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全球變局疊加百年一遇的疫情,上半年中國及全球資本市場表現一度驚心動魄,目前在政策支持等因素作用下逐步穩定。往前看,政策、疫情、中美關系等因素可能仍有階段性干擾,但市場可能會“有驚無險”,依然處于積極有為、優選結構的階段。
關于本周股市走勢,新浪財經通過梳理多家機構的交易策略,券商主推依然是聚焦內需和科技方向,此外,也有部分券商建議開始關注金融和周期性板塊。
中金公司認為,市場下半年路徑可能受內外部環境影響“先平后漲”,市場上行風險包括增長恢復好于預期、政策力度或海外需求恢復超預期等,下行風險包括疫情反復、政策退出節奏偏快、信用違約、中美關系惡化、地緣政治風險等方面。
配置上,中金公司建議短周期復蘇與中長期趨勢相結合;“新”為主線,階段性關注“老”經濟;把握三類行業,五大主題。
具體來看,未來3-6個月建議關注三類行業:首先是,內需消費相關板塊,包括部分泛消費板塊,如汽車及零部件、家電、輕工家居、酒店、旅游、傳媒互聯網等,以及上半年已經有所表現的食品飲料、醫藥等。
其次是科技、光伏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先進制造。
最后是部分估值不高、下行風險小、景氣程度已經或可能在改善的偏金融與周期類的行業,如券商、保險、龍頭地產、建材等。旅游行業如能源、供需結構偏差的原材料及部分中游行業繼續維持低配。
中信證券表示,A股整體處于均衡狀態下的結構再平衡狀態,6月下半旬開始海外風險因素增多,但實質性影響有限。市場向下有基本面和流動性支撐,向上有風險因素頻繁擾動,預計走勢仍維持平衡狀態。
配置上,中信證券認為,新舊基建和科技白馬依然是貫穿全年的主線,短期結構再平衡過程中,建議重點關注風險擾動期享受高確定性溢價的醫藥和消費龍頭。
華泰證券指出,6月建議重點戰略性把握供需均有變化的汽零、電動車、半導體、云、家電,維持對“地板上”的大金融的配置建議,此外戰術性關注計算機應用、營銷傳播。
安信證券則認為,未來幾個月A股的核心依然要把握住“復蘇牛”的大趨勢,短期如果因為對流動性和海外疫情的擔憂出現顯著調整,則是需要把握的機會。近期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蘋果鏈、云計算、互聯網、醫藥、通信、券商等,主題重點關注自主可控、衛星互聯網等。
國海證券表示,流動性的持續寬松將有效支撐股票市場,中長期看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權益市場步入長期牛市的基礎。中短期看,對經濟恢復的程度存在分歧是目前市場最大的矛盾,經濟的恢復程度和恢復路徑將直接影響市場的結構特征。疫情的二次沖擊對市場有一定沖擊,短期避險板塊值得關注。
該機構認為,經濟仍處于底部區域,很可能會進一步回升,金融和周期板塊有較好盈虧比,外需相關的低估值板塊有更好的彈性。
新時代策略建議,行業配置上,消費股繼續持有,存量資金已經配置到高位,但可以期待增量基金,消費可能會階段性類似2月的半導體。其他風格中建議關注券商、新能源車和消費電子。
西南證券表示,當前,整個科技產業正處于上行周期中,創業板的注冊制落地,有助于科技牛市持續邁向高潮。
投資策略方面,西南證券建議,當前處于向上周期的科技領域有:面板、消費電子、5G上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新藥、疫苗等。建議關注相關領域的龍頭標的。
興業證券表示,寬信用、資金直達實體繼續落地、夯實,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快速落地,國內外經濟復蘇加速,內外需共振期,CPI與PPI剪刀差有望縮窄,實體和企業盈利有望改善。展望后續,內部經濟加速、改革提速,在生機中把握確定性,結構性機會。外部市場的調整、內部疫情的“二次”壓力,對市場情緒有所影響,疊加本輪“藍籌搭臺,成長唱戲”反彈獲利盤較重,需要注意短期壓力。
行業配置上,興業證券建議,以家電、家居為代表的可選消費景氣向上的鏈條以及外資持續流入受益的重倉股,核心資產方向,如食品飲料、醫療設備等;看好大創新,尤其是硬科技,特別是5G應用(云、視頻等)、信創、半導體鏈條、新能源車鏈條、面板景氣等方向。
海通證券認為,美股前期高位附近再現大跌顯示其有一定的虛高:美股估值高盈利弱,上漲主要源于零利率,且結構分化嚴重,主要靠龍頭公司上漲。A股相比美股更健康,估值更低且基本面更扎實。短期回撤,整體是底部區域震蕩,為牛市3浪上漲做準備。
具體配置上,海通證券建議,三季度仍聚焦內需,如新基建(科技)、券商、汽車家電,低估行業的修復等催化劑,關注四季度窗口期。
浙商策略指出,疫情短期抑制市場風險偏好,對高度依賴復工復產的周期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但也不必過于擔憂疫情造成的影響,國內疫情防控得當,對經濟的沖擊或有限,內需恢復的進程不會受到太大阻礙。
行業配置方面,浙商證券建議把握三條投資主線:618購物節帶動電商消費、歐洲補貼加碼的新能源汽車內需以及確定性溢價較高的必選消費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
光大證券表示,配置上,關注的重點由之前的政策催化轉向盈利恢復的行業,可關注汽車、家電和輕工等可選消費和“補短板”的科創行業,留意金融和部分周期中上游行業的超跌反彈機會。(實習生 陳秋霞 肖桫)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