總經理徐子望均在其中。三人均經營中國業務多年。其中麥克.埃文斯更在中國金融業及監管層頗受尊重,高盛擔任中國電信、中石油、中銀香港三大上市案的主承銷,均由他一手操辦。

  據說,1997年,中國電信完成里程碑式的海外上市后,當時任副總理的朱基接見了高盛的投資銀行家們。朱基問:聽說你們有一個很了不起的銀行家,把這個項目操作完成,他是誰?鮑爾森手指埃文斯。朱基又問,“這樣的人你們高盛有幾個”?鮑爾森回答:就一個。朱基說:“我們需要這種人的幫助”。

  高盛資深投資銀行家徐子望對此番合資項目亦是全力支持。徐子望系上海人,中國大陸留美學生出身,曾供職于摩根士丹利,后轉投高盛,隨著美資投行業務一起進入香港。徐在高盛長期負責中國項目,數年前就升至高盛的合伙董事總經理(Partner Managing Director)該職位為高盛所特有,原為合伙人制的高盛自1999年上市之后成為公眾公司,但對于特別資深和富于貢獻的董事總經理,會給予合伙董事總經理的頭銜。

  徐子望一度是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的掌門人之一,但2003年之后不再擔任此職。業內有傳言,說他“退居二線”。目前可知,“二線”并不寂寞。徐向高盛管委會提交的一份合資建議書,對于推進合資案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盛不合資之障既破,接下來的問題便是:與誰合作?如何操作?

  方風雷:“方風雷是rainmaker”

  盡管南方證券一開始是中國證監會的推薦對象,媒體一度傳言紛紛,但高盛從來沒有考慮過與南方證券合資。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在掙扎兩年多之后,南方證券于今年1月初被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和公安部“行政接管”,其問題的深重甚至超過了業界的想象。

  高盛手中有一系列金融機構、大公司及知名民營企業名單,但鮑爾森并不希望尋找一個現成的答案。他想起了中國朋友們提起過而他自己也相當熟悉的一個人:方風雷。

  方風雷今年52歲,每隔數年,他會讓人們大吃一驚:1997年推動中國電信在香港、美國兩地上市;2000年策劃盈動收購香港電訊;此番發起組建高華證券并與高盛公司合資案。

  方風雷歷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副總裁,中銀國際總裁、工商東亞總裁,三大國有商業銀行旗下的投資銀行方風雷均曾主其事,其間的起落與離合一言難盡。雖然不諳英文,沒有西方教育學位,但方風雷正是當前最值得海內外關注的中國投資銀行家之一,已成為業界共識。

  ——1997年10月,亞洲金融危機波及香港市場,正逢中國電信在香港上市,“方風雷在掛牌前夜給我發來一份手寫傳真:‘此股為941,正為九死一生。’果然如此。”時任信息產業部部長的吳基傳事后每念及此均感慨有加。

  ——“方先生對這宗交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3月,盈動CEO李澤楷告訴本刊記者,其時他剛剛完成收購香港電訊;

  ——“方風雷是rainmaker”。這是高盛自己對方風雷的評價。一名高盛資深投資銀行家曾如此說,“他能使事情發生(He makes things happen)”。

  “Rainmaker”,意為造雨者,是投資銀行業界對一名投資銀行家的極高評價,指其可“呼風喚雨”,創造時勢。從1997年中國電信上市到2000年中石油重組,高盛與方風雷多次在重大項目上全面合作,相知頗深。

  盡管如此,在選擇方風雷之前,高盛仍作了大量盡責調查。據了解,高盛曾非正式地向中國相當高層的金融機構監管人員了解過對于方風雷其人的看法。在這個層次以下的調查當然更加詳盡周密,而結論顯然是正面的。

  “我們想請方風雷已經很久了。”高盛亞洲主席理查德.諾德說。這是在2003年11月底,上海四季酒店,高盛亞洲公司投資銀行部門的年會在此舉行。高盛的投資銀行家們在年終的松馳氣氛中釋放一年來的緊張。方風雷則在一間安靜的房間里與高盛第二號人物勞埃德.布蘭克菲恩及理查德.諾德會面。高盛內部一位知情人向記者透露,這其實是高盛對方風雷的最后一次面試。此后,高盛最高決策機構管理委員會決定推進合資方案,他們在中國的合作者定下來了。

  高華證券:數千萬美元股東出資從何而來?

