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 Irene Zhou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自阿里巴巴去年高調回歸港股以來,在美中概股迎來了又一輪回歸潮。6月11日,網易在香港正式上市。開盤價133港元,較發行價123港元上漲逾8%。京東預計將緊隨其后。
為何二次“赴港上市”成了中概股普遍的選項?
這又會否造成流動性沖擊?
科創板能否也分到一杯羹?
中國境內投資者能不能投?
今天筆者就將這些受到關注的問題逐一梳理。
美國上市標準收緊
5月20日,納斯達克正式收緊上市規則,將要求“限制性市場”企業的IPO募資額達到2500萬美元以上,或至少達到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這是納斯達克首次對IPO的規模進行限制。
納斯達克的新規并沒有特別指出中國屬于“限制性市場”,但根據路孚特(Refinitiv)的統計,2000年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55家中國企業中,只有40家的IPO規模超過2500萬美元,僅占四分之一,顯然中概股將受制于“限制性市場”的規模限制。
問題在于,納斯達克為什么要設置這樣一個高額的融資限制?
以中概股為例,其實目前很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構投資人,在發行過程之中,他們并沒有得到很多機構投資者的認購。
迫于發行的壓力和股東需要上市退出的需求,為了能成功發行股票,這些中概股企業最終選擇是自己籌資,將多余的、沒被機構認購的股票買下來。
而這種發行方式在當前的國際資本市場被稱作“親友股”。由于這類股票總額較低、盤子小,極易被莊家操控,成為擾亂資本市場的一個溫床。
這2500萬美元就是美國證監會為了將這樣的中概股攔住的門檻。
同一日,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了《外國公司承擔責任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
該法案的核心要點為,如果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因證券發行人采用了不受PCAOB監管的外國會計師事務所而無法審計特定報告,則證券發行人必須作出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的證明;如果PCAOB連續三年無法審查發行人的會計師事務所,則該股票將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
與納斯達克一樣,該法案沒有點名針對中國企業,但是PCAOB數據顯示,其無法審計財務數據的公司中,超過95%聘用了中國的審計公司。
簡言之,該法規要求外國公司通過PCAOB審計,否則該年將被認定為“非檢查年度”。連續三個非檢查年度的外國上市公司將被摘牌,無法繼續在美國交易所進行交易。
PCAOB是一個非盈利機構,監督想在公開市場上籌集資金的美國公司的審計。高盛認為,根據其當前的理解,如果該法案以目前的形式成為法律,將沒有追溯力。然而,該法案在提交眾議院時可能會被修改,相關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將負責實施。
香港將迎來眾多中概股
面對近期如此強勢的政策,中概股也必須準備“B計劃”。在港股二次上市目前可能是第一選項。
關鍵的原因在于,在港股上市,企業上市后股東拿的是外幣資產,資本使用的靈活性也將得以保證;同時,2018年港交所實行了大刀闊斧的生物醫藥板塊改革,放寬了上市標準,自此該類型企業在港股市場形成了集聚效應。同時,港交所也已經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
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科技、消費類企業為主,共251家,總市值達1.71萬億美元。
去年11月,市值最大的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本月,又有市值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十的京東和網易回歸港股。
港交所對二次上市的主要要求是——上市市值大于400億港元,或上市市值大于100億港元且營收大于10億港元;同股不同權(WVR)的任何受益人必須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不同投票權股份的投票權不得超過普通投票權的10倍;相關公司最近至少兩個財年有良好的合規記錄。
摩根士丹利測算,當前滿足港交所二次上市條件的在美上市中概股包括:網易、百度、汽車之家、58同城、微博、陌陌、新浪、攜程、京東、B站、唯品會等30多家公司;
瑞銀預測,當前,42家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資公司符合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要求,占中概股總市值的46%(5430億美元);
高盛測算,若基于每家公司的總市值,41家在美中概股應符合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條件,按同股不同權調整后的市值計算,該名單將縮減至32家。
如果中概股要退市,退市過程將如何進行?
