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石:內部文件清算小米投資者虧損額

曹山石:內部文件清算小米投資者虧損額
2018年07月09日 13:11 新浪證券綜合

新浪財經第四屆金牌董秘入圍名單出爐!7月18日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暨金牌董秘盛典隆重召開,重磅大咖、金牌董秘將集體見證榮耀時刻!【點擊查看】

  山石觀市 曹山石

  展示一份今年一月小米融資的機構內部文件,以此為最新樣本,可以直觀看到,好公司是如何讓投資者虧錢的——如果你不是一個好價格入場。

  周一在港掛牌上市的小米,發行價為17港元,諸多海外媒體據此計算,小米的市值僅約為485億美元(3804億港元)。

  這與周日雷軍公開信所言小米估值543億美元,存在出入。

  而無論采取那一種算法,年初這批一級市場投資者,在付出額度不低的管理費和近半年的時間后,都處于累累虧損狀態。

  當時,機構以此文件,最初估值560億美元融資,因太多人搶,最終以**0億美元估值實施融資。

  而打動投資者的是,是小米融資文件所言:目前市場對IPO估值保守預計為1000億美元。

  當然,最有意思的是,融資BP中對小米核心競爭力和布局理念的描述。

  這既回答了小米自認為是個什么樣的公司,也可以一窺小米生態鏈模式對傳統消費品行業有什么沖擊。

  而針對性的對此BP進行推敲,也能大致明白雷軍要價和市場估價之間偏差如何產生。

雷軍和公司管理層對外傳達的是,小米是一家純正的互聯網公司。

  雷軍和公司管理層對外傳達的是,小米是一家純正的互聯網公司。

  如此訴求不難理解,智能手機廠商的蘋果和三星PE均為6-20之間,小米需要先證明自己能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收和占領市場份額的能力,擺脫單純硬件廠商的身份,才能提升PE。

  然而,從公司的業務結構來看,機構認為小米是家不折不扣的科技消費品公司,而非純正互聯網公司。

  小米的互聯網服務主要包括三個部分:1)以手機APP和智能電視流量變現為主的廣告收入,2)運營線上游戲所獲得的分成收入,3)付費內容訂閱收入(音樂、文學、視頻)、在線直播收入和互聯網金融收入。

  與快速增長的硬件業務部門相對應的是,互聯網服務對小米公司營收的貢獻比例在近三年始終沒有超過10%,在2017年甚至同比下滑一個百分點到8.6%。

  盡管雷軍一直認為小米模式不依賴硬件賺錢而是主要靠互聯網服務來變現,但坐擁近2億MIUI月活用戶僅實現了57.9元的單用戶收入,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業務迄今并沒有亮眼的表現。

  小米的互聯網業務線在社交、游戲、廣告、互聯網金融等各條戰線上一直表現得不溫不火,以市場份額和影響力而言與中國頂尖互聯網公司相比差距明顯。

  在小米布局理念中,有三個圈層。依次是:手機及其周邊商品、智能硬件、生活耗材。

  而圍繞三個圈層,打造消費級IOT業務是未來最大看點,而借此業務出海可以使得小米最終邁向一家真正的國際化企業。

  愿景清晰,梳理機構整理的數據,現在來挨個挑挑刺。

  智能手機是小米起家的產品。由于占據著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核心入口,手機是小米必須捍衛的核心業務。然而,隨著智能手機風口逐步接近尾聲,未來小米手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場苦戰在所難免。

  根據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披露的數據,2017年的合計用戶數為14.2億(可以理解為在網的SIM卡數量)。國金證券研究創新中心通過技術手段跟蹤到中國在網的智能手機數量達10億部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過程已經完成,未來銷量的增速將逐步下降(IDC預測2017-2022年出貨量CAGR為2.2%)。顯然,行業的機會將來自于換機需求和產品的結構性變化。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前5大品牌占據了中國智能手機存量市場85.8%的份額,國產手機四大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增長迅猛,主要蠶食的是三星的份額,而蘋果用戶忠誠度較高,市場份額保持穩定。由于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告一段落,主流廠商的資金和技術實力明顯高出一籌,國金認為,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已定,已經不會再給新進入者任何機會。

  國金利用自有數據對存量小米手機進行了結構性分析。可以看到,定位于低端的紅米系列(1000元以下)和中低端的紅米Note系列(1000-1500元左右)合計占據了64%的歷史銷量,整體客戶群體明顯偏向中低端。

  一般而言,高端用戶會為了一個新機型而去換機,而低端用戶往往要等到手機無法流暢使用或者丟失了才去換機,所以高端用戶的換機周期要遠遠短于低端用戶。

  隨著中國智能手機滲透率日趨飽和,未來小米手機業務的增長點聚焦在能否借力消費升級趨勢,逐步向中高端機型轉移。一則可以提速換機需求改善產品結構,二則可以提高推動單客戶變現價值的提升,再則也有利于對IOT生態鏈、金融等其他業務的導流和轉化。

  如何說服蘋果手機用戶轉投小米陣營,提高復購率,是個問題。

  小米手機主打的是性價比。

  但在制造成本端,一個核心的問題是手機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都趨于集中。手機廠商對于芯片、內存、OLED等核心部件的議價能力趨弱,再要從制造端獲取成本優勢愈發艱難。

  從公司的數據來看,小米2017年前五大供應商占42%總成本,第一大供應商(無疑是高通)占比14.3%,且呈上升趨勢。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近三年手機的主要零部件除鋰電池外,價格大多沒有顯著下降,不少甚至還有漲價。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的高端化趨勢以及供應鏈的寡頭壟斷格局。