  北京市朝陽門外大街中國人壽大廈5層,是“厚樸投資有限公司”一度棲身之所。

  “厚樸”之名為方風雷所自取,熟悉他的人不會吃驚。可能與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二、在家中以忠厚見長有關,方風雷雖然近20多年來也有過不少叱咤風云的日子,但一直給人憨厚的感覺。

  “投資銀行界的人都太聰明了”,他入行后感觸尤深,所以取反其道而行之之意。

  方風雷成立“厚樸”意在何為?曾使記者大感困惑。直到今年方始獲知,這正是方風雷團隊高華項目運籌的基地。

  聚集于“厚樸”的方風雷團隊中的主要成員,成為三家在北京新設立的投資公司的股東。據《財經》獲得的有關工商注冊文件,三家投資公司目前有六名股東,為方風雷、章星、查向陽等資深投資銀行家,多有供職于中金公司、中銀國際或工商東亞的履歷。

  據接近項目籌備工作的市場人士透露,待審批程序完成,方風雷等人擁有的三家中國公司將有可能持有高華證券主要股權,另外的小部分股權則由外部投資人持有,目前已經鎖定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高于一切華證券將注冊為綜合類證券公司,其注冊資本至少需8億元人民幣,均為股東現金出資。在這里,方風雷等人擁有的三家中國公司合計出資折合至少將超過7000萬美元。

  關鍵在于這數千萬美元從何而來?

  方風雷雖然數年來以市場人士身份在國內投資銀行業任職,但收入來源只是薪酬,顯然,這筆出資只能依靠融資。

  據《財經》多方了解,得知拿出這數千萬美元向方風雷團隊進行貸款的一方,正是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公司。此消息最在于3月底即見諸國外謀體。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盛做此安排,自然需要得到回報。分析人士稱,此項資金安排,很可能包含著高盛為未來預作的安排。按市場上的通常辦法,或許正是方風雷團隊所持的高華控股權的選擇權(call option),即在未來政策許可的時候,高盛有權從方風雷團隊手中購買這部分股權,從而直接掌控高華。

  分析人士認為,高盛關于購買選擇權的條款,很可能會寫入有關合同。而中國證監會最終能夠接受相關條款,則意味著中國投資銀行業朝向未來開放的又一種進步。當然,基于中國有關法規,選擇權的回購價格可能很難在合同中確定。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選擇權不同于實際權利,在行使之前并不意味著高盛擁有對高華的管理權。據悉,高盛業已做出書面承諾,在可以行使選擇權之前,不會對高華形成任何形式的實際控制。

  事實上,以個人名義向外國金融機構借款,這是建國后利用外資領域的第一個案例。這一借款得以實現,也意味著此舉得到了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的認可。可以想知,此次政策突破的基礎,意味著更廣泛意義的對于中國金融對外開放趨勢的認同。

  方風雷等人間接擁有高華控股權,一旦獲得中國證監會明文批準,也將是第一例。未來方風雷團隊是否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層,目前尚不得而知。無論如何,這一結構在中國證券業已是創舉。

  中國的證券公司原本均出自國有,隨著近年來股份制改革的推進,業內對管理層持股不僅心向往之,且暗中操作者亦大有其人,為監管層和業內所心照不宣,查諸中國證監會規章、文件,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并無管理層不得持有證券公司股權的明文規定。此次高華證券大膽突破,方風雷等人以真金白銀購入股份,透明操作,若獲監管部門批準,大有可能在業內引來深廣的回應。

  不過,外資給個人貸款,以及方風雷等人最終持有證券公司主要股權的透明化操作,這兩大突破,尚不是此番高華沖擊的全部。

  高盛“捐款”

  “我們的主要考慮是按市場化方式處置風險,所有的運作都在現有的法律法規范圍內進行”

  關于高盛擬捐贈一筆款項,以“買”得提前進入中國證券業的入場券的傳聞,由來已久,且版本頗多。

  《財經》從接近海南證券監管部門的知情人處獲悉,早在2003年、2004年之交,高盛就曾提出一筆“捐贈”計劃,當時估計為3.8億元。此計劃在中美數月間反復磋商數次之后,得到了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和美方的認可。