退市一般分兩類——自愿退市,以及強迫或非自愿退市。
高盛認為,在前一種情況下,歷史先例表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大多案例都是通過管理層收購(MBO)或杠桿收購(LBO)、解除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然后在其他地方重新上市或私有化。以13家主動從美國證交所退市的在美中概股為例,從宣布退市到完成交易,用了198天時間。
關于后一類(被迫或非自愿退市),近年來有一些因為不合規并牽涉到司法訴訟而被強迫退市的案例,但它們可能不能作為最新事件的合理參考,當前涉及的公司,無論從規模和范圍來看,都明顯大于歷史案例。
從經驗來看,在美中概股在私有化或退市前,股價通常都會走高,但這種歷史經驗可能不適用于目前因廣泛監管而導致的退市情況。
機構會布局二次上市的股票嗎?
當前的一個問題在于,若某股票在香港(二次上市)和美國(初次上市)兩地上市,鑒于美國監管不確定性上升,投資者是否應該購買港股?
這一問題更多針對的是當前持有在美中概股的機構投資者。高盛認為這并不重要,因為美國存托憑證(ADR)和相應的港股是完全可兌換的(fungible)。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股價因美國收緊上市監管的消息而下跌,那么理論上,該公司的港股股價將受到完全相同程度的影響,因為套利將推動兩地股價趨同。
以當前唯一一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在美中概股阿里巴巴為例,其港股和ADR的平均價差不到2%,這也可體現出,阿里巴巴自2019年11月于香港上市以來,和ADR股價的較小價差反映的只是稅收和其他交易成本。
多數投行與眾多投資者交流后也發現,多數機構認為除非受到行政命令限制,否則美國投資者不太可能完全減持在美中概股。即使在中概股退市的情況下,如果該股票在另一地上市,投資者也可以將ADR轉換為港股。
瑞銀認為,若港股市場成為投資中國新經濟公司的門戶,全球資產管理者將樂于保持對這些香港上市個股的倉位。但一些僅被限于投資美國證券的基金和美國個人投資者,可能無法簡單進行換股。
那么又存在另一個普遍的問題——ADR的現有美國持有者是否有能力在美國境外投資?會否導致ADR被大量拋售?
“由于美國投資者無法投資港股而被迫拋售股票的情況應該是可控的,因為我們估計美國投資者目前在香港、A股和ADR市場一共持有約73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其中香港占總數的41%(即3000億美元),表明香港確實是美國投資者獲得中國敞口的熱門市場。”高盛表示。
以阿里巴巴為例,其前20位機構投資者(共持有24%的股份)主要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型國際投資者。此外,美國政府相關投資者(例如養老基金)也存在通過將投資業務外包給大型國際投資機構,間接持有對中國的敞口。
關注二次上市公司何時被納入“港股通”
對于個人投資者,最便捷的港股投資方式就是滬、深港通。但目前港交所和監管層尚未允許將二次上市的公司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名單,阿里巴巴也在名單之外,因此目前要投資二次上市的公司,唯有通過港股賬戶。
這也引申出了另一個普遍受到關注的問題是,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司有望陸續進入恒生指數,但何時才能被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名單?
