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上周,A股市場表現低迷,滬指連續下跌五個交易日,并跌破2600點整數關,創業板稍微強一點,但也依然難有好的交易機會。
前期,“政策底”似乎已經比較明朗,但是經過一周的調整,多頭又有點陷入迷茫的境地。而就在大家似乎一籌莫展的時候,上周五晚間,管理層又出利好政策了,這一次能否扭轉股市疲弱的局面?
牛博士:達哥,你好,上周的行情實在讓人有點煎熬,能否總結一下,是什么原因導致滬指連跌了五天?
道達: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11月2日滬指曾經一度大漲70點,漲幅達2.7%,創業板指數漲幅高達4.82%,而且港資更是瘋狂抄底,似乎行情真是強得不得了。誰知道,過了一個周末,行情就跟立冬后的天氣一樣,一下子就降溫了。這樣的感覺,確實不太好。
回顧一下上周的行情,周初消息面突然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交所將推出科創板,并在該板塊內進行注冊制試點。這個消息非常意外,可以說影響了市場原有的運行節奏。之前大盤反彈期間,券商、地產集體走強,白酒等消費股也超跌反彈,資金抄底的線路其實是比較清晰的。
然而,上周一的消息出現之后,此前的熱點全線熄火,市場只得重新尋找熱點,游資開始炒作創投概念股。隨后,*ST長生(維權)上演“地天板”,整個市場的游資又開始追逐ST板塊。如果市場都依靠這些板塊來扯眼球的話,確實很難延續此前的強勢格局。
而到了上周五,銀行股又集體遭遇重挫,招行、農行、工行、建行等跌幅都超過3%,這對指數的打擊是比較大的。正因為如此,滬指也跌破了2600點。銀行股的大跌,跟一些利空消息的出現有關,后市能否盡快止跌企穩,還有待觀察。
牛博士:確實,在尋求“市場底”的過程中,消息面對行情的沖擊比較明顯。而就在上周五的晚上,管理層又出臺了與回購有關的政策,你對此怎么看?
道達:11月9日晚間,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拓寬回購資金來源、適當簡化實施程序,對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進一步支持。《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證監會還明確指出:“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從事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和進行證券欺詐等違法違規活動。”
我認為,對于市場而言,這個消息確實是一個利好。上述政策中還指出:“上市公司股價低于其每股凈資產,或者20個交易日內股價跌幅累計達到30%的”,可以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進行股份回購。同時,《意見》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等。
換句話說,管理層對于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是比較支持的,而且也有制度上的配合。對于階段性股價超跌,或者股價長期破凈的個股,未來出現回購的概率就會比較大。
不過,上述回購利好政策究竟能給市場帶來多大的作用,還有待觀察,畢竟之前上市公司回購的案例已經非常多,但真正起到明顯效果的也還是有限。
牛博士:對于后市行情怎么看,你認為短期有望重新振作起來嗎?
道達:其實,在上周的文章中,我曾經多次說過,要小心市場陷入持續調整的節奏。結果,市場的走勢應驗了我此前的判斷。
至于接下來的行情,我認為關鍵還是要看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能否重新振作,畢竟這些才是市場的核心。試想一下,如果有破凈的大型銀行股開始搞回購的話,那對市場的影響將非常大。
當然,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表現,我認為也不要悲觀,雖然上周滬指連跌了五個交易日,至少市場情緒還是比較穩定的,尋找“市場底”的過程本來就比較曲折,這很正常,現在就是考驗大家信心和耐心的時候。
此前倉位:五成
今日倉位計劃:五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陳靖
熱門推薦
收起![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