  按照該計劃,高盛公司“愿意幫助解決中國證券公司問題”,作3.8億元人民幣的捐贈(donation)。該筆捐贈被用來解決海南證券挪用個人保證金所造成的窟窿。

  海南證券是中國處于關閉邊緣的中小型證券公司之一,由于國債回購糾紛和挪用保證金問題,早已經處于業務停滯狀態。有報道稱其從2000年開始,即“已經無任何財產可以被執行,資產已經基本被法院凍結”。目前,海南證券所屬八家證券營業部已被同屬海南的金元證券公司托管。

  按照捐贈計劃,自始至終,高盛與海南證券并不直接發生關系,3.8億元的具體接受者是金元證券,“捐贈”事了,即再無瓜葛;不過,業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高盛“捐贈”與高華成立,當為一整套安排中環環相扣的兩個部分。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解釋稱,這也可以理解為化解海南證券金融風險方案的一部分。海南證券個人投資者超過12萬人,“捐贈”方案提供了恰到好處的風險化解方法。

  事實上,由于許多證券公司在2001年至2003年的跌市中難以繼續,問題證券公司的處置,越來越成為中國證監會的日常要務。付費獲得市場準入,至少對于內資來說,至遲從2002年初起,即不鮮見。

  當時,中銀國際證券公司將原港澳信托下屬的20家證券營業部收入囊中,即開此先河。中銀國際出資9億元填掉港澳信托證券業務的窟窿,開啟其自香港回歸內地的“返鄉之路”。自此以后,云南證券、珠海證券均以類似方式處理,并形成新的套路:出資者出資解決問題證券公司個人賬戶窟窿,接管其證券營業部,獲得證券牌照,成立新證券公司;原證券公司轉為實業公司,其他債權債務關系一并轉移,原名稱消失,實業公司作為承債主體繼續存活。

  以此方式處置問題證券公司,由于解決了股民保證金問題,震動較小,看來是中國證監會的首選方案之一。此次高華的突破,不過是出資者來自外資金融機構而已。

  按照中國加入WTO的承諾,中國將在2006年向外資全面開放銀行、保險業市場,但證券業對外開放,并未有承諾的明確時間表。以付費換取國內資本市場通行證,對于國外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需要左右權衡的主題。天平的一頭是早進入一年或兩年能帶來的好處,另一頭則不僅是表面注資的成本,還包括與己合作的國內證券公司的未知黑洞,以及潛在的品牌風險。

  對于國外金融機構來說,由于中國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時間迫近,前者的價值正在迅速耗散。如果說,兩年前證監會還覺得有可能以準入換得高盛援救南方證券的話,那么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

  其實,3.8億元不僅僅可以看作是高盛準入的代價,還可以看作是一個表達誠意的姿態。據海南有關方面透露,因為在今年春節后對海南證券保證金缺口有了更準確的統計,最初擬議中的3.8億元“捐贈”,已經提升至5.1億元。高盛對“捐贈”額的變化并不計較。而對于中國證監會來說,無論是3.8億元還是5.1億元,于處置成批問題證券公司的大局更是無足輕重。打動中國證監會及更高決策者的,不是這筆“捐贈”本身,而是高華證券及其將高盛引入中國的整套方案設計所展現的構思及前景。這正是中國證券行業目前之所需,正因為此,中國證監會樂見其成。

  “我們的主要考慮是按市場化方式處置風險,所有的運作都在現有的法律法規范圍內進行。內資證券公司持股100%,外資證券公司持股33%。當然我們也希望外資能進來,但必須合法。所以,處置風險的考慮居于首位。”證監會一位負責此事的官員有此評論。

  合資證券公司:高盛很可能將把自己的品牌放在未來的合資公司之中

  組建高華證券,只是高盛與方風雷合作計劃的一部分;更準確地說,只是上半部分。

  《財經》了解到,以方風雷團隊與聯想為股東的高華證券成立之后,下一步的計劃即是高華證券與高盛合資。這就是目前在海內外媒體爆炒的高盛合資行動。

  自從湘財證券與里昂證券于2003年4月合資成立華歐國際證券公司以后,中外合資證券公司截至2003年底為兩家。這些公司的設立均根據2002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外資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1/3。

