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行業:追逐市場陽光 伸展成長活力(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6:04 頂點財經
據悉,2008年用于新“醫改”的財政年度投入總量將超過1900億,到2010年則將達到4000億左右,從而在全國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同時,圍繞著新“醫改”可能涉及的如醫院“醫藥分家”等重要問題解決的嘗試也在各地展開。包括南京地區的醫院藥房托管、河南省的“全省醫療機構”同藥同價,杭州藥品集中招標同城同價等。盡管新“醫改”的推出和真正實施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其具體內容和實行的效果尤其是對醫藥行業的影響目前尚有待觀察。但隨著新“醫改”的完全鋪開,其中,與醫藥行業關系密切的“醫藥分家”目標實現盡管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但醫院從醫藥流通領域逐步退出是未來發展趨勢,可望促使醫藥市場的完全開放和醫藥企業的平等競爭,有利于醫藥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和醫藥市場的開放規范,為醫藥行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2007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基本用藥定點生產企業;預計4月將公布國家基本藥品目錄草案;6月將全面推行。作為醫改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基本藥品目錄,其中很多藥品都是價廉有效的藥品,藥品包裝上將明示藥品價格,并且國家有關部門將給出傾斜政策,鼓勵企業生產這些藥品。盡管有可能進一步拉低藥品價格,但是基本藥物制度改革通過降低醫藥消費門檻,有望刺激醫藥消費需求,激活市場,提升醫藥企業的有效供給,有利于醫藥行業的整體發展。 行業繼續全面規范穩固發展基礎 200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新政策更加鼓勵創新,注重新藥的科技含量。新藥門檻得以提高將大大限制新藥的審批速度和數量,將有利于已經擁有多個新藥證書的企業和自主創新實力較強的企業。隨著新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出臺和新一輪GMP檢查與認證開始,以及治理商業賄賂、各地推行掛網招標等一系列政策出臺,醫藥行業和醫藥市場得到進一步規范。一部分不規范的醫藥企業退出行業和市場,為新的市場騰出了新的空間。 成本上升推動藥價結構性上漲 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新的藥品價格調整決定,成為發改委在明確表示藥品價格政策由大規模普降轉向每兩年微調一次后的首次藥價調整。大部分產品調價方向是上調,最高漲幅接近三倍,涉及抗生素、抗腫瘤、激素類、鎮痛類、基礎輸液產品,以及呼吸、泌尿、心腦血管、精神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藥物,以輸液類產品受益最大。雖然不能從這一次的藥品價格總體上調就斷定未來藥品價格調整方向的改變,藥品價格依然受到政策的嚴格控制,未來總體大幅上調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威脅的增加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從而推動藥價結構性上漲的壓力開始增加。 外資產品主導國內市場增大競爭壓力 目前國內醫藥市場中60%的產品由外資企業提供,并同時攝取了60%利潤。國際醫藥巨頭進入中國市場的力度與速度不斷加大。近年來各大跨國藥企在面臨各種復雜的經營環境不利的局面下,紛紛將市場拓展的重點轉移到中國、俄羅斯、巴西等仍有巨大增長潛力空間的新興市場。各大跨國藥企在中國的業績與去年15%的行業平均增幅相比,多數達到20%以上,有些甚至到30%。如葛蘭素史克大中國地區銷售額增幅24%,處方藥部分增幅高達30%,而其全球平均增幅僅為2%;阿斯利康全球增幅7%,在中國區則達25%;羅氏全球銷售額增長10%,在中國則高達30%;諾華集團中制藥部分在全球的銷售額增幅僅有6%,營業收入甚至出現-9%的倒退,但在中國的增幅達24.5%,其中制藥部分達27%。盡管各大藥企在中國的銷售額都只占全球銷售總額的1%-2%,有些甚至低于1%,但都正在持續加大對華投資,通過興建研發中心、擴充工廠與銷售隊伍,爭奪市場空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