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國信策略:從政策底向市場底轉變
國信證券認為,當前各項政策對股市友好,“政策底”已經確定無疑,從“政策底”到“市場底”歷史來看多少有些時滯。展望9月份的市場行情,認為市場將慢慢從從“政策底”向“市場底”轉變,看好后續市場有一波像樣反彈的機會。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是從壓制股市的內部因素來看,政策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向,特別是制約大盤的核心變量信用利差已經出現了持續回落的態勢,“社融同比大幅回落”與“信用利差大幅飆升”這兩座壓制股市的大山將會被移去。二是外部環境出現好轉。中美貿易戰對股市的沖擊作用正在減弱,而近期人民幣匯率的企穩回升也將從穩定市場情緒及影響資金流動兩方面對市場形成利好。三是市場基本面不差。從已經公布的上市公司2018年中報來看,上市公司整體的業績增速仍然不錯,ROE持續提高。板塊上建議積極關注金融和周期板塊。
廣發策略:絕處逢生 哪些行業可能“逆襲”?
絕處逢生,我們維持A股底部區域判斷。關注年末可能“逆襲”的細分行業:成長股中的5G;周期股中的地產。(1)中報偏股型公募基金“低配”的行業,可能在年末“逆襲”:成長股中的5G;周期股中的地產;(2)稀缺景氣度向上的成長中的α計算機;(3)配置受益于信用緩和的建筑;(4)主題關注自主可控、國企改革。
浙商證券:政策寬松去杠桿力度減弱 行情逐步轉為積極
浙商證券認為,貿易戰陰影下,投資者擔心市場走勢并不意外,但過于悲觀并不必要。市場短期或難以改變震蕩格局,但我們對未來行情開始逐步轉為積極。主要基于五個方面:政策寬松,去杠桿力度減弱;央行重啟逆周期因子,匯率趨于穩定;中報落地,經濟企穩;社保改革基于不增加企業負擔基礎上;產業資本增持,上市公司回購頻繁。
對于配置,短期建議關注基建領域,主要是可能對貿易戰的擔心。隨著周五自主可控大幅調整,但我們仍然建議逢低關注高彈性的成長板塊主要是計算機、電子、通信和國防軍工等,重視云計算、網絡信息安全、新能源(車)、5G等題材機會。對于機構具有持有周期的投資者,選擇低估值,景氣向上,盈利改善的板塊,可以關注盈利修復的金融、匯率貶值沖擊減弱的航空、基建補短板后周期的玻璃和政策沖擊調整后的光伏板塊。中期繼續建議關注火電機會。
國泰君安:三大風險主線趨向緩和 市場在下行中孕育機會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風險偏好修復進程反復,市場在下行中孕育機會。三大風險主線處于趨向緩和狀態,有利于風險偏好提升驅動中期反彈展開。金秋行情驅動主要來自于分母端,對于金秋行情的把握更需要從交易性思維出發,把握結構性行情機會。從細分領域亮點來看,計算機在云計算(進入加速增長期)、電子在5G和半導體、通信在5G、軍工在飛機。從主題上看,補短板相關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我國未來新一輪基建重點,建議重點關注5G、北斗、大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
興證策略:反擊下半場漸近 關注“科技基建”方向
在7月初上證綜指也從2691階段性的低點實現了6%-8%的正收益。在8月初我們基于外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土耳其帶動新興市場匯率等擾動,認為“反擊”需要中場休息。近期投資者對內部企業社保、創投基金稅收增加等表示擔憂,外部對中美貿易摩擦2000億元落地情況很關心。來自內部和外部兩方面時而抑制投資者風險偏好讓本周行情一波三折。站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國常會“穩預期”緩解擔憂,政策底部持續凸顯;中美貿易摩擦落地還需要時間,有沖擊更是布局絕佳機會。隨著國常會強調加快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結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上持續發聲,可以期待科技建設“補短板”上相關政策。投資者在反擊下半場中可重點關注“科技基建”方向。但中期維度,由于內部全A盈利底部未到,外部中美貿易尚未解決、新興市場的匯率沖擊尚未結束,我們仍然維持謹慎態度。
安信策略:市場有望迎反彈機會窗口 關注“回購熱”
目前市場情緒處于低迷狀態,一些中期問題已成為共識,經濟與企業盈利趨勢,中美貿易摩擦等。但在考慮中期問題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市場邊際變化及其可能帶來的機會。
未來1-2個月,市場的核心驅動來源于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流動性方面,貨幣政策收短放長,有助于信貸傳導渠道的疏通。風險偏好分為兩塊,外部來自于貿易戰摩擦,市場會觀望2000億的關稅征收情況以及中國的應對,因此需要等待事件落地;內部來自于政策與改革預期,包括財稅調整和四中全會預期,我們認為未來一個階段將是往有利發展。
總體而言,等待這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相關事項落地后,市場將展開反彈,反彈的幅度會與穩金融、減稅降費、改革開放的力度及預期相關,反彈會呈現整體性修復,但我們傾向看得更長遠,更關注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和產業升級方向的新經濟(新科技、新消費、新服務),具體包括5G、醫藥、云計算、航空裝備、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