  未來將設立的高盛合資公司,顯然只有在此規則的框架內行事。高盛在其中的持股比例將為33%。

  關鍵是和誰合資。恰如多數美資大行雖然覬覦中國,卻一直行動遲緩一樣,高盛雖有意進取,但也最關心控制權與合作對象。眾里尋他千百度,高盛最后的選擇,是方風雷,是支持方風雷創建一家高華證券。

  于是,與此前所有參股合資證券公司的外方金融機構不同,高盛在未來合資公司中的本地合作者,不是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浸淫多年的任何一家老牌證券公司,而是完完全全新設立的高華證券。高盛勿須面對參股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公司們或多或少都已經發現的“中國特色”,勿須擔心為合資方的資產質量或者聲譽所累,更不用擔心在什么地方潛伏著地雷。

  最根本的是,出現磨合問題的風險亦被降到了最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高華證券由方風雷團隊控股,他們是高盛“友好的合伙人”,另外一家股東聯想則是高盛的長期客戶;而在政策允許之時,高盛有權收購方風雷團隊的股權,從而直接控制從高華證券到高盛中國的整個平臺。

  環顧整個中國證券業,沒有一家外資投資銀行獲得了這樣好的機會。正因如此,知情人稱,高盛很可能將把自己的品牌放在未來的合資公司之中。投資銀行業一直認為,高盛的品牌,正是其最大財富。

  把高盛的Franchise帶到中國

  “把事情做下來,”中國證監會一位高級官員說,“做成一個樣板”

  細審高華證券與未來的高盛合資公司,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其精妙之處還在于,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在恰當的時機,這一架構可以實現全功能投資銀行(full service)的全部內容:高華證券是綜合類證券公司,可以做與其他國內綜合類證券公司一樣的所有業務;高盛合資公司是合資證券公司,海外業務正是其所長。

  當然,兩家公司在法律上仍是兩家獨立的證券公司。然而,獨立之中,協調趨勢是可以想見的。知情人透露,很可能在開張伊始,合資公司即委托高盛進行管理;而內資的高華,則由方風雷團隊進行管理,與此同時,通過高盛進行“技術轉讓”,使之有更高的起點。

  在操作上,此舉也并無困難。凡是在現有監管框架下能由合資公司做的業務,就都由合資公司來做,高華證券只做合資公司目前不能做的業務。這在業內人士看來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高盛目前的中國業務組有20余人,分布于北京及香港,在北京即租下了國貿二座頂層半層樓面。高華證券與高盛合資公司成立,高盛目前的中國業務組何處去?

  接近高盛中國業務組的業內人士稱,未來這部分業務人員將并入高盛合資公司,以避免沖突,增加協調性。

  倘如此,則供職于高華證券、高盛中國的投資銀行家,很可能享有與高盛全球統一的薪酬安排。

  顯然,基于其全球競爭對手摩根士丹利的中國經歷,高盛作出了自己的判斷,制定了新的策略。

  摩根士丹利與建設銀行于1995年合資成立中金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合資投資銀行。然而,摩根士丹利并未將其中國業務小組并入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內部亦未能采用與摩根相同的薪酬安排。

  在創建至今近十年之后,摩根士丹利與建設銀行所組建的合資公司成為中國大型國企海外上市的主要管道,所獲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國內資本市場上也帶來諸多創新。但自上世紀90年代末,摩根士丹利與合資公司漸行漸遠,逐步淡出對公司的管理,亦從此不再輸入投資銀行技術,演變而為被動投資者。不少識者引以為憾。

  正因為此,金融圈對高盛進入中國能帶來何種變化,抱有相當期待。此次架構雖設計精密,但要實施,端賴乎天時、地利、人和。《財經》從去秋即對此計劃進行跟蹤,獲知是項行動得以最后批準,的確是經過了種種曲折,但卻一直得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關鍵部門的支持。

  一年來,中國證券業繼續在市場風流中沉浮,而新力量的進入,新制度的拓開,正是業內各方的殷殷期盼。

  從高華成立,到高華與高盛合資,整套安排的實質,似乎是監管部門的一種嘗試,嘗試將一家國際一流的全功能投資銀行引入中國證券業——“用一種特殊的安排將高盛的franchise引入中國”。正是這一點,打動了各方:現在的中國,需要高盛這樣的一流投資銀行。

