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債券違約潮來 預計未來的兌付形勢會更嚴峻

上市公司債券違約潮來 預計未來的兌付形勢會更嚴峻
2018年05月10日 15:48 新浪證券綜合

  來源: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黃安  

  2018年至今,東財數據顯示有117條債券、票據違約相關的公告,而在2018年之前的年份累計僅有385條,其中2017年為249條、2016年為118條。這意味著上市公司的債務風險在近幾年集中性的爆發了。

  2015至2017年上市公司債券違約金額分別為126億、327億、392億,而今年才過去了4個月,就已有19只債券違約,涉及四川煤炭、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ST中安等多家公司,金額在130元以上。這些公司主要是民營企業,占7成,主要位于浙江、福建、遼寧等8個省份,其中遼寧一省的違約金額就高達53億元。

  僅僅5月份的前8天,就有4家公司的債券違約,分別為:

  凱迪生態:“11凱迪MTN1”應于2018年5月5日兌付本息,截至兌付日日終,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11凱迪MTN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11凱迪MTN1”發行總額12億元,債券余額6.57億元,應付本息金額6.981939億元。

  盛運環保:公司存在對外擔保標的債務逾期和債務逾期涉及金額逾4.5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1.74%。

  神霧集團:公司未履行追加擔保義務,未使擔保比例不低于140%,已違反“16神霧E1”募集說明書關于追加擔保的約定,構成“16神霧E1”違約事件。該債券發行于2016年12月15日,利率4.6%,當前余額17億元。

  ST中安:發行的“15中安消”公司債券違約。該債券余額9,135萬元,應于2018年4月30日支付本金9,135萬元及利息306.0225萬元。ST中安稱公司生產經營正常,但因多項應收賬款未按時回籠導致流動資金緊張,無法按期支付本次債券本金及利息。

  上述四個公司,業績都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大幅轉虧。如ST中安2017年凈利潤7.35億元,同比下降397.57%,一季度繼續虧損。而2016年盈利2.47億元;神霧環保2017年凈利潤3.55億元,下滑近50%,一季度收入下滑90%,凈利潤虧損;盛運環保2017年大虧13.22億元下降1211%,2016年為盈利1.19億元;凱迪生態預計2017年凈利潤虧損13至16億元,下降約5倍,2016年為盈利3.33億元。

  事實上,2017年的A股著實不太平,一大堆公司在股價持續下跌之下破罐子破摔,已經無心掩蓋業績,樂視、巴士在線、獐子島、保千里等多家公司大額業績變臉,近200家公司業績變臉讓A股跌了一波又一波。2016年虧損家數為224家,2017年高達235家,占比7%,虧損額超1200億元,其中的樂視、ST油服、保千里、鹽湖股份、堅瑞沃能等16家公司虧損額在20億元以上。雖然2017年虧損家數沒有明顯放大,但剔除區間上市的四五百家新股后,虧損家數占比將有明顯增長。

  此外,2017年凈利潤負增長的公司也高達1145家,占比達到了32%。創業板板塊業績整體下滑了接近20%,更加劇了中小創的經營問題。2017年一季度,凈虧損的公司有498家,虧損額合計217億元,2018年一季度則為490家、222億元,虧損形勢并沒有得到改善。業績下降甚至虧損無疑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債券利息兌付能力。

  在償債能力方面,截止2017年末,上市公司負債總額為185.42萬億元,同比增長7.74%,與總資產的增長相匹配。假設年利率為10%,則上市公司每年支付的利息占當前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約一半(2017年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約3.61萬億元),不可謂不大。在流動比率方面看,2018年一季度末上市公司流動比例平均值為2.73,而去年同期為2.83,下降了約4%;在速動比率方面看,2018年一季度末為2.20,去年同期為2.28,下降約3%。

  具體到公司方面,有1628家公司2018一季度末的負債總額較上一期有所增長,增長在20%以上的公司有276家,其中100%以上的公司高達29家,200%以上的公司有12家。2018年一季度末有1327家公司的流動比率較上一期末下降,有1613家公司的速動比率較上一期末下降。

  除宏觀因素外,盲目并購重組、盲目多元化,追求短期業績,是上市公司業績變糟糕、償債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未來也將會繼續產生影響。上市目前不少公司的資本結構中的債務融資過多,尤其短期融資。不斷的借錢、還錢,使得借貸期限越來越短、利率越來越高,最終無法支持下去。也有不少公司通過資本運作,不斷的質押融資,不斷的收購兼并、資產重組,以做大市值、追求短期回報,但在在當前中小創股票持續下跌的情況下,這類招數已經不湊效,收購的熱門行業劣質資產將會逐步對上市公司本身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2015年為并購重組元年,據普華永道數據,2015年全年我國企業并購交易總數量上升37%,交易總金額上升84%達到7340億美元;2016年并購交易總額繼續上升11%至7700億美元,交易總數量上升21%達到11409宗。這些交易,部分將成為上市公司今后需要吞下的苦果,導致其財務狀況、經營業績惡化。

  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金融去杠桿推進、證監會和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越來越嚴格、上市公司盲目并購盲目多元化及股市中三千股票的持續下跌融資渠道縮水等各因素綜合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償債能力。

  在宏觀因素和政策因素、歷史遺留問題等多問題下,預計未來上市公司債券違約數量和金額都將會增多,投資者也應謹慎做出投資。打破剛性兌付、讓經營不良的企業退出市場,嚴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范信用評級、強化風險管控,建立高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嚴懲違法者等等已經成為我國資本市場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因此,上市公司應結合自身及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規劃、合理投資,主動降低債務規模,加強風險控制、提升經營質量。切忌過度舉債、盲目并購,以確保企業穩健發展。投資者也要對大規模舉債、肆意并購重組的企業多留一個心眼。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郭春陽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