阿里去年在香港二次上市時,內地曾與港交所達成過一項協議,協議的內容包括將二次上市和具有加權投票權的公司排除在滬、深港通的名單外。除非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聯交所重新修改協議。但是,各界也認為目前并不排除三者為阿里巴巴破例修改條例的可能性。
自美團點評和小米于2019年10月底被納入“港股通”合格交易名單以來,其獲得了最大的南下資金流入,金額分別達41億美元和22億美元。
5月18日,恒生指數公司宣布,同股不同權公司和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將有資格納入恒生指數(8月14日再次審核)。盡管不是必要條件,但投資者普遍認為,得到恒生指數公司的認可,對于未來將二次上市的中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是積極消息。
目前,在香港首次上市的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和/或A、H雙重上市公司可被授予納入“港股通”的資格。同時,公司上市時間需要超過6個月又20個交易日(尚不知是否適用于二次上市);除了上述兩項要求,二次上市可能還需要得到中國證監會和內地交易所的具體批準。
鑒于“互聯互通”名單的資格審查是每月進行一次的,這意味著,在內地監管機構批準的情況下,滿足前兩個條件的香港二次上市,可以在任何時候被納入“港股通”。
機構預測,若阿里巴巴被納入恒生指數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它將最高分別占3.8%和5%的權重,即代表4.5億~6.5億美元的潛在資金流入;此外,若阿里巴巴被納入“港股通”,在一年的時間內,將會有10億美元的潛在資金流入。
港股流動性沖擊可控
各界擔心的問題還在于,如果大規模在美中概股在港股市場二次上市,這會否造成巨大的流動性沖擊?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顯示,盡管中概股二次上市的流動性需求較大,但仍在可控范圍內。假設所有符合條件的超30家中概股大約在同一時間在上市,且每個公司將總市值的3.5%在香港二次上市,預計融資目標總額為145億美元(3.5%的比重是阿里巴巴、京東、網易二次上市市值比重的均值)。而這一融資規模還不到過去6年A股市場平均年度融資規模的6%,約占港股市場年均融資規模的17%。可見,短期流動性需求仍然較大,但鑒于近年來香港和A股市場的融資規模,短期流動性需求并非不可控制。
瑞銀也預計,香港股市的流動性充裕,足以接納這些公司。目前,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資公司總市值中阿里巴巴占50%,該機構預計符合二次上市的42家公司占46%(5430億美元)。假設未來12個月里,上述42家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平均發行規模為總流通股數的5%,則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70億美元,為過去12個月IPO金額(2990億港元/390億美元)的70%。
截至2020年5月20日,中概股總市值為1萬億美元,約占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總市值的42%(約2.5萬億美元),約占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2%(約8.5萬億美元)。
科創板仍需提升對企業的吸引力
當然,還存在大量并不符合在香港二次上市要求的中概股。
一方面,香港的上市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現在不符合二次上市要求的中概股將來可能會有資格。
其次,它們可以先從美國退市,然后選擇在其它交易所進行首次發行。上海的科創板就是一個選擇,高盛表示,因為科創板允許VIE結構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通過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的形式上市,而且科創板的上市市值門檻也比香港低很多。
近年來中國境內的上市政策放寬,對中概股回歸更為有利。當前科創板的一系列制度設計已經較為充分,上交所的上市企業服務中心也始終在積極對接潛在企業,不乏中概股會考慮到科創板上市,但挑戰仍存。
從美國退市的中芯國際已經成為了科創板上市第一股。從美國退市一年后,中芯國際帶著千頁招股說明書闖關科創板。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盡管中芯國際起初就表達了強烈的在科創板上市的意愿,但問題在于,這類企業在中國仍是少數。科創板的挑戰之一在于,當前似乎各界給科創板貼上了“硬科技”的標簽,這似乎在無形之中限制了科創板上市企業的類型。相比之下,未來實行注冊制的創業板則更加兼容并包和多元,這可能會給科創板帶來較大的壓力。
事實上,無論從輿論宣傳和機構教育的角度,科創板應該更為突出自身的多元化定位——IT、高端制造業、生物科技/醫療、新材料、綠色科技、互聯網等領域的企業都是目標對象。
小規模市場難以吸引大量國際優秀企業和資金的入市,且市場波動大,換手率低,流動性匱乏,交易量少,投資者獲得感不強。這也是科創板要抓緊引入‘壓艙石’企業的關鍵所在,這件事等不起、也慢不得。
另一大挑戰在于,在香港上市后,公司股東拿到的是外幣資產,部分企業有海外投資等資金運用需求,也有股東對上市地和計價資產有具體要求。據了解,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當前更有意愿赴港股上市。
挑戰還在于,中國內地的資本市場改革仍應該提升容忍度和積極性,應更敢于嘗試。當前,眾多生物醫藥企業更愿意在香港上市,而不是科創板,因為港股市場已經形成了集聚效應,這也得益于兩年前那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公布“引入同股不同權機制及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的改革咨詢總結,討論4年之久的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終于落定。允許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背后更是港交所為生物科技行業提供獨特的集資平臺,打造生物科技主要金融市場的野心。
在新修訂的《上市規則》中,對于從事醫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生產和研發,但尚未有盈利或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須滿足以下條件:預期市值不得少于15億港元;在上市前最少兩個會計年度一直從事現有業務且管理層大致相同,同時營運資金可以滿足至少12個月營運、研發開支的125%。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明煜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