  “把事情做下來,”中國證監會一位高級官員說,“做成一個樣板”。

  ****

  據記者了解,在未來的高華公司和高盛合資公司中,方風雷可能將任董事長。

  嚴格地說,方氏的投資銀行業生涯當從1995年6月中金公司成立算起。此時,他以市場人士身份受聘于新成立的中金公司任副總裁,后來又于2000年春轉場中銀國際,擔綱總裁(CEO)一職。2001年春以后他曾經歷了沉寂期,在哈佛大學商學院高級管理研修班沉吟數月,又與妻子和一雙兒女在紐約小住,過了一段每日在中央公園讀英文的日子。

  可以想知在紐約期間,不甘寂寞的方風雷應與華爾街人多有深談。2002年初回到中國,他顯得思路大開,對正處在安然事件沖擊中的投資銀行業有了更多領悟。

  是年8月,方風雷受聘出任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的合資投資銀行工商東亞總裁。任職一年即離開,有些戲劇性地完成了他任職中國三大國有背景投資銀行的職業經歷。

  離開工商東亞的方風雷會去哪里,一直是投資銀行界富于想象力的話題。《財經》記者曾聽到種種版本,自去年底,“高盛中國”計劃在業內相當范圍已經有聲息。

  據《財經》了解,長期服務于國有金融機構的方風雷,此次下決心與高盛深度合作,也曾思忖再三。“那天我想了整整一夜。”方風雷曾對身邊的人如此透露。據說他一直在想,究竟是做一家純粹的國內民營證券公司,還是與外資合作。最終,選擇了后者。  “我覺得,一是要把第一流的投資銀行引進來,”方風雷說,“二是一定要給中國資本市場帶入競爭因素。”

  亨利.鮑爾森

  美國高盛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

  1968年在達特默思學院取得學士學位,1970年獲哈佛大學頒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0年至1972年擔任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助理,1972年至1973年擔任總統辦公室助理。

  1974年加盟高盛,1982年成為合伙人,1990年出任集團投資銀行部聯合主管,1994年晉升為總裁兼營運總監,1998成為高級合伙人之一。高盛于1999年上市,鮑爾森隨即成為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

  方風雷

  方風雷生于1952年,1968年到內蒙古農村插隊,1970年12月入伍。后復員回京當工人,直至1978年恢復高考,遂考入廣東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修中文,輔修經濟學。

  1982年大學畢業后,方風雷分配至外經貿部,在部紀檢組工作,后調至河南省經貿廳,1985年擔任河南省外貿總公司(中原國貿)總經理,后任河南省經貿委委員。

  方風雷曾在90年代初移居美國,1992年回國,在海南經商。1993年回北京參與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籌建。1995年6月25日,中金公司成立,方風雷出任副總裁。2000年春,方風雷離開中金公司,轉任中國銀行下屬在香港的投資銀行中銀國際總裁。他于2001年春離職,后赴哈佛大學商學院完成高級管理課程(AMP)。方于2002年回國,出任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的合資投資銀行工商東亞總裁。

  2003年9月,方風雷離開工商東亞。

  (本刊記者李箐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報道:

  《華爾街日報》:高盛取得在華合資投行主導權

  傳高盛借款1億美元 方風雷組建高華證券已獲批

  業內人士認為高華決策權歸屬最終取決于業績

《財經》2004年8月5日刊目錄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高盛進入中國
[評論] 職業金融家階層興起

特稿
半島電視臺解秘

中國新聞界第一次近距離觀察近年來迅猛崛起、同時收獲聲名與爭議的阿拉伯世界當今第一強勢媒體

財經觀察
統計數據誤差的制度反思

經濟全局
增值稅轉型試點即將啟動
幾度延宕的增值稅轉型試點方案,目前正在國務院審批過程中。新方案作了一些細節調整,獲批后將上溯至7月份執行

長嶺資產評估迷霧
處在重組進程中的陜西省屬國有企業長嶺集團三次資產評估的結果,前后相差6億多元

利率風險制約加息可能
目前中國運用一般性的、“教科書式”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時機還沒有到來