  第二圈層智能硬件,承載了小米PE提升的夢想。

  按公司的分類,IOT和生活消費產品部門包括了所有生態鏈產品以及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路由器和機頂盒,是小米未來三年最大的看點和重要的盈利貢獻點。從公司的戰略布局和發展規劃來看,小米準備全力突擊消費級IOT產品,試圖延續手機業務創下的輝煌。

  從數據監測的結果來看,目前中國消費者還處于接觸和嘗試各類智能化產品的早期階段,用戶在使用智能IOT產品上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培育。

  國金分析了小米最主要的兩個IOT入口APP:米家和小米運動。

  結果很有趣,隨著小米智能產品快速放量,配套APP的注冊用戶數和活躍用戶數也同步大幅上升,然而不久之后,活躍用戶數量即開始大幅下降。

  小米運動主要對應小米手環,每天佩戴黏性較高,MAU從2015年底的高峰至今下滑約50%。米家對應的主要是各類智能家電產品,MAU從2015年10月的高點至今下跌超過80%。

  結論是:當前消費者購買智能家電產品主要還是出于嘗鮮的心態,整體的使用習慣遠未培養起來,因此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便回歸到產品的基本功能,而不再積極使用APP上那些智能化、聯網化的功能。

  不使用APP功能并不代表小米智能家居產品不受歡迎。從大量媒體報道、測評網站和消費者調研中可以看到,消費者對于小米系列產品的設計、功能和性價比頗為認可,復購率不低。擁有5個以上小米產品(不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群體超過140萬人。只不過現階段用戶們依然把米家的臺燈、熱水壺和電飯煲當成普通的臺燈、熱水壺和電飯煲在使用,而沒有習慣把它們作為一個個可聯網的智能產品。

  由于智能家居的使用生態還遠未形成,IOT業務的后端互聯網服務變現之路還比較遙遠。研判小米生態鏈業務近期的發展,不得不先拋開“智能、物聯”的概念而回到本質上來,這個本質就是產品銷量,而銷量是依靠品類拓展的廣度和深度來驅動的。

  利用互聯網數據洞察的力量是強大的,米家電飯煲是一個典型大數據思維的產品,小米的爆款家居產品。刻意簡化了控制面板,把大部分復雜功能留給APP實現,一方面可以聯網構成智能家居的一份子,另一方面也利于收集更多用戶使用行為數據。

  數據洞察的力量是強大的,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米家電飯煲是一個典型大數據思維的產品。其外觀設計、配件和包裝延續小米產品的一貫風格,能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口味;功能上主打IH壓力精煮;型號只有三個,差異只是容量不同,外觀和功能基本一致。

  此外,米家電飯煲刻意簡化了控制面板,把大部分復雜功能留給APP實現,一方面可以聯網構成智能家居的一份子,另一方面也利于收集更多用戶使用行為數據。

  不過,小米生態鏈還遠未成長到能夠徹底顛覆現有消費品行業的階段。國金認為,在不少傳統企業已經筑起高高競爭壁壘的品類中,小米要想順利殺入也很困難。這些品類也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現有廠商已經壟斷了核心零部件和供應鏈的。典型的例子是大家電中的空調和小家電中的微波爐。

  這些品類中的優秀企業如格力、美的和格蘭仕等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了類似的道路:先構筑巨大的產能規模優勢,通過價格戰出清對手,然后牢牢控制供應鏈,特別是壓縮機和磁控管之類的核心零部件,最終實現穩定的市場格局和利潤率。

  第二類是現有廠商產品矩陣齊全、渠道覆蓋完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的。典型例子是插線板。

  2015年3月動力未來旗下子公司青米推出獲得多個設計大獎、帶USB接口、售價僅49元的小米插線板后打破了行業的舒適區,引起巨大震動。

  但市場份額超60%的行業老大公牛電器迅速跟進,在設計理念和工藝上對標小米,再憑借更寬的產品線(超過300種vs小米5種)和更深的線下渠道(全國80萬銷售點)頂住了小米的攻勢。動力未來從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速都不超過25%,直到2017年下半年產品線全面拓寬之后才進入快速增長的軌道。

  小米手機及其智能硬件銷量要再實現高速增長,必然要求其國際化表現出色,這方面受制于政治環境以及小米自身的專利儲備等因素。

  截止2018年一季度末,小米產品已經打入了74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然而,海外市場的拓展容易受到不同監管政策和競爭對手的挑戰,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知識產權和數據安全。例如,在印度市場拓展手機業務時,小米就遭遇愛立信關于手機技術專利侵權的訴訟。2018年5月歐洲出臺了史上最嚴格的隱私保護法案《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隨即小米生態鏈企業Yeelight宣布因無法滿足GDPR而暫時下線歐洲的智能燈具服務。如果無法及時克服海外市場的這些非商業壁壘,小米出海風浪不小。

  得承認,得益于雷軍為首的創始團隊基因緣故,小米的確是一家深具互聯網思維的企業。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流量經營為思路、效率提升為方法的互聯網式打法貫穿了小米的發展歷程,其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其精準的戰略定位能力和配套的強大執行力。

  雷軍及其團隊正是充分運用互聯網方法論,從智能手機開始到消費級物聯網產品,對中國整個消費品產業進行了“降維攻擊”,從而在科技類產業中完成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成就:僅用七年就實現營業收入從0到1000億元人民幣的飛躍。

  但是,好公司未必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在追捧好公司的路上,高價格的投資者亦是尸骨累累。

  回到開篇,年初以**0億美元估值入場的投資客,今天已經虧損近*成。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