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5股份斷崖式瀉逾五成,眾多如幻似真的‘洗倉原因’背后,其實始于‘謎網股’掀起的監管風暴。
財經網站編輯、港交所(00388)前非執董David Webb在2017年5月發表題為‘50只不能持有的港股’的文章,指相關股份關系錯綜復雜,不乏股權高度集中的泡沫股,五只股份其后被勒令停牌,更引來執法部門展開行動。
證監會去年8月就收緊證券行孖展借貸咨詢市場意見,在七個主要風險監控范疇為孖展借貸業務訂立劃一而明確的指標。有市場人士分析,監管機構的執法壓力有增無減,過往從事大量融資業務的的數家證券行,統統收緊甚至叫停孖展融資、‘按殼’等業務。
押股融資趨難 賣殼有價無市
個別仍有提供融資的證券行,收費亦愈來愈高,舉例如股東抵押股份的利率,已經由12%抽高至18%,反映押股被斬倉的風險。同時,市況不滯及監管嚴謹下,買賣殼業務幾近停滯,以往一只主板企業的‘殼價’叫價5.7億至5.8億元,但近期5億也有磋商,但亦未見成事,在一環緊扣一環下,‘養殼’業務的成本亦相對偏高,折射融資愈來愈難。
融資渠道減少,再加上成本增加,一旦個別股東或公司出現短線‘水緊’,就引爆去年開始不斷出現的三四線股斬倉潮。
事實上,證監會在去年9月中曾凍結金利豐證券、中南金融及匯豐金融證券(亞洲)個別客戶資產,涉及資金上限101.7億元。證監會在憲報表示,調查后懷疑有人涉嫌在兩項源自一筆由某上市公司間接授予他的貸款融通的可疑交易中,串謀個別集團管理層策劃欺詐計劃,在相關可疑交易中,該集團或已蒙受101.7億元的損失。市場將矛頭直指藍鼎國際(00582)主席仰智慧。
責任編輯:白仲平
相關專題:
細價內房現洗倉風暴專題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