無須過慮利率風險
商業銀行存款和貸款的重新定價期限是非常接近的,并沒有巨大的負債敏感性缺口

[評論·中國經濟] 預測錯誤后遺癥
經濟中結構問題相當突出,一個基本原因是前些年的預期錯誤,所導致的當前供求狀況并不是長期的供求均衡狀況

[評論·海外經濟] 尤科斯沖擊波
尤科斯危機影響了國際石油市場與世界經濟景氣,對于正在痛苦轉型中的俄羅斯經濟更是首當其沖

市場與法治
趙洪彥案未了局
一起人事組織系統的網狀腐敗“窩案”隱現黑龍江買官賣官鏈條

廣東交通廳長牛和恩受審
貴州省交通廳廳長盧萬里案發牽出廣東省交通廳廳長牛和恩,而聯結粵黔二省交通系統腐敗案的關鍵人物,則是一身兼為兩位廳長姻親的謝飛

修補《公司法》
新《公司法》應當提供一個一般性的規則,一旦中小股東利益受損,可以依據該法提起訴訟。一言以蔽之,修改后的《公司法》應該具有“可訴性”

政策出臺的時機與形式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應考慮與《行政許可法》更好地銜接

觀點評述
制造金融黑洞的機制并未消失
要預防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必須在銀行改革、金融市場規范與監管建設方面加大力度,抓緊建立適合于現代市場經濟的金融體系

預防慢性金融危機

資本與金融
金融人事大調整
2004年以來的金融人事調整規模之大為近來少見

誰來重組德隆金融迷宮?
市場關注的是,德隆危機處理是否會成為中國金融機構的第一次市場化重組實驗

券商“三大鐵律”瓦解
中國證監會于2003年8月提出的“三大鐵律”——即券商不得挪用客戶保證金、委托資產和托管債券的規定正在悄悄地軟化,漸漸屈從于券商風雨飄搖、無計可出的現實之下

國債回購秘密

“太保”“凱雷”分手邊緣
面對太保整體上市的強烈意愿,主張分拆上市的境外投資者凱雷日漸被動

[滬深股市] 看多上游,看空下游
由于國際原材料價格跟中國投資需求有密切關系,中國股市的盈利周期與投資周期的關系比與總體經濟周期的關系密切得多

[香港股市] H股在惶惑中徘徊
國企紅籌中資股的基本面最快也要到第四季度才有可能重新好轉

產業縱深
誰來普遍服務?
電信普遍服務基金從何而來?對電信業競爭格局有何影響?

寧波建龍重組僵局
民營企業上馬的違規項目,是否一定要讓國有企業控股才可以放行?

誰左右汽車市場?
中國的汽車市場仍不成熟,“跟風”仍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作用,使市場時而上行時而下跌

公司透視 TESCO搶食大賣場
TESCO收購樂購,僅僅是外資超市長驅直入的開始

財經動向
[追蹤] 鋼價復位
產業監管的政治經濟學
農發行舊案重提 兩任副行長“雙規”

隨筆 
巴菲特錢多神傷 

  相關專題:

  財經雜志秀之《財經》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溫柔妹妹之3D篇章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彩信推薦>> 只要確認訂閱,DV大獎就是你的! 迷你小熊 愛上洋蔥 動畫梁祝 更多專題>>
           
          [張國榮] 路隨人茫茫
          [蔡依林] 看我72變
          [刀 郎] 沖動的懲罰
          [阿 杜] 天天看到你
          [韓  紅] 北京的金山上
          [李小龍] 我的臉紅了
          [青蛙樂隊] 相愛的地方
          [毛豆寶寶] 2002年的...
          [特效] 豬叫聲
          [酷車] 蛐蛐聲
          [整蠱] 布谷鳥
          [電玩] 暴雨聲
          鈴聲搜索:   
          更多和弦 更多彩圖
               【中國聯通用戶 撥打1015901122 飛翔浪漫天空 1015901116 繽紛祝福/娛樂快報】

           ⊙ 分類信息 投資賺錢的秘密武器!失眠抑郁影響性生活 權威醫院治愈高血壓!
          ·高血壓人要“解放”! ·治愈魚鱗病的最新成果 ·治療皮膚癬的最新成果 ·永別了--皮膚癬!
          ·開麥當勞式的美式快餐店 ·開唐林香燒雞烤鴨店 ·迎春節快開花坊專賣店 ·高血壓——全新突破!
          ·8800元投資!88萬年利 ·粥全粥道,賺錢之道! ·普通人,百萬富翁的路 ·科學戰勝痛風、風濕病
          ·香港女鞋女包火爆招商 ·投資壹萬年利十五萬! ·攻克頑癬還你靚麗肌膚 ·讓病毒疣皰疹不再復發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