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業績低于預估 中星技術“畫餅”?
來源:北京商報
近期,證監會官網顯示,由鄧中翰實際控制的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星技術”)IPO首發申請已獲受理。2015年底從納斯達克完成退市之后,中星技術的回A之路有些曲折。在此次IPO之前,中星技術曾在2016年籌劃過借力上市公司綜藝股份實現曲線上市,但卻在當年9月折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縱觀中星技術近年來的實際業績表現,與當年重組預案中的預估業績差異巨大。在此背景下,中星技術未來的盈利能力似乎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IPO前曲線上市折戟
翻開中星技術IPO之前的歷史,公司曾在2016年初擬作價超百億被上市公司綜藝股份收購,但在當年9月因重組條件不夠成熟,上述重組無果而終。
公開資料顯示,中星技術的前身中星有限原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開曼中星微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在2015年12月開曼中星微完成私有化交易并從納斯達克退市。退市之后,中星技術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回A的曲線上市之路。
在2016年1月綜藝股份發布了重大事項停牌公告,之后公司披露擬向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中星技術100%股權,預估作價為101億元,預估增值約96.31億元,增值率達2055.57%。其中,現金支付對價金額為23億元,剩余部分以發行股份形式支付。
據悉,中星技術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核心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公共安全領域相關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的軟硬件開發、設備制造、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主要產品/服務包括安防視頻監控系統集成、安防視頻監控設備和運維服務。而綜藝股份則是資本市場上的一家老牌企業,于1996年成功登陸A股,公司主要圍繞信息科技、新能源、股權投資三個板塊開展業務。彼時,上述收購就是在綜藝股份2015年實現歸屬凈利潤虧損超2億元背景之下進行的。
由于此次的收購標的涉及中概股,且交易金額超百億,彼時上述交易受到了監管層以及市場的廣泛關注。
之后,在2016年4月綜藝股份就收到上交所對上述收購下發的問詢函。在兩度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之后,綜藝股份擬購中星技術100%事項最終還是折戟。
2016年9月底,綜藝股份披露公告稱,因近期國內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變化,公司及相關方認為目前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條件不夠成熟,經本次重組各方協商,決定終止重組議案。
曲線上市未果轉而IPO的中星技術如今也面臨政策性風險。根據證監會官網今年發布信息顯示,對標的資產曾申報IPO被否決的重組項目加強監管。其中,對于重組上市類交易,企業在IPO被否決后至少應運行三年才可籌劃重組上市。另外,對于不構成重組上市的其他交易,證監會也表示,將加強信息披露監管。“一旦中星技術IPO闖關失利,后續在A股市場的資本運作難度將會大增。”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如是說。
實際業績與預估業績差異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重組之時,中星技術對2016-2018年的業績進行了預估。如今,伴隨著中星技術披露招股書,公司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也被公之于眾。不過,與彼時的重組預估業績相比,卻差距巨大。
根據彼時綜藝股份披露的重組預案顯示,中星技術2014年、2015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774.05萬元及1.31億元。此次重組預估中星技術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46億元、5.58億元和9.16億元,利潤增長率為163.18%、61.34%及64.21%。中星技術2016-2018年預測凈利潤合計約為18.2億元。
而2016年上交所就在問詢函中要求綜藝股份具體披露中星技術業績保持高速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彼時,中星技術表示,考慮到未來SVAC標準在國內安防視頻監控領域的發展空間,以及中星技術作為SVAC標準應用的領頭羊地位和先發優勢預計在未來3-5年內,中星技術將處于高速發展的成長期,預測期的業績增長比較合理。
不過根據中星技術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2016-2017年以及2018年1-3月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363.9萬元、2.34億元以及-2631.97萬元。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中星技術實際業績情況較彼時重組預估業績差異巨大。
另外,中星技術今年1-3月還出現了虧損,而同行業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以及東方網力等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凈利潤卻均為正值,且均處于同比增長狀態。諸如,海康威視在今年1-3月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約為18.08億元,同比上漲25.53%;東方網力在今年1-3月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約為5558萬元,同比上漲28.06%。
此外,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中星技術擁有16家控股公司,除了尚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的少數幾家公司之外,僅有3家控股公司在今年1-3月實現盈利。
具體來看,在16家控股公司中,僅山西中星技術有限公司、徐州中星電子有限公司以及湘潭創新智慧私募股權基金企業(有限合伙)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分別實現凈利潤約為448.72萬元、1.49萬元以及23.19萬元。
應收款項仍居高不下
根據中星技術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應收賬款凈額仍處于較高水平。而在2016年上交所就曾對中星技術應收款項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進行過問詢。
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3月31日,中星技術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約為4.87億元、5.3億元、10.88億元和10.8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32%、56.39%、56.02%和2291.23%。如加上銷售產生的長期應收款(含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中星技術對應的應收款項凈額合計分別約為6.09億元、10.99億元、28.34億元和28.01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95%、117.02%、145.86%和5924.56%,總體來看,中星技術應收款項凈額處于較高水平。
而2016年上交所就曾在問詢函中對中星技術的應收款項較高進行過詢問,要求中星技術說明原因,并說明歷史上是否存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形。根據彼時回復顯示,中星技術曾有過四次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形,無法收回額合計達2551.11萬元。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應收款項不能及時收回,則上市公司需要計提壞賬準備,而形成的壞賬損失會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2015年末至2017年末中星技術應收賬款余額大幅增長。而中星技術的壞賬損失也在逐年升高,在2015-2017年中星技術的壞賬損失分別為1684.52萬元、2592.34萬元以及5215.24萬元。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則進一步指出,計提壞賬準備通常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壞賬準備的計提會對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金額和利潤表中利潤總額產生影響,由于并非所有當期的應收賬款都可以在未來期間收回,那么將這一部分未來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也作為流動資產并計算償債比率,會使得企業償債能力被高估。盈利波動性明顯增大對公司業績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有影響。”許小恒如是說。
另外,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3月31日,中星技術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合計占比分別為61.67%、52.91%、51.92%和51.31%,集中度相對較高,中星技術也坦言,單個大客戶應收款項出現壞賬可能對公司整體利潤情況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中星技術董秘辦公室發去采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馬換換 高蕾/制表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