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紅人節|金麒麟基金大V評選 百位大咖入圍→【投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4月科創板與創業板IPO企業合計獲受理同比銳減逾八成,業內人士表示監管要求從嚴,券商提高執業質量勢在必行
證券時報記者 譚楚丹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今年4月科創板與創業板合計僅有13家IPO企業獲得受理,環比減少38%,同比減少達到82%。
多名投行人士表示,IPO監管收緊下,無論是審核問詢還是輔導驗收,都比以往要求更嚴;同時,中介機構責任被進一步壓實,在此背景下,申報IPO項目更為謹慎。此外,IPO股東穿透核查工作量大,所需時間更長,陸續有項目延遲申報。
申報速度變慢,但IPO發行節奏仍然保持常態化。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每周約有10~13家IPO企業獲得批文。其中3、4月監管層依次發出54、53張批文。
項目申報遇到“點剎踩”
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4月,科創板、創業板分別有6、7家IPO企業獲得新受理,兩個板塊合計僅為13家,而去年同期兩個板塊則共有71家,相較而言,同比銳減82%。
環比來看,3月,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合計有21家獲得受理,也就是說,4月受理數量環比下降38%。若與去年四季度相比,4月受理數量下滑更為明顯。數據顯示,2020年10~12月兩個板塊分別共有40、45、137家IPO企業獲得受理。
廣州一名IPO項目組人士表示,今年以來IPO審核從嚴,“不能以去年審核尺度來看今年,如果項目有瑕疵,我們建議先緩緩,不要著急申報”。該人士還指出,此前多地證監局對IPO輔導提高要求,從輔導備案到輔導驗收從嚴,比如強調底稿充分完整,重視資金流水核查,輔導培訓不能流于形式等。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3日,目前處在輔導期的IPO企業已有多達2361家。
4月30日,證監會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監管規定》對外公開征求意見,對輔導目的、驗收內容、驗收方式等內容進行了統一規定。其中,提到輔導期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驗收方式有現場走訪、約談、組織證券市場知識測試或抽查底稿等相結合的方式。
監管層對保薦機構收緊監管,讓券商更加注重申報項目的質量。上海一名券商投行人士指出,從去年底至今的多個保代罰單可看出,監管層進一步壓實保薦機構責任,強調做好“看門人”,券商內核把關也更為嚴格。
華東一家大型券商保代還表示,有些IPO項目申報延遲與股東核查有關,“股東穿透難度不小,券商工作量非常大”。該人士指出,目前股東穿透核查沒有特別明確的標準,也沒有穿透上限,發行人很難自證清白。
證券時報記者此前從投行人士處獲悉,對于IPO股東穿透到哪一層的問題,4月25日交易所以問答形式向券商明確關于股東信息核查中“最終持有人”的理解與適用。其中指出,除自然人外,“最終持有人”類型還包括上市公司(含境外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等公眾公司,或者穿透核查至國有控股或管理主體(含事業單位、國有主體控制的產業基金等)、集體所有制企業、境外政府投資基金、大學捐贈基金、養老基金、公益基金以及公募資產管理產品。
對于外資股東,如果中介機構能以適當核查方式確認外資股東的出資人不存在境內主體,并充分論證該外資股東入股發行人的價格不存在明顯異常,可將外資股東視為“最終持有人”。
材料多撤容易被督導
IPO審核問詢從嚴,現場督導與審核問詢協同聯動,形成監管威懾。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有部分IPO項目是在交易所督導組進場前就撤回申請。
截至5月12日,今年以來共有113家IPO企業按下終止鍵。其中,2月終止企業多達38家,3月則有31家。
從終止企業的保薦機構分布情況來看,中信證券有12單IPO項目被終止,其中創業板、科創板分別有6、5單。
民生證券的終止項目數量排名第二,共有8單,其中創業板就有5單被終止;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均有7單項目被終止,海通證券的終止項目集中為科創板項目(5單)。
4月30日,深交所發布《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業務指引第1號——保薦業務現場督導》,其中提出,對于最近12個月內因保薦業務違法違規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被深交所實施紀律處分的保薦人,以及對于深交所發出現場督導通知后或證監會發出現場檢查通知后撤銷保薦項目較多、撤銷保薦率較高的保薦人,深交所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隨機抽取其保薦的項目,啟動現場督導。
有業內人士對此指出,這就要求券商謹慎申報IPO,在項目申報前扎實做好盡職調查工作,提高執業質量。
發行節奏保持常規化
盡管IPO各個環節的要求在持續收緊,但發行節奏仍快速推進。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對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批文情況的梳理,IPO市場每周約有10~14家企業拿到批文,其中科創板與創業板每周拿到“準生證”的合計約有8~10家。就在本周,5月11~12日期間科創板與創業板各有5家IPO企業獲得注冊批文。
以月份統計,1月共有46家IPO企業獲得批文;2月因假期原因有33家;3、4月則分別有54、53家。
有券商投行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盡管IPO監管從嚴,但對發行節奏影響不大。
“從政策背景來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及‘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的政策導向是不會改變的。IPO審核從嚴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把好入口關,要求發行人及中介機構更加注重信息披露,保障投資者權益。”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截至5月12日,科創板共有119家IPO企業在審,創業板則有252家。核準制下,滬深主板有136家在審。目前共有507家IPO企業排隊審核。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