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16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中國“科”公司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舉行。來自監管層、上市公司、科創企業以及PE、VC行業的400余名嘉賓共聚一堂,就“科創時代的企業創新和政策護航”、“科技+資本or資本+科技”等主題展開熱議,共同探討中國經濟的未來力量。
同盾科技副總裁兼CFO陳達亮在圓桌論壇表示,關于資本和科技,今天的產學研體系,從科技到資本的變現跟很多年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二十年前,在西方的麻省理工大學等很有名氣的學校,通常一個技術先在學校里研究,生產一個產品再去大規模生產,這是傳統產學研體系。在原來體系下,資本是小小的撬動,給一個大學幾百萬投研經費,研究出來一個東西,就可以社會化的量產,然后博得資本的收益。
但今天中國,乃至整個世界主要的科技發展不是從大學里來的,比如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京東、百度,很多時候是在場景的應用當中去培養一些新的科技的東西,這些東西反過來當被驗證是一個成功的東西,商業上能賺錢,能夠獲得資本青睞,才會反過來回到大學里做進一步研究。換而言之,傳統產學研體系在今天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原來資本如果只是投到科研機構去,集中性比較高,意味著出成績可能性比較大,研究東西出來的可能性比較高。但今天如果把所有資本投到這個行業里、投到應用場景里、投到跨行業跨領域中小微企業里,對資本而言風險增大,因為投資不再像原來那么集中。這個過程中,對資本的考驗會更高,是否真正能夠投準一個行業。就像早些年有些投資機構投了20個P2P,覺得總有一個能上市,最后沒有一家真的能夠上市,所以對投資者要求更高。
這個過程中,孕育了科技和資本互動的機制,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一定需要一些技術,大數據的方法,人工智能的方法,去識別什么樣的科技公司真的是好的科技公司,對于科技公司而言,也需要做一些Tecfin的事情,用自己的方法論去獲得資本方的關注。
到底是資本+科技還是科技+資本,我自己的感受是現在產學研體系下,資本可能比科技更重要一點點,因為今天的投入不是從實驗室里的科技開始投入的,而是從不同的場景生態去布局開始投入的,所以資本可能是那個雞,先有雞后有蛋,資本和科技的重要性是一樣的,但比早一步。
責任編輯:王曦晨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