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證券 > 券商2009年投資策略 > 正文
我這里也講一下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理解,為什么上半年通脹這么嚇人,或者說石油漲這么高,下半年突然掉下來。跟韓教授的想法類似,我也認為,就過去好多年為什么這么繁榮,于美國的過度消費是密切相關的,美國是過度消費,中國是過度制造,這是硬幣的兩個方面,為什么美國可以過度消費,為什么他們可以過這么好的日子,是與他們家庭的高負債有關系的,為什么他們敢借這么多的錢,因為美國是長期的霸主地位,美元變成了儲備地位,而且他有非常好的安全保障,從生到死這么多年的時候都基本有所保障,他就敢借錢了,這種持續的信貸擴張就是高負債高杠桿,而我們是過度制造,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發展下去,會持續繁榮,造成資產泡沫,錢太多,最后是環保危機和資源危機,很多東西不夠用了,大宗原材料上漲,其實正常的發展應該是能源危機,但是今年沒有發育成熟,信貸危機蓋過了能源危機,因為美國房地產在05年底06年開始進入調整,引發了次貸危機,次貸危機作為導火索引起了美國金融機構的破裂,使金融機構破產,使社會信用體系喪失,大家相互不信任,金融機構也不信任,解決的辦法只有金融國有化,美國借鑒了部分社會主義道路解決金融恐慌,但是并不能解決繼續放款的過程,就導致了曲杠桿過程,虛擬的金融影響了實體,在金融機構和家庭曲杠桿過程中,政府不得不增加杠桿,政府不停的花錢。另外一個是全球房地產共振式下調,總需求放緩,這兩點是最嚴峻的。
聯系到國內形勢的理解呢,因為全球曲杠桿和全還房地產的下調,所以國外的需求壓制了我們國內的出口,全球性的因素在我們過去有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是通過出口解決的,現在指望出口是短期內沒有這么現實,還面臨一個國內的因素,就是國內的房地產也在調整,如果我們過去房地產沒有經歷過這么大的上漲,我們度過這次危機是比較輕松的,但是很遺憾,我們的房地產飛速的上漲,我們現在需要還債,國內的房地產也要調整,這兩個因素都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還有一個長期因素是我們增長模式要轉換,以前不斷的開工廠,一個工廠賺了幾百萬,就再開一個,不斷的鋪攤子,這就使我們的污染嚴重,能源緊缺,現在要主動的轉變這個模式,需要對環境好一點,能耗低一點,技術領先一點,這個結構性轉變本來就沒有這么容易,我們可能五年前十年前就提出了,但是一直沒有轉變,現在加上這個危機的因素,可能會使我們的轉變過程更加痛苦一點,第四,我們一直提人口紅利,現在中國的人口紅利還是存在的,但是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城市化面臨著斷層,這個斷層我指的是過去的好多年里我們城市化的途徑是農村的大學生畢業以后留在城市,第二是農民工在城市打工,打的好的成為產業工人或者做生意,就留在城市,但是相當多的農民工是做不到這個程度的,他三十歲的時候他要回去生孩子,所以這種城市化是難以為繼的,如果沒有體制改革的話,這種活力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中國的城市化率統計上也有問題,一個人在城市生活半年就是城市化率,這個是虛的,好多人三十多歲就回家了,女的就在家看孩子,這樣對于中國長期的產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當然涉及到中國的貧富差距大,東西部差距大,中國的長期增長潛力仍然存在,只要把我們部分地區的差距改善的話,這種潛力是可以發揮得,但是必須在經濟政治體制上做一些改革。政府提出來的政策應對,原來寫的都是可能的應對分析,最近都已經成為現實,首先是貨幣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利率,貨幣政策是拉住宏觀經濟的一根繩子,經濟在前面,貨幣在后面,經濟好的時候,拉好拉,但是經濟不好的時候,想推是不好推的,推經濟更多的是依靠財政政策,應該說,中國經濟三十多年的發展,其實缺的東西不是很多,公路、機場、港口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比較先進的,真正缺的有幾個東西,一個是高速鐵路,因為中國每年到春運,就會發現很擁擠,連上廁所都沒有辦法,廁所里面都是人,這種公共消費是亟待改善的,第二地鐵,中國有個一兩百萬人的城市都需要地鐵,否則上下班都會堵車,還有一個是核電,中國的污染這么嚴重,并且從未來來看,全球的氣侯在變暖,需要控制二氧化碳,就需要發展核電風電,還有要解決城市化斷層的問題,把他們的養老醫療和子女教育問題解決好,政府大量的建設經適房,我覺得會對民間的商業地產有比較大的擠出效應,因為經適房便宜的話,會使低端的房子降的比較多,其次在經適房分配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腐敗。出口方面我覺得沒有太好的辦法,可以退稅。長期來看,我們概要繼續鼓勵產業升級,鼓勵自主創新,但是這些都是不改變大趨勢,僅僅會改變現狀速度,后續的政策來看,貨幣政策會繼續放松,還有很多人期盼住房抵稅,但是我認為這塊政府會比較克制,首套和九十平米以下是可能的,但是這個量是比較小的,用處不大,但是要國家對第二套房和大房子都可以抵稅的話,政策上來說是很難通過的。家電下鄉現在已經開始實行,還有一個政策,也是向中央建議的,當然沒有取納的,我覺得中國的產能過剩,怎么解決過剩,對一些小的火電不要去救他,主動的淘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